“东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对于这一四神组合,中国的读书人想必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正是五行体系中最为显赫的四方神,记载于《吕氏春秋·十二月纪》、《淮南子·天文训》、《礼记·月令》等古籍中。只是,当我们向上溯源之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
汉代,由于五行学说的作怪,所以原本的四神组合中又平白无故地被塞进了一个“中央之神-后土”,并且与五方、五色、五帝、五声、五味、天干、地支、八卦相结合,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体系。
将《山海经》中的四神与之进行比照后,就会发现《山海经》的记载更加古老与原始: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海外南经》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海外西经》
“北方禺疆,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海外北经》
“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海外东经》
值得注意的有这么三点:
首先,《海外经》中的四神形象基本上比较类似,都是“乘两龙”的造型(禺疆践两蛇,蛇亦龙也),说明四神已经是一个程式化的象征符号;
其次,四神的名号基本上都在《海外经》的结尾处单独提及,表明它们居于全图非常显要的位置,而并非和其他内容一般的泛泛之辈;
最后,北方的神名为“禺疆”而并非《月令》中的“玄冥”,正表明了《海外经》中,关于死神的名号还尚未定型。
接下来,我们仔细看一下《海外经》四神的名号,因为实际上此时的四神,可以说既是“四方之神”又是“四时之神”,他们不仅代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也同样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因此,他们的名号中正蕴含了其最初的本义——指代四时之物候!
“句芒”
句芒,意谓春天,《礼记·月令》中“其神句芒”,为什么春天的神灵叫做“句芒”呢?两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郑玄在注释中这样说:“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杜预说的更清楚一些:“取木生句曲而有山海经中的句芒,是鸟身人面之神,足踏两龙;
而在《淮南子·天文篇》以及郭璞的注中,细节则描述地更加细致一些:人的脑袋、鸟的身体、四方脸、穿素衣、执规治春。芒角也”。因此,句芒的名号,便来自于对树木初生、枝条勾曲出芽的生动描述!
“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勾芒,执规而治春”“木神也,方面素服”
而在楚帛书中的“十二月神”司春,也几乎是按照这个形象塑造的,却显得十分呆萌!
“祝融”
祝融,意谓夏天,《国语·郑语》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韦昭将“祝融”两字解释得很清楚:“祝,始也;融,明也。”
祝融还有另外一个常用的名称叫做“朱明”,出自《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相比于祝融,“朱明”似乎更加直接道出了夏日阳光炽烈、白昼盛长的特点!
祝融的神职为火神,是炎帝之佐,或为黄帝后裔(亦有炎帝后裔说)。在《山海经》中的事迹有二,一为奉帝命杀鯀于郊羽,一为与水神共工大战。同样的在楚帛书中,祝融的形象也较为独特:所附神像作猕猴形,两臂长而柔软,并有尾在身后可见!
蓐收
蓐收,意谓秋天,《礼记·月令》中孔颖达注:“蓐收者,言秋时万物催蓐而收敛”,简单说就是代表了秋天为收获的季节,而在甲骨文中“蓐”和“农”是一个字,正深刻表示了“蓐收”的原始本义就是“农收”,是根据农事来为秋天命名的。
蓐收是西方刑神、金神。《海外西经》郭璞注中是这样的形象:“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钺”。他的神职是专司无道、恭行天讨,是一个镇邪驱魔的天神,其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后世镇墓神兽之中;农事来为秋天命名的。
而蓐收的另一个身份是在《西次三经》中,突出了他是作为司日入之神的神格,名曰“神红光”。同样,在楚帛书中,司秋之神外形奇异,所作神像似为一双头龟形。
玄冥
玄冥,意谓冬天,《说文》:“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冥者,幽也”,所以“玄冥”两字代表着幽深晦暗之意,而“幽而入覆”则是在说冬天肃杀之时,万物均蛰伏幽闭,因此以“玄冥”来代指冬天!
禺疆(音强),又称禺京。他拥有至少两重身份,既是《大荒北经》中的司冬之神,而且也是《大荒东经》中的北海海神:
“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猇处东海,禺京处北海,是为海神”
作为北海海神,禺疆的形象特征是人面鸟身,珥蛇践蛇,乘两龙;但作为北风风神,他的特征又是人面鱼身(袁珂注),在考古学材料中,便经常见到将两种杂糅出现的禺疆形象即“鸟鱼合体”,比如曾侯乙墓内棺东侧的花纹,表现的正是兼具海神、风神的禺疆!
除了这些形象之外,楚帛书中的司冬之神也与这些截然不同,所附神像作口吐长舌人形,头上插有羽翅!
总的来看,《山海经》中的四神形象要较后世更加原始,含义则出于其本义“四时季节”,但值得注意的是子弹库帛书中的“四神”形象都极为怪异有趣,此留待后文分析!
——丸——
文/Muscle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