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党和国家治理的“神经束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各级各类机关党组织要担负起主体责任,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真正让广大基层干部腾出时间、理清思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来。
一、充分认识减负不是减责,更不是“躺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明确指出,减负的关键就在于“实干”,真正让广大基层干部腾出时间,投身到基层工作一线中去。但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减负不是给基层减责任、减担当,也不是让干部“躺平”,相反,基层减负目的就是为了让基层工作人员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与职责,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腾出更多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民服务当中去,所以在落实减负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减负与责任并重,杜绝“躺平”式减负。
二、坚持以实干为导向,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在基层工作中,一些单位过度留痕严重,文山会海繁杂,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干部无法集中精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何让干部从“泥潭”中走出来,腾出时间精力为民服务,必须要精简文件和会议。严格控制发文和会议的数量与质量,不必要的发文和会议能不发就不发、能不开就不开,大力提倡“短实新”的文风会风,防止冗长空洞。其次,要着力优化整合各类考核,清理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避免多头、重复督查考核,杜绝基层两头跑、层层报材料等问题。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弘扬“四下基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走进田间地头察实情、访民情,不能一味地停留在纸面报告与表格数据上,只有“身入”基层,才能真正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要真正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沉下心去,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等接地气方式,力求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真正从源头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在基层见实见效、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