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前一样,抱着有输入就要有输出的想法,试着对一周多的读书进行记录与整理。前段时间也读了一些书,关于宋朝、跑步、健身等等,然而因为没有特别的如近日的心思,便没有悉心整理。
关于这本《我们的国家——历史与文化》其实是仅仅12万字的小书,不大不厚,每天看上1小时,一周就看完了(话说每天看书的时间少了点),为的也是想要对历朝历代的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深入的看看。看这本书之前有一本《万历十五年》,看了多半,心静不下来束之高阁了,确实黄仁宇先生的历史观和研究是比较高的,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见解与认识,与当年明月的很多想法有些出入,读起来觉得醍醐灌顶。所以读书还是要多读多想,不轻易怀疑正确的,也不武断排除错误的,而这个辩证的过程,便是意义所在。
【以上唠叨,进入正文】
一、唐以前:
1.炎帝(神农氏):发明农耕、医药、陶器;
2.黄帝:冶矿、历法、蚕丝——“垂衣裳而天下治”
1)尧
2)舜
3)禹:夏王朝
3.夏商周三朝:并列存在、有前后次序、有时间交叉、无世袭关系;
4.甲骨文;
5.①周朝建立后采用“封建制”,然而此“封建制”意味着帝王与诸侯分层管辖,与后来的“帝制”完全不同,所以“秦朝起而封建无”;②周朝的周公,在周武王去世后辅佐周成王管理江山,七年致政成王,强调用“礼”来管理人民,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里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礼”的本质或者说确切含义是差异,是用来区分社会等级。
6.春秋:礼崩乐坏、百家争鸣【齐楚燕赵魏韩秦】
7.秦:
1)从封建制进入帝制;
2)自称“始皇帝”,说要“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惜传下去的只有“黄帝”的称谓和中央集权帝制;
8.汉:
1)刘邦——汉高祖,虽封郡县,但依旧帝制;
2)刘彻——汉武帝:①设刺史,以小官查大官;②需要统一的意识形态巩固统治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三国、魏晋南北朝:
1)曹操活着的时候未称帝,故而当时“三国”只是三个割据的势力;
2)曹操过世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
3)司马氏摄政,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曹奂,国号改为“晋”;
4)竹林七贤,为避乱政的隐士;
5)五胡乱华
10.隋:
1)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
2)创建三省六部制度【中书/门下/尚书、户/礼/吏/工/兵/刑】
3)创建科举制度
二、唐
1.李世民:
1)贞观之治;
2)对外开放,晚唐几十年中,金榜题名新罗(朝鲜)留学生58人;
2.李隆基(唐玄宗):
1)开元盛世,把“行仁义”作为第一要务
2)“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全国判处死刑59人,大理寺监狱一篇冷落景象”(对比2013年我国2400人);
3)对外开放,接受外来文化,不怕被外来文化同化,而是立足于我,为我所用;
4)安史之乱;
3.南无阿弥陀佛:
1)发音:nāmō ē……源自梵语音译(how?)
2)唐以来佛教在中国生根,出现了很多门派“宗”,最为广泛的是“净土宗”和“禅宗”;
3)“净土宗鼓吹最容易的成佛法门,也就是往生西方净土的捷径;口中念成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出去八十忆劫生死之罪,得到八十亿微妙功德。因此,在下层民众广为流传!”
三、五代十国
1.后梁
2.后唐
3.后晋
4.后汉
5.后周
四、宋
1.赵匡胤
1)杯酒释兵权
2)造纸术以外的三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
3)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第一次使用“石油”二字,并断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2.宋神宗、宋哲宗
1)王安石变法失败——用旧的《周礼》作为指导思想来革新,注定的失败“用向后看的儒家理论指导向前看的改革”;
2)司马光反对变法
3.宋徽宗
1)工书画、疏国事;
2)瘦金体。
4.宋钦宗
1)靖康之耻后,被俘,终身未返;
5.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
1)一心北伐,却依旧害怕真的北伐成功,因为接回宋钦宗之日,便是宋高宗让位之时;
2)明朝文人文徽明有词:“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3)苏湖熟、天下足;
五、大元
1.成吉思汗——灭西夏;
2.忽必烈:
1)建立元朝,定都燕京;
2)中书省总管全国政务,全国设十个行省,即“XX省”乃元朝所创;
3)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歪果仁)、汉人(北方人)、南人;
3.朱熹:
1)创建理学,后人称“朱子”,与孔孟齐名;
2)将儒学经典通俗化(【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河南郑文嗣一家,用儒学治家——“其家十世同居,凡二百四十余年,一钱尺帛无敢私”
4)昆山人朱伯庐作《朱子家训》,篇幅不大,却家喻户晓、人人会背,节录如下:
明即起 洒扫庭除 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 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 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 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 瓦缶胜金玉
饭食约而精 园蔬愈珍馐
**********
轻听发言 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暗想
**********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 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 贱莫甚
六、大明(待补)
七、大清(待补)
2015年11月22日
曹福全于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