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给自己定读书目标,只是年初时有个念想:“要是能像某大学同学一样一年读个五十本书就好了。”没想到年终盘点一下,居然超过了五十本,可见没有对外宣扬的小目标在内心还是有力量的。
年读五十本书不算多,但对于我这个有全职工作,回家还要带娃,业余时间运营着个人公众号的折腾青年来说,平均每周读一本书不说上限也算比较合理的节奏了,再次验证那句老话,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
把这五十本书简单分类,去粗取精地挑选素材炒一盘菜,大概会是肉炒三丝吧。
今年没有读分量厚重的大部头,所以想做个烤乳猪之类的大菜是不可能了,经典著作里拿来当肉菜的我会选罗素《幸福之路》和李叔同《说佛》。两本书都在讨论人生的终极奥义,区别在于,罗素把生活平铺给我们看,议论于人生这个坐标轴中幸福的取值范围是在物质富饶、身体健康、社会制度还是个人的心理;李叔同则通过说佛,看似把我们带入自己内心的微观世界,实则带我们进入了佛法这个更宏大的世界。
年初,没有写过小说的我,突然对小说的写法产生极大兴趣,围绕这个主题读了不少小说分析、编剧方面的书,这美味的香菇丝首推毕飞宇《小说课》和布莱克·斯奈德《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这两本书打通了我读小说、看电影的任督二脉,让我顷刻间从普通读者(观众)升级为专业读者(观众),内功心法冬练三九,见招拆招还需懂套路,奥妙就在书中,一尝便知。
出于自我心理调适和教育孩子的需要,年中一头扎进了心理学著作的海洋,由于得到心理学专业人士的指点,直击经典,少走了弯路,这道脆爽带酸的酸笋必须是基思·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作者不仅全面介绍了心理学是什么以及心理学不是什么,更费尽心机向读者普及可重复检验、同行评审、实证主义等科学观点,可谓良心。一书在手,不被各种公众号忽悠,我愿向所有人推荐这本书。
为了写科普课程,我看了大量儿童文学经典,并无心插柳在《东莞日报》有了个“重读儿时书”书评小专栏,那些儿时读来仅“好玩、有趣、奇妙”的著作,像胡萝卜丝一样,在成年时后知后觉品出了真味,例如《鲁宾逊漂流记》和《柳林风声》。当我们不再被剧情和结局吸引,便可以看到丰富的细节,立体的人物,无不映射着我们后来的人生。
食材都准备好,下锅还差一把姜葱蒜醋胡椒,那是我陪三岁女儿读的上百本绘本,愿童真是酒,越酿越醇,陪伴长情,共品人生百味。
端上这盘2018年的阅读肉炒三丝,请慢用,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