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书籍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人生密码》连载10)
《人生密码》连载10(作者:南极光哥-王秀光):第二章第一节(二)“出世”——众→从→人(人生后50年)
(二)“出世”——众→从→人(人生后50年)
1、出世:不能没有的超越
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单个字的深邃含义上,也不仅仅体现在“人→从→众”这样一个“顺推”的演绎上,更体现在“众→从→人”这样“反推”却有更深刻的哲理上,这样的智慧令“外国人”惊讶不已,叹为“天书”之智。本节南极光哥借助中国先哲智慧重点说一说如何在“人→从→众”入世之后,再由“众→从→人”出世找回“自我”,实现幸福人生,达成更高人生境界。
首先,“入世”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谁也无法回避和逃避,除非你像“鲁滨逊”一样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然而,我们一定要明白,入世并非是人生的目的,仅仅是生活的手段。有些人在入世后一味追求荣华富贵及享乐,不择手段、坑蒙拐骗、甚至失去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丧尽天良攫取名利,走向了人类的对立面,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不得善终的悲惨下场。
其次,“出世”是我们的人生升华之路,是我们生命的归宿。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人性的贪欲却是无限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在对“贪欲”的无限追求中迷失自我,轻者不能善终,重则玩火自焚。
第三,由入世“人→从→众”开始,逐渐回归“众→从→人”出世结束,完成一个完美的“人生闭环”。符合中国圣人老子“大道学说”关于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一个生命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而这两个生命之间通过“传承”这一方式得到“延续”,而让人类得到“永生”。
南极光哥探索总结:
“入世”和“出世”,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宗教关注的问题,当我们真正平心静气的从现实世界和史籍经典中为这一命题寻求答案的时候,却发现入世和出世并不是两段相背离的航程,而是在一个“闭环”中“螺旋式”盘升的结果;
我们探寻脚步的落脚地恰恰就是入世和出世的两条航道的交界处,我们所触目的前人的每一串脚印,都曾在这里久久地徘徊,许多人都会被这里的“表象”所迷惑而不愿前往,认为再往前走只能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起点”,而当你坚定的向前迈出第一步时,却发现你的脚踏在一个“上升”的通道上……
入世常常是无奈的,当我们从欢乐和痛苦交融的母体中降生,并爆发出第一声啼哭的时候,我们已经别无选择的入世了。然而一旦入世,生活则会以它冷峻的面孔来生杀掠夺我们的命运、颐指气使我们的情感;入世在这个棱面上不免表现为痛楚和悲怆,而世人所羡慕的生命的华章、生活的多彩,却仍将通过进一步“入世”来写就。
“入世”是“痛苦+欢乐”的人生旅程。对旧时中国文人而言,近乎神话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却是屹立在入世路口,指引文人们奔向理想的永不褪色的路标。正因为有了它,那些柔弱的灵魂才坚硬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在入世的艰涩道路上泛白了鬓发,只为实现锦袍加身的荣光;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声中又激荡了多少热血壮士扛起历史的大旗奔向浴血的战场。入世的道路不仅仅只有散落的笔墨、朗朗的书声、更有滚滚的狼烟、金戈铁马的回荡。
哲人云: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入世同样要恪守这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入世的人不担心没有地位,担心的是你凭什么入世?武人入世前要饱受筋骨之痛,文人入世前要历经十年寒窗之苦,就连混迹江湖的浪子也要修得: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酒量,四季衣裳。据说李白能让杨国忠替他奉砚研墨,高立士替他捧腿脱靴,都是因为番国渤海寄予唐皇一封书信,但其中文字无人能识,后贺知章向朝廷推荐了李白,才回复了渤海国的信。李白的恃才傲物,告诉我们学富五车的躯体内,必将增生出一具异于常人的傲骨。我们又由此可知:入世若无所以立,纵使是皇亲国戚,都免除了不了遭遇替人脱靴的人格悲剧。
上面一段说了“入世”要有所“立”,下面再说说“出世”就要有所“悟”。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入世的冲动经过世事漩涡的缓冲,大都卸去了其秉赋的坚韧和执著。米烂陈仓,声色犬马的物质表象掩盖不了其精神世界的迷茫和失落。自尊、敏感、孤寂、拌和成一团驱之不散的烟雾,截断了人们审时度势的犀利目光。当一些人在这混沌中苟延残喘或奋力张扬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像云中鹤一样振翅飞离喧嚣的红尘,以超然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切;这些人在古时他们是一群隐士,一群悟道者;而在现代他们是一群具有大智慧的深刻思想者。
智者的“出世”不仅是对“入世”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入世”的升华和感悟,通过出世“悟道”他们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能量和本领,完成更高的目标和成就。
中国历代就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撇去其“隐”的方面,出世者智慧与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一方面出世者通过主动“出世”,离开尔虞我诈的名利场、卸下违心的假面具、抛弃繁琐的社会交际,让自己能真正平静下来,享受“身心合一”的健康幸福生活;另一方面则能反思“入世”的种种经历,就像下棋“复盘”一样,如果再战或者指导他人战时就能找到最佳的下法。下面的三个事例也提供了佐证: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最有能力的人,而他在“出山”前就是一位“出世”的隐士,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而诸葛亮也不负众望助力刘备“三分天下而居其一”。
姜子牙在渭水之滨隐居了72年,有一天在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位人物“老子”,在辞去周王朝代理丞相、两“大夫”职位后,隐居终南山潜心修“道”,写出了流芳千古的“道德经”,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大道学说”,成为中国历史上大家公认的第一位“圣人”,其所书“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余字,但却包含了宇宙万物运行之规律,其蕴含的深刻哲理让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上传播范围仅次于“圣经”的一部经典之作。
2、“出世”的态度与现实
入世是一种勇气,出世则是一种智慧,也符合“大道学说”关于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包括人性的规律,历史上能够“全身而退”安享晚年的“重臣”很少,结局悲惨的却很多,这也证明出世确实需要更高的智慧。
历史事例:
①春秋时期:孙武。孙武和伍子胥辅助吴王阖闾夺得国君之位后,归隐著述写成著名的《孙子兵法》。伍子胥后辅佐吴王夫差则下场悲惨,最后被杀死,吊在城门上,不得善终。 ②春秋时期:范蠡。范蠡和文种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范蠡带着西施泛舟西湖,终于抱得美人归;而同有大功的文种,却成就了一个著名典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③北宋时期: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环。以上6位将军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杯酒释兵权,后都归隐,也算是功成身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建国之后辞去中央军委副主席职务自愿出任一所军事院校校长,潜心军事教学研究,被后人称为现代中国军事教育之父,享年94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建国将领中最长寿者。
可以这样说,能否及时“出世”,不仅关系到此生能否享受幸福生活又关系到能否将此生智慧向后人传承光大。既然及时“出世”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建立一个正确的“出世”态度并适时地在现实生活中“出世”呢?
南极光哥给出的答案是:
第一学会“审时度势”——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
第二学会“自然行事”——以出世之心行出世之道
第三学会“超然行事”——以出世之心行悟世之道
“出世”与“入世”的辩证法: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
一、我们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指态度方面,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方面。也就是说,人生在世需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入世,就是接受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大众法则”作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但是如果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
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这种做法也极不可取。
二、佛家谈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世皆空;“入世”——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
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
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
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小乘佛法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悟”,通过离开罪恶的尘世进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恶根,成就善果,这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大乘佛法认为,人性本善,只是世间充满苦难,迷失了众生的本性,可以通过渡化,劝人行善,让众生摆脱苦难,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涅磐成正果。所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说,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三、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两项差不多。如儒家讲气节。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修身、养德、济世。这是出世观和入世观的统一。
那么,究竟是“出世容易入世难”还是“入世容易出世难”,下面我们从这两大观点的对撞中看能悟出点什么。
第一种观点:出世容易入世难。
开宗明义,出世入世源于佛家用语,是两种较高的修行境界。出世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入世在于渡人,即教化大众普度众生。在古代,入世与出世之争,类似于士大夫们在大堂之上争论“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应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延续到今天,其核心和高度仍是不变的。出世人远离世俗纷争追求自己的精神安宁。入世人则是心怀他人兼济天下,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对于那些既达不到出世的境界又做不到入世的高度的人,我们称作俗世人,他们只是简单地活着。出入世并不是简单一个动作,而是达到一种境界。它包含做出选择以及沿着选择走下去达到这一境界的过程。下面是对这两个过程进行难易比较的分析。
首先比较一下在做入世或出世选择时的孰难孰易。
其实人们在决定追求这两种境界的时候都需要舍弃一些东西。于出世而言,人需要避开世俗的名利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无可避免的要看淡对物欲的需求,放下人情的牵绊,超然洒脱探求自己的精神价值,这对从出生开始就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的人类来说,实在不易!于入世而言,人需要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社会,努力拼搏,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社会寻找一条出路,这对于天性自私,容易产生思想惰性的人类来说,同样不可谓不难!所以在选择层面上,无法比较入世和出世的难易。
然而,虽然选择的难易无法比较,但是人们想要达到这两种境界所面临的现实挑战的难度却是出世小于入世。
出世在于修内心,入世在于有所作为。于出世人,外界因素于我只是一种干扰,一种考验。修行途中只求自我不求他人,纵然外界纷扰我自守得心中宁静,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朝着自己心中那最终极美好的状态靠近。
但是对于入世之人纵使心怀天下,坚定信念,仍会有许多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因素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的阻挠作用。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个人力量何其微弱,既定规则的限制,复杂人际网中人们的勾心斗角,曲意逢迎,哪一点不是入世之人前进路上的巨石深渊!甚至许多时候就算我们违背自己的本心,牺牲自己的意愿,忍受残酷现实带来的煎熬,曾经所有艰苦的努力也有可能付诸东流。岳飞一心为国,匡扶天下,却因奸人所害郁不得志无法施展。文天祥舍生取义却仍无法力挽狂澜,曾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到头来竟化作一把悲怆的眼泪,他们的忧伤弥漫了整部抗争的历史,悲哀的风也吹红了我们的眼睛……
出世是战胜自己的过程,而入世则是向一群人宣战。与己相处易,与人相处难;而入世之难,难在与世界为邻。
第二种观点:入世容易出世难。
佛家语中所谓的“出世”就是抛开世俗的杂事、欲望,一切随缘行事,与周围的人、事没有矛盾,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简言之,佛家的出世就是摆脱轮回;入世与之相反,入世是在世俗中打滚,为名利所奋斗,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为烦琐小事所忧愁,在滚滚红尘中庸碌的生活。
许多人都对出世表示不屑,认为出世就是逃避,懦弱。还有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不要把碌碌无为当做是平凡可贵”,这句话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准确的,平凡可贵是一种人生态度;而碌碌无为是一种价值观。甲可能认为已碌碌无为,没有事业,没有追求,乙却认为自己的生活有滋有味,在平淡的生活中却能体会到别样的幸福,快乐。平凡平淡的生活未必就不可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生活态度,也不失为一种洒脱,这是出世!但平凡不等于平庸,崇尚平凡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人生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出世不是逃避,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在尘世中历练,用一颗出世的心去面对世间的事情。
生活中很多事仿佛就像一个个迷宫,把我们困在其中,绕来绕去却始终找不到出口,这个时候我们要有一种出世的思想,跳出那个圈子,用“上帝”的视角来看待事情,跳出去了,一切便都了然了。
入世容易,出世难,从未经世事的人,从未经风雨侵蚀的人,没有资格谈所谓出世入世,他的言论也是不可靠的。在黑暗中行走,渐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是值得鄙视的,但也是值得可怜的,最可敬的是那些尽管身上被刺的千疮百孔,身边污秽横行,却依旧出淤泥而不染,心中向往着阳光,这些人才是真正出世的人。
“入世”与“出世”的辩证之道。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朱先生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极复杂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忙的短暂。所有的人,上自帝王显贵,下至黎民苍生,都是这匆匆舞台的演员和看客。常言浮生若梦,过去是把这话当做消极思想来批判的;其实,谁都明白,人的一生由生到死,无论是天才还是愚饨,富贵还是贫穷,从“生死”的角度来说,最后都摆脱不了一个毫无二致的结局。有了这样的洞察,人们就会在人生的过程中,获得某种顿悟,参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无忧而有喜。因此,从总体上要把世事看淡,是“出世”的基本思想,
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就确定有点“消极”的味道了。只讲“出世”而不讲“入世”,则对人生的体悟还说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的经历,才有“出世”的感悟,才能把人高低不同的境界区分出来。
从具体上看,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作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太阳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就要珍惜,决不虚度光阴。春花秋月,赏心乐事,酷暑严冬,黾勉苦心。要每日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有益于人,也有益于自己。积极,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庆典,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却始终是坚定地前行;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体验,这就是丰富多彩的人生!
在“入世”和“出世”的过程中值得交往的“三种”人:入世的强者,出世的智者,阳光的普通人。
“入世”和“出世”是我们完整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否则人生就是“残缺不全”的;“入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出世”却是经历人间悲欢离合有了感悟才可触发的。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身边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孟母三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孟母为了给孟子找一个好的环境,多次搬家。开始的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于是她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她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很快小孟子就学会了进退的礼节。孟母这才定居下来。随着孟子长大,学会了六艺,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你周围的人往往是你的镜子,你也是别人的镜子。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很多时候也关乎你的前途和命运;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就慢慢变优秀了。
第一种人:入世的强者。
在现代社会,就大部分人而言,入世做事是主流。像陶渊明那样的“采菊东篱下”的境界,多数只能心向往之。既然要入世,自然是要向强者看齐。在世俗社会中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他们无一不具有强悍执行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及一呼百应的领导力。阿里巴巴当年创业的时候只是一家小公司,十八个人凑了50万元,创立了阿里巴巴。马云说,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凭借着这份高于常人的眼光和气魄。十年之后,阿里里巴巴上市,这“十八罗汉”都成为了亿万富翁。所谓入世的强者,是用实实在在的人生历练,在社会、事业中披荆斩棘、蟾宫折桂的人。和强者携手同行,你往往可以看得更远、走得更快。有时候自己陷入花繁柳密、风狂雨急的困境时,经过入世强者的点拨,可以使我们拨得开迷障、立得住脚跟。
第二种人:出世的智者。
苏轼有一天闲得无聊,突发奇想,写下一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洋洋得意,以为证得了佛法。于是把诗恭敬抄录在扇上,派人送上山去,向朋友佛印禅师求印证。佛印禅师只回了一个字:屁!气得苏轼暴跳如雷,亲自登门兴师问罪:“秃驴,你这是什么意思!”佛印冷冷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一听这话苏轼彻底蔫了,自己在诗里能写出来的道理,却做不到。谈何证悟解脱!连苏轼这样的聪明人,有时候也需要佛印这样的出世智者指引。
对于普通如你我的人,每天的生活,不是为这件事瞎忙,就是为那件事心烦。也许曾经有过壮志凌云,但都被忘记得一干二净。
与出世的智者交友,是在柴米油盐的物质生活之外,不断提醒自己还有高远的精神追求。让我们在艰难的跋涉中,不忘初心,得到不断前行的动力。出世的智者,不一定是佛门高僧、宗教名士。他可以是年老沧桑的祖父祖母,可以是博学多闻的老师,他的一生是别人活过的几辈子,从他那里,你可以洞悉人生的价值。
第三种人:阳光的普通人。
结交出世的智者,可以带给我们静心的智慧;结交入世的强者,可以带给我们进取的勇气。但这两种人,可遇而不可求。更多的人,都只能结交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普通人。
阳光是什么?就是正能量,不抱怨。在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积极阳光显得愈发珍贵。面对种种不如人意,有些人喜欢抱怨,喋喋不休的数落这个、数落那个,做事也不情不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要心里装着别人,别人才会拿你当朋友。无所顾忌的把朋友当成情绪的垃圾桶,证明他本身缺乏足够的教养。
世事越灰暗,阳光越珍贵。有一个阳光的好伙伴,一起上班下班,一起分担繁忙;一起吃饭聊天,分享人生冷暖;一起旅游喝酒,一起跑步出汗;更可一起面对困境,一起努力,这是积极健康的生活,也是人生的福份。
南极光哥探索总结:
“入世”和“出世”是“人”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状态,也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
入世有所作为,出世悟道人生。
(原创书籍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人生密码》连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