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要过年了,而现的我,早已没有小时候那种,对过年有着殷切的期盼的心情了。
过年对于我来说,就意味着我又年长了一岁,从前的青春岁月,又离我远了一步。在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也越来越丰富的年代,我们的孩子对过年也没有我们小时候的那份,简单而快乐的欣喜了。
我不禁回想起那些遥远的往事,那些留在记忆中年味;虽然当时物质很贫乏,却又充满着简单游戏和欢乐的童年的岁月……
在小的时候,相比较学校放的寒假和暑假:在我,更喜欢寒假,因为放寒假,就意味着快过年了,也不像暑假里有那么多农活,要帮着家里干,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地玩耍。
一到放寒假,我们小女孩们忙着找碎布缝沙包,做键子,去找那最漂亮的,大红公鸡的尾巴上的羽毛,用鹅毛最粗的毛管,用两个垫片用布缝住,在鹅毛管上剪个三叉口,用线缝在垫片的中间,在鹅毛管中再插上金黄色的鸡毛。一个漂亮的键子就做成了,我最早的针线活,就是做这些东西锻炼出来的。那时的我们,个个是手工能手,都会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玩具。
小男孩们滚着铁丝圈,在冰上滑着雪橇,抽打着陀螺。我们小女孩们,打着沙包,踢着键子,在三九寒天,也玩得满头大汗,因为快要过年了,家长们也不会过多来管我们的作业和学习了,任我们尽性疯玩一下。
那时的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学校放了假,就没有了玩伴。我们那会儿,同龄的小伙伴特别多,上下相差两三岁的,在连队里就有一百多个,所以从不缺玩伴,一走出家门,就可随处加入他们游戏的队伍。
女生有跳皮筋的,跳房子的,打沙包的,踢健子的,男孩子放鞭炮,或是在打陀螺,或是打着纸折的三角或四角,在地上弹着弹子跳棋里的,彩色的玻璃球;都玩的不亦乐乎,完全忘记了冬日的寒冷。那欢乐的嘻笑声,你追我跑,高呼大叫,常常是跑得气喘嘘嘘,满头大汗,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欢笑声,成为年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因为在那时,气温常常零下三十几度,大人们都在屋里,围着火炉烤着火,聊着天。
一想到现在的孩子,因在寒假没有玩伴,只能孤伶伶地坐在家里看电视,看书。我就愈发感到: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过去的年,更有股天然朴实的味道。可让小孩子们更接地气,更畅快尽性地玩耍。
年年在腊月的二十三,妈妈都会打扫洋尘,拿着扫把和鸡毛掸子,把到处都打扫干净,准备过年。家家户户都在元旦前后杀好了年猪,到了腊月二十五,六,家家忙着炸酥肉,麻叶子,江米条,芝麻圆子,等等这些我们儿时心目中最好吃的美味。
还有年三十的饺子,在那个缺衣少食的艰难岁月,一把水果糖,和高梁软糖,大虾酥糖,足足可令我们甜蜜高兴好久。
这些在我们那会儿,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家都不富裕,贫富差距也不大,只要能吃饱穿暖和,就是当时人们最大的心愿了。而如今,日子虽比过去好了许多,可是贫富差距很大,往往少那份了欣喜幸福感。
其实呀,知足者常乐。只有珍视自己的拥有,感恩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才能心平气和,才会快乐。
小时候过年时,好期盼着和大人一起,走路到距离家有八里外的团部大商店去办年货。那货柜上的每一样商品,都令我新奇,兴奋。俗话说:姑娘爱花,小子爱炮。
记得有一次,我走到卖红头绳的柜台前就不走了,妈妈只好给我买了一条夹有金线的红头绳,我便欢天喜地地扎在辫子上,拿着小圆镜子,满足地照啊照,当初,我的那份欣喜劲,绝不会输给《白毛女》中的喜儿。哈哈,那一年,我才六岁,可见小小的我,就已开始爱美了。
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觉得,自己当年太可爱了,哈哈哈哈……
那时在冬天,为了预防冻疮,常在脸上搽一毛钱一条的棒棒油,搽了脸上油乎乎的,我不喜欢那种感觉。我喜欢那种有美白效果的面友,一种袋装的搽脸的,大约四毛钱一袋,要是有压岁钱,我还会买美加净,那需要一块钱。偶尔有了零花钱买一袋,每天都会怀着兴奋的心情去洗脸,然后,虔诚地搽在脸上,在镜中照啊照的,臭美一通,沉浸在那幸福的香味里。因为那时,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得到一至两元的压岁钱,在平常时都是口袋空空的。
记得有回,在家里熏腊肉时,我和弟弟妹妹,拿几片厚点的白菜邦裹住几节香肠,丢在熏腊肉的火堆里烧,选火最弱时烧,那烧熟后的香味呀,夹着白菜的水汽和清香,比在锅里水煮的,好吃多了,我们一会儿就狼咽虎吞地吃完了。因为是快要过年了,被妈妈发现了,也没怎么挨骂,只是不再允许再烧着吃了,那要留着过年时吃的。
如今想起,那烧出的油亮亮的香肠,依旧口齿留香,再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香肠了。
年三十晚上,妈妈做了满桌的菜,倒上酒,在祭拜祖先后,我们三个小孩子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吃年夜饭,这些可是在平时看也看不到的美食呀,喝着小香槟,这可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顿饭,带着满满对来年的期望。
在三十晚上,把水缸挑满,还在贴门外对联时,给水缸也贴上倒着写的福字,在吃着瓜子和糖,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和烟花声在窗外回响。
等到十二点左右,就开始烧水煮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吃在嘴里,又香又烫,好吃的都不忍心吞下去,白菜夹着肉里的清香,皮又香又嫩,和平日里因粮食不够吃,常吃的玉米面和面粉的混合面馒头对比起来,那叫一个字; 香!
吃完饺子,就开始在零点放鞭炮了,此时,屋外到处的鞭炮声都在响,烟花也在夜空中,纷纷绽放,虽然天气很冷,心里却热乎乎的,人们都沉浸在迎接新的一年的喜悦之中。
大年初一的早晨,天还没亮,就被屋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起来后,妈妈已煮好一锅热气腾腾的汤圆,按长辈的说法,大年初一这一天,起来后吃了汤圆的话,这一年都会顺顺利利的。甜甜的汤圆,又烫又香,是红糖酥麻心子,非常的好吃。记得那时还有首有关汤圆的歌,常听到比我们大点的哥哥姐姐们唱。
歌中唱道: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三毛钱来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
从大年初二开始,跟着爸爸妈妈走亲拜年,一直走到十五。那时,大人们聊大人的,我们小孩子玩我们的,吃着瓜子糖果,我还可以看到,我最喜欢的,亲友家的小人书,临走时,还有块儿八毛的压岁钱。
我记忆中的正月十五晚上,有许多小孩子,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路上走,多数都不是花钱买的,是一些巧手的大人自己动手扎的,有三角形的,有圆形的,有鱼灯笼,还有宫灯,五彩多样,外面是纸糊的,灯笼里,燃着红红的蜡烛,提在手中,随着微风忽明忽暗,心中爽极了。
我记得那年,爸爸动手给我们糊了个兔子灯笼,虽没有他们的宫灯好看,但算有了自己的灯笼,我们提着它走了好远,直到里面的蜡烛燃尽,才回去换腊烛。一路上都是小伙伴们,提着灯笼在走,远远看去真是又好玩又好看呢!
如今一别故乡已二十多年了,在电视上,集市上,街道上的灯笼和霓虹灯,多么绚丽的灯都看过了,可我还是很怀念:记忆里的,在童年漆黑宁静的夜晚,那一盏盏手扎的纸灯笼。也许那就是最原始的味道吧。
我印像中的故乡,已逐渐模糊不清,好多年代久远的事已随风散去,可记忆中的小时候过年的情景总会令我久久回味,在那些贫困艰苦的日子里,我都能依旧感到幸福满满,憧憬满满,看来,人快乐与否,与外界没有太大的关系,只与当时所抱的心态有关;
还有,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该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感恩命运的馈赠。
要常常和过去的自己比,少和别人比,保持好自己的初心,从容不迫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还有好些快乐高兴的事还没发生呢,仔细想想小时候,那时的我们,想到了今天的生活了吗?没想到吧?
在儿时的年味里,我们细细品下岁月酿下的酒,包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生命在各种滋味的滋养下,我们渐渐成长,成熟,任岁月的年轮丰盈着我们的人生经历。眼下,这又要过年了,真心期待,这个年我们都能开心快乐。
期待着:明年会更好,所有的不开心不愉快都随风去吧。但愿我们都能重拾童心,多多动手,动脑,多花点心思,让这个新的年,过出不一样的味道来吧。也给家中的小孩子一份美好的回忆吧。
#羽西*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