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霍顿也有一个。
在昨天的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中国选手孙杨以0.13秒的微弱差距,输给了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夺得一枚银牌。中国观众并没有责怪孙杨,但澳大利亚那边却传来了冷嘲热讽。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霍顿称“孙杨就是一名服药的骗子。”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而孙杨面对霍顿的无端指责则回应:“这是澳大利亚人的小伎俩,每一位能够来到奥运会的选手都应该得到尊重。”这使得发布会充满了火药味。而事后,霍顿的各种社交账号充斥着各种“向孙杨道歉”的评论。
甚至有些澳大利亚人也表示和霍顿一个国籍感到羞耻:
不过今天,当澳大利亚记者问孙杨有什么话对霍顿说时,孙杨否认认识霍顿,并霸气宣称自己是“1500米之王”。
孙杨服药事件真相:为了治心脏病
孙杨真的服用“禁药”了吗?不可否认,孙杨的确在过去服用了“禁药”,但服药的原因却让人心酸——为了治病,甚至当时还不知道所服用的是“禁药”。
网上资料显示,八年前,年仅17岁的孙杨因为小小的感冒出现胸闷、心悸的症状,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孙杨频发早搏、心肌酶谱的升高,最后被确诊为心肌炎,而且ECT成像检查显示孙杨的心脏存在心肌小灶性坏死和疤痕。由于教练们对孙杨的期望很高,孙杨自己也表示热爱游泳运动,会诊专家组的意见是至少要休息一个阶段,至少是半年,以后还是鼓励他继续参赛,但是半年之内不要参加高强度训练。笔者联系到当时的会诊专家之一、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屈百鸣医生,屈主任证实了上述消息。但之后孙杨的心脏问题并未解决,他也带着这样一颗伤病累累的心脏,为祖国夺下了多个世锦赛和奥运会金牌。
在2014年,孙杨再次出现了上述症状,于是队医让其服用了一种活性成分为曲美他嗪的抗心绞痛药物。这种药物可以通过保护细胞在缺氧或缺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阻止细胞内ATP水平的下降,从而保证了离子泵的正常功能和透膜钠-钾流的正常运转,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说白了,就是保护心肌,缓解症状。当时,这种药物并未被《2014年运动员治疗药物使用指南》列为禁用药,直到五月份“东窗事发”才将其列为禁药。当孙杨当年五月份尿检呈阳性的事件发生后,人们才发现,早在2014年1月1日,曲美他嗪就已被世界反兴奋剂中心(WADA)列为禁药,原因是有研究显示,曲美他嗪可以增加冠脉血流储备,能延迟运动诱发的缺血的发生,可能有加强运动机能的作用。
虽然在听证会上,孙杨有明确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服用曲美他嗪是为了治疗疾病,但最终还是被禁赛三个月。然而世界反兴奋剂中心在接收到中国的报道后并没有对孙杨提起任何其他处罚,也算是认定了孙杨的服用属于无重大过失。
这也是为什么,在2015年世锦赛1500米决赛前,孙杨放弃比赛的原因,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药可以用来缓解他的心脏问题了。
我们来翻翻老账
霍顿夺冠后向本国媒体披露,对孙杨的攻击并非图一时之快,而是蓄谋已久,就为扰乱孙杨心神。澳大利亚游泳队主帅维尔哈伦表示支持:“坦白说,每个人的想法都和霍顿一样,我们对禁药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是坚决抵制禁药的。”此外,他还透露,赛前霍顿和他就对这枚金牌势在必得。
而澳大利亚一些媒体则借此大做文章,甚至在报纸上刊登羞辱孙杨的漫画:
袋鼠国某报纸将霍顿称为“清白的运动员”,而孙杨的设计台词是“别再用针了。”漏水表示游不过霍顿,可见其用心险恶。
甚至霍顿在媒体前声称“我不会尊重任何一个服药的人……”竟然如此,那我们就翻点旧账吧。
2012年,澳大利亚游泳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参加了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男子4×100米的澳大利亚接力队成员公开承认,奥运会前夕,他们曾在曼彻斯特训练营期间服用过镇静类药物酒石酸唑吡坦,这种药物是被澳大利亚奥委会明令禁止的。并没有在WADA的黑名单上。此后,澳大利亚游泳协会也发布调查报告称,该国游泳队之所以在伦敦奥运会上表现令人失望,是因为管理不善,存在着酗酒、滥用处方药物和违反夜间管理规定等严重问题。
2012年,澳大利亚游泳队承认队员服用禁药。
许多网友评论霍顿“赢了比赛,输了人品。”而他把孙杨误服禁药的往事当小辫子抓,可见其理解力水平跟比赛能力之间或许真的隔着个浩瀚的宇宙。嗯,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霍顿也有一个。
对于这些狭隘言论,但最有效的回击不是以Low制Low,而是赛场上见分晓。不过据澳大利亚名帅、也是孙杨的前外籍教练丹尼斯所说,霍顿的情绪很不稳定,心理素质差,这会影响他在大赛中竞技水平的发挥,这是霍顿的最大弱点。以为孙杨和自己一样心理素质差,想以此扰乱心神,霍顿也不过是个“愣头青”。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关于孙杨的禁药风波以及心脏病史》,作者为微博网友“人蠢无救”,已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