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精神生活

讲两件事。

今天课外辅导完几个要做Seminario的小硕,突发奇想想吃葱油千层饼。

外面下着雨,阴冷不堪,看看家里的毛绒地毯、飞利浦加湿器、中央供暖、真皮沙发,瞬间就不想出门去中国超市买成品了。

也正好冰箱里有鸡蛋、面、葱、油这些东西,于是自己动手做。

一个人在海外快十年了,自己烙个饼早已不是什么难事,不要说烙饼了,知识和经验到位了,烤披萨,做面包,点豆花,烫火锅也是分分钟的事。

......

切葱,

有些人蒜和葱都分不清楚,说这是蒜苗哦,还大言不惭地在留言区里留言哦。蒜下面是一瓣一瓣的,这下面顶这么大一坨白色的洋葱,还有须根,没看见么!看来不但书读得少,家务事也做得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晓得吃哦!

和面,

炒酥油,

这些都是井井有条。

我也算是个爱厨房,爱做饭,爱宴客的人了,不过不晓得是老了,还是疲了,今天弯腰驼背在灶台上搞了半个多小时,做出几张饼子来,突然有那么一个瞬间,就感觉有点单调,无聊,匮乏了。好想把围裙摘了,躺在沙发上,叫几个菲佣,揉脚的揉脚,剥香蕉的剥香蕉,捶背的捶背,扭腰的扭腰,甩屁股的甩屁股,伺候我大片看着,什么昆丁塔伦蒂诺啊,刘别谦啊,比利怀德啊刷着,佳酿喝着,什么川宁啊,必富达啊泡着。

想想就好了......

距离一大家子等着吃晚饭这个目标来说,我还得回到现实中来,硬着头皮把整个葱油饼项目做完。

NM天气冷不能开窗,油烟就扑到我脸上,头发上,衬衣上,虽然有排风系统,也无济于事。

NM油温高了吧要糊锅,油温低了吧,半天不好.....我得跟个白痴一样站在这家用炉灶面前,完成商用产量。

这时候,看着眼前的施工现场,尤其是清理黏糊糊的沾满面浆的手,清理灶台上那些滑腻的油污的时侯,我就想,偶尔来这里陶冶下情操固然是很好的,要是天天都要来一全套,还是有点消受不起的。

回忆起刚刚在客厅里端着茶杯,动动嘴皮子讲一会儿课,就把钱收了的场景,我不禁在想,那些街头巷尾风里来雨里去卖煎饼果子的人,一定程度上,是多么的辛苦啊。当然,成功了的翘脚老板另当别论,如果你只是个创业初期的二百五,或者是出卖劳动力的初级小工,那么每天必然是都要和这一堆油盐酱醋烟熏火燎的程序打交道的,不仅仅要进货,加工,还要考虑销售,善后,除了劳力,还要劳心,NM冷了,热了,多了,少了,贵了,便宜了,累了,交房租了,城管来了......

我一个以烹饪为乐得人都有厌倦的一天,而以此为业,赖以谋生,是多么的现实。

相比之下,有资本静下来,心无旁贷的读书,或者说以爱知求真为业,是件多么幸福的事,的的确确,只有极少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只可惜,太多人拥有这个资格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被花花世界美好浮华的一面吸引着,将资本浪费。

今天,我辅导的侨二代小弟弟问我,为什么他身边很多朋友,十五六岁就在上班了,而自己还在读书。

我回答他,对啊,他们要生存啊,每天为了生计必须出去上班,挣钱养活自己,当然,他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里学到生存的技能,包括搬砖,守店,进货,点货,算账......

“那我为什么在这里读书呢?”小弟好奇地问。

“因为你爸妈任性啊” 我回答他:“你知不知道读书是要花钱的?然而你爸妈选择了没有让你去捞钱,而是让你读书,他们每天不得休息,挣着钱,供着你,这样你才可能坐在这里,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吸收知识,有机会以后换个方式挣钱,换个层次挣钱,不用再搬砖,不用在辛苦......”

说完,小弟弟拿起单词本猛记,几十个东西半小时就背完了。

有时候我在想,小孩听一遍就懂的道理,很多大学生却永远装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在大学里读书,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无论读本科,博士,还是硕士的书,只要能静下来读,读的时候,读过以后,确实都是很奢侈的事。

因为你读的时候,得有这个经济,智力的资本,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基本上是没有这两个条件的。

而你读过以后,知识就是你轻易获取利润的雄厚资本,基本上,很多没有读书的人,也是没有这个资源的。

毕竟呀,大多数人花了多少物质资源,付出多大代价,经过多少优胜劣汰,耗费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把少数人送到那个可以让我们的视野达到极限的智慧的高塔,好多人终其一生,都只是在塔底苟延残喘,浑浑噩噩,完成了基因的传递,其生命基本就再无法实现任何价值。

围墙内那些浑浑噩噩的人不就该是巨人的家畜么,只有少数又少数自愿选择及被选择的有能力的人才可能成为调查兵团的一员,到围墙外面去了解充满了危险也充满了惊喜的未知世界。

而这些读书人,不就是那些家畜眼里的调查兵团么?所以,别人吃吃喝喝一辈子就满足了,死了,而你居然还有心思读书,这真是多么奢侈的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以为读书只是用资本换资本么?哪有这么简单。

钱钟书大师曾经说过,“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要成为荒江野老屋中的素心人,是要有点点魄力和资本的。

所以这里就再给大家分享第二件事,博一的时候,导师每周都要带我们去学校的放映厅里面放一部电影。

最开始,大家是为了混学分,拍马屁去的,老板的活动嘛,多参加,总是有好处的。

我这个老板是个从不沽名钓誉,一心钻研,博闻强识的大爷,同时又是个话唠,我们经常陪着他一泡就是一下午,十分之不自在。

就这样,不知不觉就过了两三年,这中间也没有什么人让我们天天做十年高考五年模拟一类的填鸭事,不过偶尔组织学习什么马克思·韦伯、索绪尔、亚当·斯密、皮尔斯、拉科夫倒是司空见惯的,最开始总会有人BB,学这些对于神官发财死老婆有什么卵用?甚至有人就在课堂上当众给导师大爷提出来。

大爷脸通红,只能挤出一句,做人不能这么现实撒。

也就是这样过了两三年,走的走,留的留,有人结婚生子,有人就业创业,有人潜心苦读,最后留下来的,并不是多数。

不过,当我们再聚到一起的时候,才发现——

有的人开口闭口关心的是哪里衣服打折了,哪里的奢侈品又出新款了,又要卖肾了,哪里的菜市场降价了赶紧去囤货了;

有的人关心的是,我又占了公司多少便宜,那个谁他妈的比我多请了两天假令人不爽。

我们关心的却是世界是怎么样的,我自己是怎么样的,这有生之年,应该怎样和这个混乱的混沌宇宙言和,从而智慧精致地,活出点意义来。

突然觉得,身边这些人,若非背景特别,大多数人都身陷困窘,因为这些外在,物质,现实的东西,才能快乐起来,可能到死,都在物欲缱绻中,不得自由;而那些出身名门的,却也未见得自由自在,更肩负着多少物质之外的烦恼。

他们觉得你那么的呆,而你觉得他们那么的俗,谁也看不上谁。

我们多年来,通过读书,明理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正在悄悄滋润着我们并不奢华的生命,当我们每接近真理一步,享受它们带给我们的温暖,享受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的那些梗,比如阿兰图灵的自行车链条,福柯的烟斗,薛定谔的猫......这一刻,我们掌握着一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时刻存在的快乐,这是要靠智慧才能获得的奢侈的权力,这是内在的永远不会失去的物产,就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没有任何人能够夺走的男主人公脑海里的莫扎特。

在一些人看来,我们追求的,我们自己或许已经是不接地气的怪咖,不过,这中间的快乐,有些人此生都无法体会了。

法拉利飙两天,不是撞死人,就是被撞死;

爱马仕用两天,不是该换了,就还是想买新的了;

涂脂抹粉得再厚,都掩饰不住六十,七十岁的皱纹;

打炮打个几年,千万种姿势用完也不可能打出什么新花样来......

所以最后好多人所谓少年得志,到头来有条件了,不过是靠嗑药,靠作死来HIGH。

殊不知,自己和别人脑子里可以掀起高潮的地方,你到死都开发不尽。很多人糊里糊涂,自以为是了一生,最终却都没有打开通往精神的极乐世界的大门。

同样是迷航大船上自相残杀的可怜蝼蚁,同样是混沌之中被推向死亡的无奈生灵,当我们欣赏《晚风拂过树林》这一类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学会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更加从容而淡定而不是更加歇斯底里,学会体体面面地和命运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在欣赏什么呢?

一更

本来是睡前有感而发随便写了一些,没想到这么多评论和赞,在这里,要谢谢所有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了,于是就再加一些吧。

我不主张一定要成天在图书馆、咖啡厅、自习室、书房里抱一本书,坐下来一字一句的死啃。我觉得当今社会的人们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爆炸的信息,不拥有这个智力、时间和精力成本。而且很可悲的是,信息化时代里,人们被时间和空间圈养起来,就像骇客帝国里展现的那样,对于很多人来说,五花八门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取代了书本,成为了给这些罐子里的“活死尸”输送养分的唯一途径。

既然你获得养分的唯一途径只有碎片化,弱智化,快餐化,商业化,娱乐化的互联网,那么你其实是一个被人蒙蔽了双眼,牵着鼻子走的傻×。

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自己其实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手不释卷的。实际上是经历了小时候读名著和经典,上学的时候被应试教育毒害,出国留学后条件艰苦,被迫以书为伴到坚持读书求知到博士,体验到读书带来的快感,或者说养成爱知求真的习惯,并且享受它带给我的乐趣的漫长过程。

过去,母亲是中文系,父亲是历史系的,还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书柜,里面全是书,都是些发黄的,很老的,但是被妥善保管得很好的名著。

虽然经历了多次搬家,这些书都没有被父母遗弃过,我还记得,当我斗大字不识半个的时候,父亲就曾很骄傲的对我说,等你以后长大了,认字了,这些就都是你的了,仿佛是要授权一笔专门给我准备的宝贵财富。

那时候的我显然对堆积木以及满院子捉蚂蚁逮蝴蝶撒尿和泥更感兴趣。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作为娱乐消遣,我也偶尔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挖这个书山来看,我记得自己翻出来过《牛氓》,《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特别是青春懵懂的岁月里,还不小心撞到一本《国画》,更是当小黄书翻。

那时候的我,并不理解自己拥有的是怎样一种快乐,只是在没有互联网,电视机遥控板被搜走的情况下,打开书就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所以,后来在博士班看外国老师给我们放《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的时候,看到里面当知青的,被流放山野的小伙子们对一本书是那样渴求,以及书本带给人如此丰满美丽的精神世界,甚至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时候,我不禁饱含热泪,夺眶而出。因为我终于可以明白,比起很多求知若渴的人来说,自己从小就是生在福中的。

小学的时候父母特别忙,我被分配到户籍所在地一所全市最好的小学,所谓的好,就是逼格特别高,所有的达官贵人都要把孩子往里面送,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这个是市长的娃,那个是大老板的女.....老师们自然也都是看菜下饭的。我同桌的妹纸,老妈在埃及开餐馆,90年代,她从头到脚便全穿得跟芭比娃娃一样,从书包到橡皮全是西瓜太郎。而我的衣服,一般都是穿哥哥姐姐用过的,不是说买不起,是家里人都觉得,既然还能穿,何必浪费?

于是每天被白富美洗无数次——你是穷鬼,你们全家都是穷鬼!

除了白富美,还有五道杠,小蜜蜂跟屁虫一样,天天围着班主任转的。

一年级假期里,学校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看书,看了书以后家长检查,签字。于是二年级开学,五道杠们都拿着什么《三国演义》啊,《罗密欧与朱丽叶》啊,去找班主任邀功了。

我假期里只看了两本插图版寓言故事,和一本笑话书,结果交上去的时候,班主任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数落了一番——你看的这个也叫书啊?你爹妈管你不管你的啊?

于是三年级以前我都是属于后进分子,没事就被白富美同桌,模范班主任开涮的,从那时候起,对读书开始萌生了厌恶,痛恨的感情。

三年级,混不下去了,或者说爹妈觉得再这么下去,我就要成学弱,学渣了,于是经过家庭会议裁决,我被送到特级教师姨妈家接受全军事化管理。

至此,可以说我过了两年最有规律的生活,也接受了最好的基础教育。

看到每年端着大篮小篮水果,来拜师或者谢师的家长,看到那些恨不得把我姨妈捆起来抱回家的家长,我常常是站在书房门背后,拿衣服角擦着家长送的红富士苹果,送到嘴边啃一口,然后感叹:哎,围城啊,寡人被“软禁”在此,成天与奥数,华罗庚,应用题为伴,不知何时是个头,而你们这些不知好歹的人儿,却趋之若鹜!

那时候,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的,早上6点,姨妈会坚持叫我下楼锻炼,七点吃早饭,然后背会儿英语去上课,中午吃了午饭,可以看半小时书,然后睡觉,晚上吃了晚饭,可以出门“放风”一小时,然后回来预习,复习,睡觉。对于我来说,娱乐时间,只有中午半小时,而娱乐工具就是姨妈书架上唯一的一本文科书籍——成语词典。

百无聊赖中,我居然可以抱着一只苹果,看成语词典看得津津有味。也就是那个时候,又开始重拾阅读的习惯。

后来顺利地考上了全市最好的初中,依然喜欢读书,听CD,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开始落伍了,同学们开始玩OICQ, 听流行音乐,看漫画,追星,而且这是一种时髦。而我,还是书卷为伴。

初三经历一次搬家,一柜子的书落在了旧家,父亲是个很实用主义的人,他说,不要了,可以预见,以后都是光盘啊,电子书啊什么的,这些东西既占地方,搬起来又费力。

他说得有道理,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鬼使神差地一个人回到旧家,去清理这些老伙伴,翻翻这个,觉得舍不得,看看那个,觉得丢了可惜,于是,最后十几岁的我,硬是往返无数趟,用两个大麻袋把这些书搬到了新家,不管看不看,先囤在我房间里。

那个时候,我看的书还不多,但是总是很喜欢纸张和油墨的味道,总是觉得,有一个像查尔斯·狄更斯那样的椅子和书桌,然后有一屋子的书,是一件很小资,很酷的事情。以至于后来,我到了海明威故居,看到大文豪一房间的书的时候,一种跨越时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高中是灰暗的,语数外数理化生政史地,任志宏,苏州大学,白皮书,蓝皮书,三年模拟五年高考......堆在桌上像沙包,背在包里像炸药,疯狂地填压,反复地重复,脑残地灌输,被强奸般地接受......一天下来,大脑就像个被日本鬼子X了无数次的慰安妇,不要说读书,听到书这个字,就恶心。

我想起《发条橙》,如果逼一个人,盯着某些东西看到吐,那么再美的东西对于他来说,都是负担。估计,很多今天的大学生,大概就是因为高考前就已经被垃圾折磨的累觉不爱了,以至于真的有机会进入知识和真理的殿堂时,选择了放肆。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很有幸的是,我的大学是在海外读的,这里不用考本子,不用学那些然并卵的东西,从克里奥佩特拉的皇冠,到古希腊克里特岛上德陶罐,从古罗马的澡堂子,到佛罗伦萨的黑大卫,从玛雅的金字塔,到马丘比丘的草泥马,从梵高的向日葵,到莫奈的睡莲......

我简直如沐春风,如饮甘泉。

大学里因为不合群,曾经度过一段屡遭排斥,孤立无援的生活,在我看来,和一群人在一起吃喝玩乐,吹牛放炮,虚荣攀比,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当时稚嫩单纯,没有简单地敷衍一下,这下好了,离群的小动物遇到暴风骤雨的时候,是比较悲催的。

在一段很艰难地岁月里,除了个别知己,支撑我的就是几本辗转千里,通过使馆到达我们学校驻地的文摘、杂志,那时候,它们甚至成为了我不用合群的挡箭牌和护身符,吃饭排队,抱着一本书,不用尴尬如何与人搭讪,或者想与人搭讪,而别人却冷眼相待,外出坐车,抱着一本书,不用焦虑道路拥堵,等待漫长,课余休息,抱一本书,可以打发闲暇时光。

记得其中有一本《借我一生》,里面讲述了和我当时很相似的孤独求知,凤凰涅槃的故事,也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看的《拿破仑传》里描述的,读大学时期离群索居的拿破仑......

那个时候几位大师的作品在国内疯传,所以,我有易中天,我有王立群,我有当年明月,哪里还有时间管你今晚是喝酒还是把妹。

无论外面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如何,人情冷暖怎样,每当翻开这些书,我就好像立刻坐到了大师们的旁边,听他们循循善诱,授予我人生的经验,世界的真理,看问题的方法,当我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以前一些想法是多傻,一些做法是多蠢,而当我再处理起一些事情来的时候,却会发现,智慧的力量,居然可以被运用得那么流畅自如,仿佛庖丁解牛一般。

我不在乎是否拥有个眼下的土豪哥或者白富美,亦或是天上掉馅饼的机会,也不在乎各种大神或者巨星们的鸡腿和鸡汤,因为我相信,书籍可以给我自己铺就一条只属于我自己的通向自由的道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