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成功学,鸡汤文满天飞的今天,谈成功,就跟谈钱一样,是一件很俗的事情。
虽然很俗,但它却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伟大目标,能否实现它,关乎我们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之根本。
人人都追求成功这一目标,但是我们未必就了解这一目标,如果它算作一个目标的话。
所谓成功,无非是达成某些目标时所处的一种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成功根本就不是你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压根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目标。
我们需要追求的,不是成功本身,而是那些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成功的一系列的大大小小的目标,只有努力实现这些真正的目标,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02
那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我们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呢?答案是因人而异。
拿学英语为例。很多人学英语是为了拿个四级证书,以便将来方便找工作;另一些人学英语是为了考过专业八级,以便将来从事英语相关的工作。
你看,目标相同,动机不同,最终带来的结果很可能就会大不相同。
因为目标,关乎我们最终想要的成功,所以认识目标,理解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追求的目标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03
美国心理学博士格兰特 ·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指出,目标的形成,或者说目标的选择,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个是信念,另一个是环境。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信念,维基百科定义如下:
信念,不同于信心,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所相信事情(信仰)的坚定,可包括宗教与非宗教的信仰。
简单来说,信念就是我们对某件事的相信及坚定程度。
关于信念,心理学家有一个间接理论:如果你认为和相信某些东西是可塑、可获得的,那么你是一个渐进论者;反之,如果你认为它们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你就是一个实体论者。
这里的某些东西,可以是一个人的智力,个性,能力,道德观,也可以其他的品质和特征。总之,间接理论可以跟任何事有关。
所以说,你是一个实体论者,还是一个渐进论者,对你的目标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
举个例子,一个害怕当众讲话、并且相信口才是天生的人,他不大可能把学会演讲当作自己的目标。
再来看看环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目标的。
谈到环境,我们先要明白一个事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和目标,都是在潜意识的情况下进行和制定的。
比如,你在吃饭的时候可以想一道数学题,等你想出答案时,你已经吃完饭了,吃完饭这个行为或者说目标,就是在你的潜意识下完成的。
而环境,正是通过触发潜意识,来对我们的目标产生影响。
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目标的触发点:与目标相关的文字、图像、工具、场所、亲近的人,甚至包括陌生人的目标:心理学上称之为目标感染。
这里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写作。
我之所以开始写作,就是因为受环境触发所引起,而这个环境正是李笑来老师在2016年12月19日的一个演讲。现在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典型的目标感染的例子。
在那之前,我的有意识思维压根儿就没想到把写作当成一个习惯来坚持,但是,在听过演讲之后,它触发了我的潜意识思维中写作这一目标,于是,我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一个目标。
在了解了环境对目标的影响之后,我们要学会利用它们,来为我们实现目标服务。常见的做法,就是在环境中放置一些有利于目标的提示和暗示,同时清除一些不利于目标达成的提示。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还记得小学教室和走廊上的那些名人名言吗?这些提示正是我们努力学习这一目标的触发点!
04
如何制定目标?格兰特 ·霍尔沃森博士告诉我们,要想制定一个好的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目标要具体。
具体指的是一个目标的时间、地点、执行方式至少是明确的。
如果你的新年目标是读30本书,那么到年底时,你很有可能读不了30本书。因为它是一个愿望,不是具体的目标。
具体就是把愿望变成目标的过程。所以你的读书愿望可以变成:每天晚上9点到10点读书1小时。如果你基本做到了这点,那么一年30本书也就不难实现了。
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
在目标可行的基础上,要把目标设定的困难一点。
这个很好理解,目标如果太简单,我们轻松就达标了,会感觉不到成就感,即使实现了可能意义不大,所以很多人喜欢挑战有难度的目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拿减肥为例,如果你的目标是减掉10公斤,当这一目标实现之后,你不大可能会继续减掉10公斤。但是,如果一开始,你定下的是减掉20公斤的目标,那么当目标达成时,你会很有成就感,而且更健康。
目标要有价值且可行。
这里涉及到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可以看做我们将来打算做的事情,近期目标则是当下要做的事情。
我们大脑,习惯于用为什么的思维方式思考远期目标,即考虑目标的价值部分,而忽略目标的可行性;而考虑近期目标时,大脑又习惯用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即只考虑怎么做(可行),却忽略究竟为什么要做(价值)。
比如,很多人都把出国旅游作为一个远期目标来对待,通常只考虑它的好处:开阔眼界,增加见识,体验生活,但却忘了,要想达成这一目标,你首先得要有一定的闲钱,同时要选定好具体的旅游国家,在这之后你还要办好护照和签证。
所以,最好的目标,就是制定远期目标时,我们要同时考虑它的可行性;着手当下目标时,我们要考虑它的价值。
正面思考的同时,也要反面思考。
制定目标时,我们通常都会积极、乐观地相信自己,最终一定能达成目标,即我们习惯用正面思考的方式来制定目标。
的确,正面思考对我们目标的达成,帮助很大,但同时不要忘了,达标路上可能出现的障碍。
拿投资来说,初入股市的人,都相信自己能从股票中赚钱,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会赔钱,如果把学炒股看做一个目标的话,我们足够积极乐观,但是忽略了最大的障碍:风险,结果就是:大多数人以亏钱收场,炒股赚钱这一目标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运用心理对照法则。
心里对照法则,可以看做是上一原则的具体化,即制定目标时,我们既要想到成功时的情景,但也不要忘了路上的障碍,并把它们一条一条的列出来,作为对照。
具体做法,写下你近期的一个愿望或想法,然后想象一下愿望实现时的一个好处,接着写下愿望实现路上的一个障碍,即不利因素;再接着想象一个好处,再写下一个障碍,如此反复,直到写不出来为止。
拿新年目标,学英语为例:
好处1:可以看原版书了,可以更好地学习。
障碍1:时间和精力,的确有点不够。
好处2:可以无字幕享受美剧了。
障碍2:对学好英语信心不是太足。
好处3:无障碍出国旅游。
障碍3:年龄大了,记忆力开始衰退。
……
通过对比利益和障碍,你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同时了解对目标的追求到底有多坚定。
05
小结:认识目标、了解目标以及制定目标,只是达标路上的第一步,要想最终实现目标,还需要搞清楚每个目标背后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