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在各种群里,发现喜欢京剧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多了那么多双看到美的眼睛,本来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发现我身边喜欢程派的两个团体掐的不可开交,主要是围绕着谁唱的标准,谁更像程派展开pk模式,这使我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张火丁和迟小秋到底谁唱的好?如果按照现行的标准,他们谁都唱的不如程砚秋好!
模仿秀到头来还是模仿秀,后人只能越来越不像,除非程先生活过来,继续探索他的艺术,估计才能有所超越吧?
可能这么讲有些过于刻薄了,但是如果模仿秀就是角儿好不好的标准的话,那京剧不仅看不到中兴的那一天,还会死的更彻底,只能让人在水晶棺材里看看变了形的辉煌。
不可否认,民国的那些位大师都是行业的模范人物,站在顶峰的人,但是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以以程砚秋大师为例,他才是100%的程砚秋,其他的人就算唱的再好,唱到90%就了不得了,再一代90%的90%,再继续下去走样又不正宗就是必然结果。
更何况要是以程砚秋本人为标准,他从小到大的艺术风格都是在逐渐成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哪个阶段才是标准呢?
而且他自己本人就是师承梅兰芳大师的,他有以唱的像梅兰芳为标准吗?没有,他是根据梅先生的教导和自己的所长以及艺术的理解逐渐形成了他的程派风格,并受到众人的追捧…
但是现在的观众却愿意看到演员风格趋同,甚至认为是越像越好,毕竟模仿相对于开宗立派对演员来说更容易,对观众来说也更好理解,流派就成为了大家最津津乐道的事儿,某一派的剧目必须某一派演,一个字也不能改,一个桥段也不能动,这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标准…
这种制约下,一方面演员不再追求艺术高度的突破,由于自己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学到百分之百像,明明有其他的专长可以发展,但是为了遵循流派主动或者被动的放弃掉,导致演出水平越来越下降;
另一方面观众的思路越来越窄化,市场接受的类型也越来越固化,导致演员风格的趋同,再加上客观原因,违背京剧的艺术创作不断在出现,外行指导内行演戏成为常态,甚至以话剧导演京剧为荣,这种现状下根本出不来新的好戏,京剧衰落下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会有人问,那遵循经典,继承传统不好吗?
好,非常好,但是这只是京剧发展的第一步,光继承不够,还要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毕竟我们的希望是这么美好的京剧更灿烂的绽放,身怀绝技的角们能总有更广大的舞台不再彷徨,年轻的演员对这个行业更加充满希望!
那应该怎么做才是更好的促进京剧的发展呢?
从演员方面来说,如果我们回到民国时代,演员甲师承演员乙,二人唱对台搞竞争,如果甲以像乙为标准,甲是根本竞争不过乙的,大家都去看乙了,没人看冒牌货,他就只能去小班社勉强维持,开宗立派扬名立万可就别想了。
要是想威名天下甲必须在师承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特点搞出一套绝活,别人不会或者做的不如他登峰造极,想要看非得来看他不行,这才能挑班当老板,才能唱成一代名角。
从艺术创作来说,京剧始终是角儿的艺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明星效应,看名气跟流量的,新的剧目要结合演员的特点,以京剧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的行业标准来提高艺术水平,比如《银屏公主》,演员自己本身武功好,本来结束的内容后就可以再加上银屏公主出征,京剧嘛本来就是一个人一个样,量体裁衣,看的就是这个别人没有的东西。
从市场来说,现在随着话剧、相声、歌舞剧等剧场艺术的回潮,很多国家或者民营团体与市场接轨,商演和定点剧场演出情况越来越好,比如开心麻花的成功、德云社的火爆和张火丁的票房奇迹,这已经是珠玉在前了,市场接轨在解决国家养活演员的尴尬情况同时,还能因为收入的增加使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里,行业也发展了国家税收也增加了,何乐而不为呢?
王吟秋老先生就说:“戏它先得是戏”,京剧首先得在表演故事上得下功夫,不是模特表演秀也不是模仿秀,不去研究演技表现故事,就装模作样的唱下来,或者出去唱个演唱会对付对付得了,这肯定是不行的,希望有一天让票房来去证明演员的成功,而不是流派的正宗去证明。
就像郭德纲说的,相声要是不搞笑了那就太搞笑了,在京剧上说,京剧要是不是戏了,那就太儿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