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岳岳要离开上海了。用她的话说到了进围城的年龄,再不进怕连爹妈和她反目成仇。我打俏道以后纸醉金迷和她再没关系了。
85年的岳岳在魔都奋斗了十年,除了上班就是蜗居在家享受清净。圈子原本就不大,熟悉的朋友做不了恋人,新的朋友又觉得没感觉。想要扎根,又因为外地单身户口被一脚踢在门外。
青春总是如此短暂,一眨眼同龄人不是抱着保温杯就是抱着两个娃,她仍一个人游离在外,终于按捺不住要回到爹妈身边开始相亲的生活了。
无论是谁,大抵都会和岳岳一样,逃不过世俗的眼光和要求。家庭,房子,车子,票子,职位升迁,个人发展,认为这才是成熟的标配。只是偶尔,停下来回首当年的人生理想,空留一片惆怅。
戳心的真相,无奈的决定,原本想要建议岳岳再想想,最后还是支持她。我想这是她深思熟虑,斗争良久后的决定。与这座城市间的爱恨情仇,欢喜失落,最终都成了过往体验。
张泉灵曾在微博上写到:
我周围很多80后,真心觉得他们不容易。他们不太靠得上父母,他们的父母是一样不容易的50后,可能还赶上了下岗。80后大多独子,奋斗在异乡,上大学赶上扩招,看着上学容易,可是出来大学生不值钱了。没赶上买房的好时候,不说了,都是泪……基本都独子,上面4个老人,还要鼓励他们生二胎。他们正是当下的中坚。我每次希望他们全情投入工作时,都先想着他们的不容易。
压力之下,谁敢停下呢,只不过换着不同的方式奔跑,最终都是不敢懈怠。只是在面对内心的拷问时,总还想着为自己好好活一次。
02
年初之时,我便经历了纠结的选择。一面是奋斗了近十年的稳定岗位,一面是兴趣和梦想;一面是光鲜亮丽的职场生活,一面是家中小儿的嗷嗷待哺。
最终,我遵从了内心,离开了熟悉的行业,从零开始在新的领域里学习;离开了白骨精的工作氛围,开始每日关注宝宝的吃喝拉撒。
朋友们得知消息后,表现不一:
有羡慕的:哇,你以后天天都是星期天了。
有惆怅的:房贷怎么办,你老公压力要大了。
有焦虑的:现在停下来,对你发展不好啊!从零开始,你可要想清楚。
有超前的:有没有想过退路?毕竟你也老大不小了。
……
所有担忧和焦虑,我都有过,它们都狡猾地躲在我的潜意识中,时不时出来骚扰一下我,让人坐立不安,辗转难眠。
前段时间,因为马不停蹄的学习,写作,带孩子,我的精力被分散得七零八落。每天昏昏沉沉爬起来便和仓鼠一样进入了陀螺式的旋转。
意识到问题后,我尝试着做时间管理,并且为此研究了好几本相关书籍,总结出一套办法,可在实践中不免碰到很多问题。
比如,碎片化时间利用,我便趁着宝宝自己玩的时候,赶紧翻书看了一页,没想到眼皮开始打架。更郁闷的是宝宝发现我的心思游动,大喊着妈妈陪玩。我的内心万马奔腾,可依然得耐着性子陪她看花看草看蚂蚁。
再比如,早起建议,趁着家中安静高效利用两小时。于是,我坚持了两周的时光每天4点起床,结果是白天昏昏沉沉,晚上很早犯困,可还要陪着宝宝闹到十点才能合眼。
无奈、无助又无力,毕竟,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需要做的事情却又那么多。我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
03
想到朋友说的每天都是星期天,不禁苦笑。辞职后,没有一天是休息的。虽然说没有选择的人生,是最悲催的。可我选择的这条路,真的正确了吗?要坚持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成果呢?
豪情壮语想要改变世界,最怕到头来连自己都没安顿好。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又是否该继续下去,这些动摇让我对自己的诋毁越来越多。
哈佛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克里斯托弗.肯.吉莫老师说:每个人都会遭受到两支箭的攻击。第一支箭是外界射向你的,即我们经常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本身。第二支箭是自己射向自己的,它是因困难和挫折产生的负面情绪。
诚然,时间不够,精力不足,无法应对学习、生活的种种是我碰到的困难;而因此产生的挫折感,焦虑,对自己的不满则是射向自己的第二支箭。这是和自己过不去。
在跌落情绪的深渊之前,自我关怀温柔地托住我,让我停止了内心的纠结、不安和对抗。
“自我关怀就是当我们面对困难与磨难时,能够像对待索爱的人或其他陷入困境的人那样,充满善意地关怀与照料自己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奈弗认为自我关怀包含三个要素:
冷静的观察,不要急于摆脱痛苦或与其抗争
共通人性,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会经历艰难的时刻
对自己友好,与其自我指责,不如拥有山的态度和自己打交道。
冷静的观察,不要急于摆脱痛苦或与其抗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试着将自己抽离了出来,和旁观者一样观察我和自己说了什么。
我对你太失望了。
你真是太差劲了,什么都做不好。
你怎么这么挫,忙了几个月忙出什么了?
你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就不能规规矩矩地过日子吗?
我在挑衅自己,有极的大不满,苛责,甚至愤怒。这些内在的谴责带着浓重的火药味,言语尖涩,不留情面。原来,我对自己是如此的高标准,有很多的不允许。
当我每天用打压,责怪的态度对待自己时,当然不能珍惜当下的生活。很多的美好都被蒙蔽上灰尘,等到次日再来评价时,大抵又只能给个C-。周而复始,每天都在低能量层级里煎熬。
共通人性,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会经历艰难的时刻
我们看别人活着都是有滋有味,别人的生活都是色彩斑斓,舒适安逸的。可其实痛苦,是人类通性。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有著名的八阶段论,仔细看来每个阶段论中都有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心理挣扎和成长。
比如,幼小的孩子需要与父母建立信任感,如若信任建立成功了,孩子长大后会形成“希望”的特质,但若没有,长大的孩子碰到困难会很无助,也难以信任他人。
比如青春的的孩子,很关注外界的评价,如若自我感觉和他人评价一致,会很自信;但如若不一致,则会心生不满、抵触。
没有谁比谁活得更好。当我在诋毁自己的时候,有很多人也在诋毁自己。可能因为职场压力,责备自己没有完成任务;可能因为身体因素,责怪自己不能和健康人一样;也可能,正在为亲密关系头痛不已。
生而为人,都会有艰难时刻的压力。想到这里,我感觉到自己从蜷缩的小世界里走出来,尝试着和外界的链接,渐渐平静下来。
对自己友好,与其自我指责,不如用友善的态度和自己打交道
对待朋友岳岳时,我能理解和倾听她的感受,并且无论她作出何种决定,都无条件地支持。转念一想,如果我是自己的好朋友,会对现在的我说什么呢?
“亲爱的,你很勇敢,遵从了内心,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领域,想要从事喜欢的工作。很多人都无力选择。”
“亲爱的,你很努力。双休日你在学习,白天你要陪伴宝宝,晚上你要读书写作,时间已经够满档了,不要再熬夜伤身了。”
“亲爱的,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过去的你相比,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希望你能对自己宽容一点。”
当我对自己说了这些话时,感动到流泪。平时的自我攻击让我汲取的是毒素,自我关怀给予我的却是养料。
我允许自己抓狂,也允许自己做的不够完美,我看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倾听到内心的这些声音时,我平静了,还感受到力量和对自己的信心。
当再次经历挫折的时候,我都愿意去温暖自己,满怀善意地给予自己爱和支持。自我关怀让我能安住在当下,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
真正的成熟,和年龄无关;真正的成熟,也非世事洞穿;而是能跳出情绪的漩涡,与自己和谐共处。愿你我都能给予自己爱和善意,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
END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一起点亮下方的小红心“❤”吧~~
更多好文,可以关注小娜的文集:
往期精彩抢先看:
聪明的女人,很少抱怨
信任,是幸福的基石
真正的人生赢家,都懂得爱自己
我们的生命,还剩多少可以挥霍?
生命可以短暂,但不能没有生命力
压垮你的从来不是压力,而是你的信念
你的需求,是否有被看见?
自卑,源于缺爱
拥抱负面情绪,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穷养富养,不如人格培养
心理重建丨那些灰暗的日子,你是怎么过来的?
蓦然回首,幸福正在灯火阑珊处
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是每天的这2小时
樊胜美:都是原生家庭的错,不过是你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