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之印象—1 布鲁塞尔
几天前在巴黎报了一个5国4日游,去了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卢森堡,归来后胡姐问我,最喜欢哪个国家,我脱口而出:比利时。她问,为什么不是荷兰?是啊,我想想,荷兰风景如画,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度。为什么我脱口而出的是比利时呢?
在布鲁塞尔的下午,广场上见到街头弹唱的女孩,她神情自若,唱得自在洒脱,我听醉了,以至于一抬头同伴们全不见了。我看着她,心想我若会唱歌,我也乐意过她这样的生活。
晚上,我跟同屋的60岁大姐逛布鲁塞尔最繁华的酒吧一条街,她找了一家店要了一堆海鲜吃起来。我不吃海鲜,一个人在街上溜达。街上游客非常多,每家店都好热闹。人们喝着酒,吃着海鲜,笑着说着。
我注意到街角地上坐着一对乞讨的母女,我不知道她们来自哪个国家,女儿大约5、6岁,坐在妈妈的腿上,面对着妈妈,妈妈跟女儿做着游戏,她们笑着闹着,她们的笑那么纯真、那么快乐,这笑,跟旁边坐在喧嚣餐厅里的客人的笑,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偷偷看了她们好几分钟。何种处境下,人都有快乐的权利,关键是,得有快乐的能力。
一阵热情奔放的音乐声吸引了我。踱步过去,是四个中年大叔组成的乐队,两个拉着手风琴,一个吹小号,还有一位敲着我叫不出名字的乐器。音乐节奏非常欢快,路过的青年都情不自禁地舞动。一个小伙子拉着他的女朋友边跳边转圈,热辣的气氛,飞扬的青春,那狂狂喜悦到肆意挥洒的感觉像喷泉里的水花,溅到站在那里的每一个人身上。
我溜达回到60岁姐姐坐着的店,她对着我举起一杯红酒,我们碰杯。她看着我,认真地说:“你这个年纪,全世界都是你的。有多少事情你可以做啊!” 她面前是被她吃完了的一大碗海鲜饭,一大盆海蛏子。她问我:“我能吃吧?” 比我能吃,我笑着说。她跟我讲她去新西兰蹦极,比她年纪小的不敢跳,她不管,闭上眼就下去了。我心里咋舌,蹦极这种事,我估计这辈子我也没那个胆量去干。
工作之余,我加入了好几个社群,有写作的、英语的、之前还有心灵成长的,在里面我一直自称是9万岁的上神树姐。当一个60岁比我还要活力四射的姐姐,每天对着我说,“全世界都是你的。”那感觉,好似后羿把射太阳的箭传给我了。我对群里弟弟妹妹说,想做什么都不晚时,是觉得我自己的年纪是不太小的。直到遇到这位60岁姐姐,我才真的从心深处打碎了年龄的桎梏。
回北京参加007聚会,在深夜的星巴克,柳少侠问,“姐姐你多大?” 我立刻告诉了他。跟90、92的小伙伴聊的很嗨,他们喜欢我,我喜欢他们。
2 城之印象—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水城,风景如画,回想一下单从景色而言,阿姆斯特丹是别具一格的,甚至更甚于布鲁塞尔的景色。而当胡姐问我,哪一个国家印象最深时,我说的是比利时。因为在荷兰的那天,清晨5点,我打开手机,看到一个人发来的信息,我深知这世界上并没有其他的人和事会让我们不开心,不开心的是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我对那信息的反应是不愉快的。那一天,阳光灿烂,我的心情黯淡。
早晨跟同伴们站着等待出发时,四周美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好吧,我并不想修行到失去喜怒哀乐,我接受这会儿我就是高兴不起来。一回头,两位女士在一棵大树前拍照,举着手机的那位请被拍的做个动作,那位大姐做了一个好难看又奇特的动作,我一下子就笑出了声,心头的惨淡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笑冲淡了不少。
一伙人去参观码头,我平时工作在哈萨克斯坦一座有里海的城市,对于海景见惯不惯。一个人去码头里的市场溜达,无意中发现一件彩色毛衣披风,好喜欢,立刻买下。穿上后,对着镜子照,付钱时,对老板笑着说谢谢,暗的心情被这件彩色毛衣提亮许多。老板看着我的笑容,对我说,“you look lovely” ,我的英文不好,我知道他在说我很可爱,而他夸我可爱时,我内心还在上演悲怆交响曲。
接下来去童话一样的风车村,在这里遇到来自俄罗斯的姑娘,立刻用俄语跟她们聊天、一起拍照。随处是风车,游客悠闲漫步,自行车道上骑自行车的人们三两驶过。我找到一处好背景,拿出自拍杆,各种自拍凹造型。自己对着手机笑,拍自己的笑颜,拍着拍着,心底自早晨而起的不快完全消失了。
都说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可并不容易,人在荷兰,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如果真的跟当时当地的景融合,哪里来的不愉快。心是牢笼,人在美景中行走,心在困顿中如在牢狱般煎熬。
当我回忆起阿姆斯特丹的那一天,景色之外,我那天的心情是如何由暗转明的,亦是回忆自动附加的一部分。
第二天清晨在德国科隆醒来,一苏醒心情就巨晴朗。哇,原来黯淡不过一天,一天而已。即便我是常常写鸡汤的树姐,我也要接受、面对我有情绪低落的时刻。
看见、觉察、接纳、耐心等待这股劲儿流走。明天的太阳会升起,明天依然是一棵疯狂生长的野的树。
布鲁塞尔的街头艺人,身在那时,我感受到的欢快心情,是我被问喜欢哪个国家时,冲口而出“比利时”的原因。我想起荷兰,首先想到的是在荷兰那天,我心情不美丽。
这是能量投射。哪个场景哪个人并没有愉快或不愉快的差别,人自身的心情、能量状态投射在不同的地方,带来不同的记忆。
与环境的互动如此。与人的相处关系也同样。
我们喜欢的人,是与之相处时,我们会感到愉悦的人。人是关系的产物,友情、爱情、亲情中,你有多好多有成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跟你在一起,我能否做真实的我自己,能否自在喜悦。
我与两个好朋友芩姑娘、袁姑娘探讨关系中的法则,袁姑娘提出“保持界限、做自己、给对方空间” ,我深以为然,这三点适用于一切关系。
在爱情和亲情中,人往往最容易突破界限,去干涉、控制、打扰对方的生活。因为我爱你,我在意你,我是为你好啊。
前晚贺同学送我去机场,我返回哈萨克斯坦工作。她是我干女儿的亲妈,18岁我们就相识了,住在同一件宿舍。在路上她告诉我,有我们共同的男同学曾经打电话给她,让她劝劝我,早点安稳,不要再折腾。她对那位男同学说我现在积极乐观,一切都好,不需要别人的劝导。
我听着贺的话,惊觉这么多年来,她看着我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再到出国、回国、再出国,她从来没有按世俗的眼光来劝我。她是池塘边静静绽放的一株山茶花,我是飞来飞去忙活不停的鸟儿。她只是安静看着我,不说话。我飞累了、遇到挫折,可以一个电话给她哭到泣不成声。
绵长的友谊就是这样的。它丝毫不浓烈,淡淡的,你需要时,她总是在。这么多年,她对我完全秉承了“保持界限、做自己、给对方空间” 。
——————————————————
买了苹果电脑,丝毫不熟悉MAC系统,要不是东西太多,带不下,差点把旧电脑也带出国。今天一天被MAC系统折磨得要崩溃了。可见走出舒适区是件不易的事,连换一个电脑系统都是。
之前呆的城市有海,此刻呆的城市有河。用不熟悉的电脑敲下这些凌乱的文字,要告诉我自己和读到它的你。人和环境、和他人的关系,说到底,是和自己的关系。
想要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环境,发展一段美好的爱情,拥有真诚可贵的友情,最重要的是提升自我价值感。
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对环境和关系贡献的是积极的影响,不需要靠他人的回应和认同得到安慰。不需要依附和寄生于一段关系。
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就去做。在享受一段滋养自己的关系之前,让自己的人生有足够的底气。
不委屈,无求全。
走过城市走过你,回来做最好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