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和老公带着豆包出去玩,我给老公提起豆包这一个周的进步和一些轶事。本来想着跟一周都没怎么见到孩子的老公分享孩子带来的快乐,没想到豆包闹了起来:“妈妈说谁呢?妈妈不要说我!”
我以为豆包误解我在揭她的短,跟她说:“妈妈在给爸爸说豆包最近的进步呢!豆包这个周学会了好多东西呢!”没想到豆包更大声:“不行!妈妈不要说我!”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说:“豆包不喜欢妈妈议论你。”豆包说:“嗯。”我说:“不管好的坏的都不行?”豆包说:“都不行!”我又试探了一下:“那爸爸、爷爷、奶奶可以不?”豆包斩钉截铁的说:“不行!”我给孩子道歉:“哦,对不起,妈妈不知道这样会让你不舒服,那妈妈以后不当着你的面讲你的故事了。如果你愿意的话,你自己来说,好吗?”豆包说:“好!”就高高兴兴的去玩了。
两岁三个月的豆包已经可以敏锐的感觉到别人的议论会让她觉得尴尬、不舒服,即使别人谈论的是她的进步。一方面,孩子感觉到她被父母私有化了,成为别人的谈资,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平等的对待,也感觉不到归属感。另一方面,如果谈论的是孩子的缺点,孩子会感觉到更加难堪,给孩子不良的心理暗示。
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议论,无形中都对孩子的行为贴上了标签,阻碍了孩子对自我认知的体验和表达。唯有知道“我就是我,是一个整体”,“我不是xx行为或xx标签的合集”,才能真正增强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保护孩子的自我意识,从不议论孩子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