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深入学习新课标,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教学目标,选择适切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精心编写教案,按教案实施教学,才能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今天我来介绍应该怎样处理教材。
教材是教师的授课蓝本,但教材绝对不是教师的讲稿。因此正确处理教材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才算是正确处理教材呢?多年经验,笔者给青年教师如下建议:
收到教材后要通读教材,最好是通读所教学段的所有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脉络,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广泛地翻阅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从全局上把握和使用教材。
正确识别即将授课教材的内容,明确教材的内容属于哪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结合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认真分析的教材知识点在整个学段知识脉络中的位置,仔细琢磨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含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以及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分析教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表达方式与程序,研究素材、例证、练习与知识、技能穿插编排的意图,从中领悟教材提供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以此作为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结合学生实际,考虑“教什么”“怎样教””“教学的目的要求”等问题。仔细区别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哪些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而安排的背景材料、例证或过渡性练习,准确地找出教材内容的要点或知识点。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教材中前后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和技能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帮助学生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然后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依据不同类别知识、技能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择定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