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少帅》当中,老子张作霖对儿子张学良说道,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可以说中国人对人情关系的拿捏延续千年,其中的认知也是千人千面,今天我们把人情关系当中的施与受,掰开诡辩一番。
数学上有一个集合的概念,它帮助我们把事物根据其属性的不同分门别类。比如《私人订制》电影当中范伟饰演的老领导那句经典的台词“群众当中有坏人”,那么怎么把群众当中的坏人挑出来呢?我们就可以借用这个集合模型,先把群众当中的好人挑出来,那么坏人不就亮相了吗?
当然模型本身就是个理想工具,放在活性质极高的人身上可能要另当别论了。但是这些毫不影响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内容,根据上述的思维逻辑,我们着重探讨一下两方面的内容,什么人可以帮,什么样的恩惠可以受。
为了不给自己出难题,我选择闭起锋芒,什么人可以帮先看一下什么人不能帮。
首先,得寸进尺,喂不饱的类型。古人讲“升米恩,斗米仇”(一斗等于十升)。话说一个人快饿死了,你给了他一升米,他感恩戴德,如果如果你给了他一斗米,他认为你都这么阔绰了,为什么不送佛送到西呢?这是由怨生恨,做了好事还被骂,真心犯不着。 其次,本性使然。我们熟知的东郭先生与狼,吕洞宾与狗,农夫与蛇,以及郝建与老太太这一类都可归于本性的恶,欲求不满的生理刚需,这些都是无法用人的大情怀去化解的。所以哪天被狗撵了,被驴踢了,可别暴脾气一上来就骂娘了。
接着我们谈谈什么样的恩惠可以受,还是老套路先来看一下什么样的恩惠不可以受。
在这里我们把谈论的焦点转向施恩的一方。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是否存有私心,对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回馈抱有期待。期待期待物质的回报是利益的交换,寻求精神的回馈那是花钱买名声,自己落个美名。
所以在面对社会人的不通情达理,回报受阻的情况之下,施恩者由气生怨乃至由怨生恨的心态变化,恰恰佐证了其先前动机的不纯洁性。
日行一善是一种境界,不单单是一种行为。
我们时常听到的一句话“以德报怨”,是出自儒家,但是很多人这句话只听了前半段没有听全以至于误解了这句话的本意。
《论语》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您觉得怎么样?”孔子说,要是以德报怨的话,那用什么报德呢?应该以公正、正直回报怨,以德行、恩德报答德。
其实古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将人这一生的处世之道告诉了后人,从一行行文字,一处处典故,都在用历史的证据向后人告诫。很多时候,里面都存在着较现实的人性博弈。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人们在生活当中也渐渐学会了一套心照不宣的处世之道。比如,做人要收敛,不要太张扬。在生活中,不能去争强领导的风头等等。归根结底,人活着除了吃喝拉撒,活着要的是一副面子。
对于“以德报怨”“知恩图报”等等,是一个人修养的进阶表现,但是对于施恩的一方,真的要靠道德绑架来约束被施恩对象吗?想想看,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搞不好就把自己陷入“死循环了”。我遇到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人起初帮了一个人,后来这个人找他办点事,那个人没有办到位,自己反倒觉得这个人是白眼狼........
看过一句话,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涌泉的量是多少呢,古人没有说。所以,人情很贵,贵到你掌握不了它的尺度。凡事,三思而行!”
最后,什么样的人可以帮什么样的恩惠可以受,笔者也不是很确信。是依照大环境借鉴公序良俗,看看别人怎么样,我们也怎么样,还是从个体出发,以人的价值观为标尺去应对,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