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菲恩
阅读就像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无论你走到哪,遇到谁,过着怎样的人生,只要你愿意停下来、打开它,收获的便是平静的治愈。
2017年夏天,怀着憧憬期待的心情我进入了南疆国门大学,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阶段,那一年我17岁。
如果要选一件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情,那便是阅读。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读了上百本书,仅是2018年图书馆借书记录便有76本,这其中不包括我自己买的书,而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每年的阅读量都是这个数。
那么在这两年多里读了上百本书后,我收获了什么呢,或者说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呢?
阅读带给我最显著的变化是思想上的开阔。在通读现当代作家萧红、钱钟书、沈从文等作家后,我看到了一个以前不曾发现的世界,那便是深沉思想背后对人性的审视。
这份审视带着凌冽的犀利,也有着深刻的人文情怀。这些作家通过自己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些或许我们不曾关注过得群体或事件。
在萧红的《呼兰河传》里,我看到了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物比人稀罕的扭曲,一个农妇在孩子和家禽不见时,关心的不是孩子的生死,而是家禽的下落,这个在现在难以置信的事情,在萧红那个年代却平常如许、屡见不鲜地存在着。
在女主人公生病时,她的婆婆不是带她去医院看病,而是请道公施法、用烫水给她净化灵魂,最后女主公在婆婆愚昧、愚蠢的折磨下死去。多么悲凉、多么令人叹息。
这是《呼兰河传》里,我所读到的物质极度匮乏时代里的悲哀,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人性恶里的真实,如果不是这本书,或许我不会见识到如此真实、生动的东北农村生活景象,正应了那句话读万卷书后蓦然回首时发觉,原来的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小女孩了,而是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了。
我为萧红历尽沧桑,依然热爱生活、受尽人间苦难依然勇敢所感动。
除了萧红,让我深受触动的还有沈从文及钱钟书,通过读他们的作品我见到了世界的另一个模样。
一个是如乱世中的桃花源,一个是精神极度匮乏世界里堕落知识分子的废都。
在这些作家努力构建的世界里,我读到的不仅是书中主角的悲欢离合,更是构建这些空间背后作家的用心良苦,他们或脱离现实带给他们的痛苦,而走进作品里写出赞颂人性美的东西,用作品所传递的美好告诉世人他们的信念:这个世界一定会好起来的,如沈从文的《边城》。
或直面醉纸金迷、私欲膨胀的现实黑暗,并力求一层一层地剥开被黑暗裹挟的为数不少的精神世界荒芜的所谓上层人物,如《废都》里的庄之蝶。
在遥远的时空与作家们的灵魂对话,让我意识到,除了生活中的吃喝拉撒,上课下课,我还可以在一个新的领域里开拓新的世界及见识新的疆土,这是阅读所给予我的开阔。
2018年到2019年这一年我都特别忙,忙着社团里的新媒体,忙着功课,忙着兼职,时间如流沙般消逝,而我如背着沉重贝壳的蜗牛拼命往前走,追寻着似乎有些有些遥远的梦想,也曾一度陷入对未来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状态,那种状态就像被吸入一个未知世界的黑洞,着实可怕。
而阅读对于我的意义便是在我极度焦虑甚至去看心理医生时,给了我慢下来的治愈力量。
当我不在一味的追求新媒体作品的流量、数据,不在拼了命地让自己往名利场赶,而是回归平常的生活读书、写文、听歌,焦虑在我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低。
当越是深入地去探寻阅读的世界,我越是为那个世界的光怪陆离、多元纷呈所着迷。
在图书馆一楼最里边一栏书架的中间,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游记、散文,其中有很多我从未听闻过,却初识时便深深喜欢的作家如慕容莲生,我第一次知道他是读了他的游记《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
早几年“我想去看看”潮流大火的时候,《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这类游记在市场上很是火爆,可当潮流退去,留下的作品却不多。慕容莲生的作品的在潮流退去后,读者依然能被其文字里的隽永所打动,这是文字的魅力,无关作者是谁。
正应了那句话,好的作品并不仅应能用流量去衡量,而是看时间的沉淀。
如果说文学上的散文、游记、小说为我打开了新的世界大门,那么心理学、哲学以及古代文学,它们给我的便是明智、清醒以及构建。
构建更完善更多元且核心价值观更强的价值体系,这是最难达成、也是最需要沉淀的,两年多接近三年的时间里,我构建起了它的雏形,而若是要达到王国维所说的三重境界,则应终生践行,而不仅是某一个时段的用力过猛。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我读到了人这个个体的另一面,那便是欲望可通过多种途径表达,哪怕你没有意识到,它也可能存在于潜意识里,这是梦的解析。
在《社会契约论》里,各式各样的学说,以及关乎社会的建设等话题让我着迷,读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位位哲学先人的辩论现场,了解他们对与了解当下的社会来由、发展便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即使这些见解在真正的学界大咖看来不值一提,但它能让我在缤纷复杂的世界里不至于人云亦云,这便是最大的意义。
阅读的世界是多元、缤纷且复杂的。
《红楼梦》、《西方哲学史》、《老庄哲学》、《安娜卡列尼娜》、《红高粱》等等,这些优质的作品真正读起来十分费劲枯燥,好比走上坡路,总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顺利走完,但真正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读去了解,千帆阅尽后便会发觉所谓上坡路不过如此,而那峰顶的风景亦如日照金山值得令人期待。
在17年末到20年初,写了将近10万字,50多篇文章,在写作平台写到了优秀创作者的小小成就,在校报发表了4篇文章,投稿给公众号的文章顺利发表,数量不多,但被录用并拿到稿费的那一刻,感动得要哭了。
那种感觉是终于离自己的作者梦近了一些些,以前要不可及的远方现在真实地踩在脚下,而我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
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但现在它们真实的发生了,我真实地做到了,这是阅读所带给我的意外,也是我人生里最珍贵的财富和积累。
出于这两年多的文学积累,在写从未碰过的剧本上,竟然用了两天就把它写好了,虽然在下笔即修改时有觉得很难的时候,但好在能胜任。
而在给纪录片写解说词时,虽然也是没有写过,但看过优秀的片子稍加学习,花上一周的时间也能得到制片人的肯定,这是大量阅读所带给我的无形力量。
这笔大量的阅读的积累,看起来无形,但它往往能在我冥思苦想时给予我灵感,在我为某事热泪盈眶或愤慨不止时给予我记录及表达的能力,它或许无形无言但在日积月累的沉淀中它已经融为我个人核心竞争力及个性的一部分,谁也带不走的一部分。
再到后来我读了上百本书、写了将近10万字,我才明白量变达成质变是什么感受,那便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原来特别难的事情终于没那么难了,原来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东西变成了日常,它不在神秘莫测,而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大三下学期,我开始了自己的个人电台及自媒体之旅,每天都很忙,事很多,但我依然买了很多书,不是每天也至少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一个远离手机、选题、写文、运营的时间,只和音乐一起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
每当窗外阳光灿烂,屋内音乐动听,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小窝里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慢下来与自己相处,那一段时光是自由与幸福的结合体。
这也是我把阅读称为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的原因,阅读不是你读了就有多少钱的显性财富,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沁润你的思想、丰富你的灵魂,让你在即使奔忙混沌的世界依然拥有自己的光芒,这是它的隐性价值,不容被看见,可一旦拥有,那便是融进生命里且别人带不走的财富。
对于读书,我并不想大张旗鼓地去催别人读,我只想说,当你需要时,打开它便会有收获,而当它陪你一起度过一个又一个暗淡的时光时,你自然会爱上它,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对于阅读,我依旧会把它当成我的避难所随身携带,无论去哪,为哪种高压的工作做准备,只要我身上拿着一本书,累的时候抬头望一望窗外,遇见的便是如治愈晴空般美好的自己。
我想要把这份美好携带到我生命的尽头,和它一起拥抱灿烂的人生。
而在与书籍同行的同时,我更想要的是出版自己的作品集,或许在下一个10万字后,这份出书的希冀会初见雏形,我愿带着这份美好、这份希冀继续向阳生长。
这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你、我都值得拥有。
写下这一大段读书心得后,夜已深、人已静,唯有窗外的蟋蟀叫扮演夏天的热闹,就这样和静夜一起在盛夏的午夜与文字浪费时光吧。
愿你我都一座属于自己的、别人带不走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