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音乐启蒙接近尾声,最近,老大宝琳经过了跟音乐老师的面谈,又重试了几种乐器后,终于做出了选择:下学年开始,她要学小提琴了。
这两个月,音乐学校三番五次提醒家长们,不要介入,不要有意引导,这要是孩子本人的、不受干预的选择。
我硬生生憋住了提词儿的欲望,假装淡定地看女儿在小提琴、钢琴,双簧管和横笛之间犹豫不决,还从网上搜出这些乐器的演奏视频给她看,鼓励她,每个乐器都很棒,你只要选你最喜欢的。
其实我多么希望她选钢琴。淑女,古典,关键是不管弹得怎样都不是噪音,不像小提琴二胡什么的,弹不成曲之前就是弹棉花,全家耳朵跟着受折磨。
她最后一次试了钢琴和小提琴,从教室里出来后,十分笃定地跟等在外面的我说,选小提琴。
为什么选小提琴而不是钢琴?
她回,因为她喜欢小提琴那颤颤的的高音。
我气绝:小姐你的理由好任性!
我这么神圣地尊重你的选择,你好歹给我个有说服力的理由,比如小提琴的乐声让你想流泪想狂舞,你见到小提琴就充满了激情,就想去弹奏它。
不过老师那边也有一个反馈,说她对乐器是有感觉的,能够以基本正确的姿势、自然地把持乐器,能稍加指点就拉出简单的音来。
她自己工工整整地填了申请的表格,自己交了上去。
我完全没有插手,完全尊重了她的决定。尽管这对于一个中国妈妈来说,挺难的。
我觉得孩子的喜欢很不靠谱,小女孩尤甚。
昨天还是“我最好的朋友”,今天就可能“我再也不和她说话了”,眼睛还偷偷地瞄过去,心里在纠结谁先迈出和好的第一步;
几个月前扔到角落布满灰尘的一个玩具今天就可能因为妹妹要玩而变成“这可是我最心爱的玩具哦!”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一个宝贝得不得了的玩具,总在期待下一个更新鲜的玩具。
这样一个速食的时代,替代太容易。喜欢or不喜欢?不喜欢,ok,换掉。
我见到了太多的孩子,对家长说,我不喜欢这个乐器了,下学期我想去学舞蹈,舞蹈学了几个月,兴趣又转去了体操上,体操还没拉开筋骨,又决定去学柔道……法国人一贯的主张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强迫。
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我认为应该给他提供不同的机会,多去尝试,发现兴趣所在。不同的文体活动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孩子身心有不同的影响,对孩子的性格要求也不一样,是我们大人了解孩子的一个侧面。
宝琳曾经上过一年的网球课。课是爸爸给选的。她的网球爸从小到大只有过这一个狂热兴趣,当然希望女儿能分享他的乐趣,有一天能跟与他对打。
宝琳是个乖乖女,叫她去便去了,可是她去了归去,网球都不正眼看一下,旁边比赛热火朝天,孩子们崇拜着冠军速度力量,可女儿根本不care。争夺冠军对她没有丝毫的激励作用——她不是个竞争性的孩子。
网球课于是一年之后便停掉了。
在尝试不同兴趣班的过程中,宝琳慢慢锁定了她的喜好。所以我这次完全尊重她自己选乐器,并不是大撒把,由着她任性而为。
她经过了两年的音乐启蒙,了解了绝大多数乐器,听过很多音乐会,亲手试过十几种乐器,最后选了小提琴,她的选择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她是喜欢的,虽然理由是“喜欢颤颤的高音”。
这个“颤颤的高音”,大约就是让她眼前一亮,心头一颤的那个火花。
有时候,我们会在一念之间爱上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种生活,这个刹那间照亮心底的火花可能会烟花般转瞬坠落,也可能会就此燃成熊熊大火,也可能不温不火地烧一阵停一阵。
真熄灭的时候,恐怕也硬逼不来。
有个到家里来做babysitter的女孩子给我讲过她的经历。
她小时候也是个乖乖女,父母希望她学钢琴,她就随父母的意愿,学了六年。无奈的是,她满心欢喜开始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她幻想着,可能有一天,她能行云流水出手成曲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弹钢琴的乐趣,就会喜欢上它了。可惜,她没有等到那一天。六年后的年终音乐会上,她感到自己在钢琴面前永远都像个傻子,终于崩溃了,父母不得不同意她结束这个煎熬。
喜欢钢琴的,是她的父母,曾经没能坚持自己的梦想的,也是她父母。他们把这份遗憾折射到了对孩子的期望上,可是,却成了孩子的一个噩梦。
所以替孩子做决定的话,也就要替孩子承担后果。
替孩子选择,不如教孩子学会选择。
人生布满纵横交错的岔道,每个不同的选择都把人引向一条不同的道路。
孩子对朋友的选择,对专业的选择,对爱人的选择,对职业的选择,做父母的都无法替代他,也无法左右他,唯一能做的,是在孩子我们羽翼下的这几年,引导他、影响他、教会他做出立得住脚的选择。
女儿自己做出学小提琴的决定的时候,就已经跟自己签订了一份契约,要为它负责。
所谓的负责,就是不能轻言放弃。
我想,她自己给自己的动力,总比我当虎妈给她压力来得更有效。
努力不是人的天性,小孩子喜欢的都是即时的满足。在六七岁的年纪,应该开始学习为了自己所喜欢的而付出努力。
这个过程,一定是起起伏伏。
兴趣班不是学校必修课,必须要学,没的商量,所以很多孩子在学了一段时间后会想放弃。他说他不再喜欢,其实他只是不喜欢他从不曾习惯的努力。
有一个统计说,在法国,父母的社会阶层越高,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越高,孩子也往往更出色。
但这里面的一个误解是,好的家庭的父母,即便是在法国,也会当虎爸虎妈,为了孩子出色而不惜逼迫他。
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孩子出色,是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更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尊重他完整的人格。
他们把孩子当成了一颗种子,给予他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阳光,及时地除草施肥,并不要求他一定要长成比邻居还高的大树,而是由他自己选择,长成一棵树还是一朵花。
他们予以孩子足够的机会去发现,足够的自由去选择,足够的交流、理解、支持和鼓励来陪伴他的成长。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更懂得选择,也更知道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从而面对困难时更能坚持。
可能,她在小提琴上就算努力也不会很出色,既拿不了大奖,也不能叫别人惊艳,为她赢得这个那个所谓的机会。
不过好在法国不是一个成绩至上的地方,不以各种各样的比赛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
毕竟,兴趣学习是兴趣至上。如果她能在小提琴的乐声里得到心灵的愉悦,能够藉此表达自己的内心,舒缓学习或者工作上的压力,那么就够了。
试想:难过的时候,她可以把悲伤寄托在音乐里,而我这个想写又写不出的妈妈只能在日记里写一句“好想大哭一场”。
看到美景的时候,她可以弹奏首轻快的乐曲或者画个画,而我只能重复一句“美到哭啊!”
所以孩子,我希望你能够坚持你的爱好,达到一定水平,它与成功无关,但会对你影响至深。这是你与你人生的一个契约,她关系到你人生的柔韧度,让你在这个以成功为标尺的江湖里伸缩有度,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