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商业杂志社当记者,每每开选题会时都会挑选几家企业做选题,“才一个多亿的规模,太小了” “企业太传统了,没什么可挖掘的新意”……一轮讨论下来,挑三拣四,未免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创业做了内容的供应者,变成乙方之后,才知道原来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突然了解到,原来的企业采访原来更多只是走了一个过场,不痛不痒。
从前是为了填充版面而工作,更在乎的是“我需要呈现什么,读者想看什么”并不意味者企业需要你的采访,需要你的内容,于是采访的时候难免会遇上这样的对白:“你想采访什么?”,好不尴尬。
那时候,杂志社的老大总会对我们说:要和企业的人一起做文章,却也一直都没搞明白何为“一起做文章”,以为对方配合地安排采访,来回稿件审核,对方满意便是。直到今年,跳出了媒体的视角,再去接触企业的时候,才彻底明白了什么是“一起做文章”,也更体会到了文章难做。
前几天和同事去见一个客户,就我们策划的两篇文章做讨论。对方极其重视,居然拉了七八个人一起来讨论一篇三千字不到的文章。从背景陈述,到需求表达,从内容架构,到用词断句,一圈下来,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每个人都细细地说了自己的观点。最后的结论就是:你们所表达的与企业期望传递的信息仍有差池。
对接该项目的同事表示这是系列性的传播计划,通过一组文章来介绍一个新事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第一篇文章就一步到位。但显然,企业对后续的计划并不那么感兴趣,而是眼下更迫切地想要说明:我是谁,我可做什么。希望自己的目标人群第一时间就能接收到这种信息。
而另一篇以人物为主的文章就暂时被搁置了,对方认为目前企业知名度还不够,创始人更不是名人,至于是否需要费笔墨来写创始人仍需斟酌。
讨论会结束后,我和同事反思该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前期需求了解不到位。
不由得想起了不久前的另一个项目执行情况,那是一家名牌企业,在行业里也颇有影响力,在文章开始前,企业董事长拉了核心高层出来与我们团队做了头脑风暴式的沟通,这可谓是向我们“兜了老底”。对比两家企业,方式虽各不同,但对内容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
但我还看到了另一层现象:对于急速渴望在市场中抢的先机的初创企业而言,内容的传播就是雪中送碳,他们希望最好能一下子燃烧,发光发热,带来融资,带来机会,带来客户。而对于成熟的大企业而言,内容传播是锦上添花,愿意接受持续制造影响的过程,对一篇文章的效力也不会存这么大的期盼。
曾拜访过一家希望上新三板的小企业,老板说需要融资,问我做内容的可以为他带来什么价值。我只能说内容有它的价值,我们只能一起把文章做出价值来,但不可能马上兑现。我们不能承诺一篇文章就能带来融资,但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我们也有成功的案例,曾用一篇文章把企业的故事讲好,为企业带来了好几个投资人。
但还是忍不住想:究竟一篇文章的内容能承载起企业多大的期盼?卖货?融资?注意!我说的是“一篇”,而不是一组,或者持续的一系列。文化渗透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至少在投资人或者竞争对手看来,我们在第三方平台上说你是谁,总比你自己说你是谁来得更有说服力和公信力,这也是价值。
---------------------------
作者简介:
陈诗晓五年媒体从业经验,曾任职于《南方企业家》、《执行官》杂志社,擅长商业模式、公司营销案例探究、商业人物写作,新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