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丁幸娜
谨以此文向于娟致敬,愿你的智慧之光能普照人间,愿你能活在更多人的心目中。
一、却道天凉好个秋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真正有意义的好书,一定不是无病呻吟之作,而是有经历、有阅历之人的肺腑之言。
今年年初,我在孔夫子网就淘到这样一本好书,名曰《此生未完成》。此书的作者名叫于娟(1978-2011),是一位上海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自2009年12月确诊乳腺癌后,在一年多时间内一直在博客上不断写作,留下70多篇“癌症日记”,直至2011年4月19日辞世。后来这些文章便集结成了下面这本书。
于娟在书中这样写道:
以前读武侠小说,看断肠蚀骨腐心之类词并不陌生,但未必真的解意。这一遭癌症晚期骨转移的经历,我突然明白,蚀骨是骨转移,断肠与腐心是化疗体验。 回望此间半年,几经濒死病危,数次徘徊鬼门。其实作为人,并不是死过一次就不怕死了,而是越死越怕死。所谓更怕死,无非是对这个世界的留恋越重而已。(第10页)
在这样艰难的境遇之中,她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呢?
患病以来,大风大浪,几生几死,却出奇地写不出什么关于人生的感叹,或许这真的是“强说愁”和“天凉好个秋”的境界差别。(第12页)
我想,这样洗尽铅华、别有境界的书,值得我们一读。于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能获得的感受和领悟,所能达到的境界和高度,是常人所不及的。举例来说,因为患病,她像是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忽然能对人情事故洞若观火:
癌症一事,让我知道,若有后世,谁是我应该付出的人。朋友访我或是不访,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他得知我生病消息后的第一反应,眼神表情乃至电话语气网络留言里端倪尽出,你会觉得世间很多人情世故是那么的让你淡然一笑。癌症的后遗症,会让当事人内心更加敏感而外在表现愈加愚钝。(第11页)
于娟和我从未蒙面,但却颇有类似之处:我们都算是读书出身的知识女性,都当过老师、教过大学,只是她比我更活泼开朗,更早结婚生子,也更早结束了生命。她的书起名为“此生未完成”,说明她内心对人世有着深深的眷恋与不舍。常言道,文如其人。虽然是在病中写作,但《此生未完成》的文风,却绝不阴郁、颓废和无奈,而是真率、洗练和幽默。
最令我由衷钦佩的,还是于娟发自骨子里的善良。一个32岁的癌症患者,每天在病痛的折磨和死神的觊觎之下,甚至站在生命的终点时,为什么还要拼命写作呢?郑培源在序言中如此说道:
她首先是一个好人……这个好人拼了命的去写博,插着输氧管还要写博,不为名、不为利,就只为了多留些警醒世人的文字。
于娟是为我们写的,为我们这些还要活下去的人写的。她的博客当时很火,我也浏览过,大家关注的都是如何避免得癌症、如何养生之类。到2020年年初,我开始研究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才能幸福?达成幸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原本的假设是:幸福快乐就是地面上的建筑物,它是需要扎实的地基的。一个人要幸福快乐,就要保证经济状况良好,身体无重大疾病,亲密关系和周围环境也要良好。正当我洋洋洒洒进行论证时,突然又想到了于娟。
二、泥土里的幸福
我想,像于娟这样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是否生命之中就只剩下漫无边际的痛苦了?特别是,她从象牙塔顶端,因为确诊乳腺癌突然跌落下来,恐怕心理落差会更大,会更痛苦。如果是的话,我就可以拿来当做文章的证据了。
但是,当我细读此书之后,却出乎意料地发现,于娟告诉我的并非如此。在书中,她写到和她的朋友“梅”相遇时的情形:
“上一次见面,我和梅两个是多么风华正茂,像振翅云霄的鹰隼,挥着翅膀相约下次的冲天。这次的相逢,是灰头土脸被命运按在土里依然微笑的土鸡之间的问候。”
“我和梅曾经都以为幸福一定要飞到云端才能得到,一剑在手快意恩仇,殊不知泥土里才是真正踏实、坦然、温暖的幸福。我们一个躺在病床里,一个坐在轮椅上,却笑得比以往更加幸福和舒展。最真实的活着,拥有最真实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体味着最真实最质朴的来自内心的温软。浮云里,看到的只有浮云。”(第37页)
于娟描述的是一种去伪存真的快乐,一种大彻大悟的坦然,一种踏实安心的幸福。这种幸福是真实的,它不是勉为其难的苦中作乐,更不是为了安慰亲友而故作洒脱。
“我很奇怪为什么反而癌症以来,除却病痛,自己居然如此容易快乐。……只有活着有性命,才能奢谈人生。而我更多地在专心挣扎努力活着,目标如此明确而单一,自然不会太多去想生命的外延。……从没有“只要活着就好”的简单。我不是高僧,若不是这病患,自然放不下尘世。这场癌症却让我不得不放下一切。如此一来,索性简单了,索性真的很容易快乐。……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第11页)
我想,这种幸福快乐,是在逆境之中摒弃浮云、收缩欲望带来的。病人们想要的很简单:活下去。所以,他们真正摆脱了羁绊,活在当下,不念过去、不忧未来。
这个道理,古圣先贤也早就明白。所以,老庄哲学主张寡欲。《老子》里就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多欲者,往往欲壑难填,所以饱受挫折;寡欲者,往往率真简单,能够知足常乐。所以,老庄崇尚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主张清心寡欲、返璞归真,认为这才是幸福之道。
实际上,要想获得幸福,还是需要一点智慧的。我在想:这番领悟,只有圣人才能获得吗?只有在恶疾之中方能获得吗?于娟在困境中都能有幸福快乐的时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做不到吗?
三、繁华落尽见真淳
据我观察,这个世界上,最幸福快乐的是两类人。
第一类是孩子。孩子们比成人容易幸福、容易快乐,因为他们想要的简单:能吃饱穿暖,有的玩,有人陪伴就会很开心了。他们很健忘,容易忘记曾经遭受的疾病和痛苦;他们活在当下,从不忧心未来。即使彼此打架,哭一会儿也就雨过天晴了。
第二类是豁达的老人。成熟的老人容易快乐(不成熟的就不能),可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境遇有多么顺利:老人们华发滋生,脸上爬满皱纹,身体机能下降,逐渐失去重要的工作岗位,甚至还患有慢性疾病或绝症,需要经常打针吃药、住院手术。但是,我在知乎上却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老人的幸福感比青年人高?”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我得绕远点说。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有的咨客失恋后痛苦不已,如果我跟他(她)说:“看一看于娟,读一读《此生未完成》吧,你还能活着就不错了!于娟还说了:时间能带走一切痛苦,无论你当时认为这痛苦是受不了还是受得了。” 对方可能会觉得我冷血,觉得我根本不能体会他的痛苦,把我投诉了都有可能。
其实,并不是我不能体会,而是我和咨客的阅历差别太大了。等量的痛苦,对阅历不同的人来说,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有一次我听心理学家祝卓宏老师的讲座,他打过这么一个比方:痛苦就像一勺盐,你把它放在一碗水里,喝起来会很咸;放在一口锅里,喝起来会稍好些;放在一只水缸里,基本上就尝不出来了。
每个人的阅历,都在不断地扩充,正像这不断扩大的容器一样。经历越多,容器越大,痛苦的感受便越小。老年人有阅历、有智慧,而且他们想要的也很简单,或者说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身体健康,好好活着就行了。这恐怕就是为什么人到老年,反而容易活得开心的原因之一吧。
总体来说,孩子的幸福快乐是天然的;老人的幸福快乐,则是阅尽世事后的豁达。既非孩子又非老人的我们,通常欲望很多,不断追逐着名利权情,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很大,又没有孩子和老人的优点,实际上是最不容易开心的那拨人。
所以,我们更应该明白于娟告诉我们的道理:幸福不是要飞到云端才能得到的。如果我们能够少私寡欲、去伪存真,删繁就简、抓住根本,那么每一天都能过得幸福。关于如何削减自身欲望的问题,我想有两个重点:第一,少。专注于生命中最简单、最根本、最当下的东西就行了。欲望越繁多就越难达成;越是念过往、忧未来,幸福的概率就越低。第二,真。那些你正在苦苦追求的名利权情之中,有多少是你真正想要的?有多少只是你的包袱罢了?有一句话说得挺对:“关起门来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写到最后,我仿佛看见了,于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望人生的那个场景:
“徐徐回望郁郁葱葱有如林木般稠密岁月的人生,竟然无语。许是太苍老,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许是太年轻,该经历的都还没有去经历……该有的日子会那么一天天过去,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理应是现实生活最平稳的底色,至于人生梦想,且作个信念,有如锦上添花的金色线,若不得机会绣上去,不添花也没啥,也罢了。毕竟,人不能没有心气儿,却不是仅仅活那口子心气儿。”(第127页)
【备注】以上引文均出自于娟《此生未完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原创申明】本文属于原创作品,本人申明对所有内容,拥有著作权和版权。转载、引用或出版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