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小朋友和大人之间的僵峙,一个倔强哭泣耍泼一个气急败坏无奈。造成这种局面可能涉及到很多教育的方式方法,而我认为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很关键的部分。父母要学习去理解孩子语言的真实意图。
也许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也许是出于某种顾虑,也许是还不太能够厘清自己的真实意图,小孩子说出来的话和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之间存在一个缺口,需要大人用心去联结。
以我家三岁半的小果为例,举几个说明一下吧!
1.“我不要你……”——“我想要……”
“我不要你买魔芋豆腐”。带小果去豆腐摊买菜,我向店家说买块魔芋豆腐,结果小果从他的自行车上下来哭着要把妈妈拖走:我不要你买魔芋豆腐。
妈妈:我想吃魔芋豆腐,我的事情我做主。
小果不肯:我不要吃黑色的豆腐。
妈妈:你就不吃,我想吃。我决定我的事,你只能决定你自己的事。你不能管我吃什么。
小果还是不肯:妈妈不买黑色的豆腐。这下就开始紧张了,僵持不下了。
妈妈:你想吃什么?
小果:白豆腐。
妈妈:你的意思不是不要妈妈买黑色的豆腐,你的意思是你想吃白豆腐?
小果:是的。
妈妈:你是怕妈妈买了黑色豆腐就不买白豆腐了?
小果:是的。
妈妈买了两种豆腐,告诉小果:你想要做什么,直接说就可以了,妈妈会认真考虑的。
小朋友脑子里的小九九是很多的,当小朋友说“不”的时候,往往隐藏着他的愿望,当我们帮助他们厘清之后,问题就迎刅而解了!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耐心的沟通,不断和孩子确认,大人在试错中读懂孩子的心思。比如在下面的例子——
“我不要你去买花”。带小果楼下溜弯,他带了水枪想要玩水,路遇邻居家的小队伍,五个小朋友一同去江边风光带。
出了小区门口,邻居家右。妈妈对小果说:往右转,妈妈想去买花。
小果:我不要妈妈买花,往左转。
妈妈:你是想玩水是吗?(之前是左转玩水)
小果:左转,小果可以玩水,妈妈不可以买花;右转,妈妈确定也有水玩,还有大广场,妈妈也可以买花。
小果:右转,我不要妈妈买花。
妈妈:你是不是想和邻居家小朋友一起玩?
小果:是的。
妈妈:那我们先右转,再回来给妈妈买花,可以吗?
小果:可以。
所以,他的真实意思不是不要妈妈买花,是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2.“我不要……”“我要……”——“我不希望……”“我希望……”
“我不要开心宝贝托管”“我要开心宝贝游乐场”。还是带小果小区玩,路过他以前常去的开心宝贝游乐场,发现已经变成了开心宝贝托管。
小果很不乐意,带哭腔直哼哼'一幅霸蛮的样子:我不要开心宝贝托管,我要开心宝贝游乐场,我要它回来!
妈妈:你的意思是你不希望开心宝贝游乐场变成托管?你希望这里还是游乐场?
小果马上笑逐颜开:是的。
小朋友因为年龄的原因,还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我们帮助他说清楚时,他会觉得被理解而开心。同时这种厘清也可以提供示范,帮助他练习准确表达。
3.“我不要……”——“我紧张……”“我害怕”
“我不要穿新鞋子。”给小果买了新的布鞋,但几次给他穿,他都不肯,哭闹着,总说这个鞋不好走路。可他只试了一下,几乎没走路,还算不上体验。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这种鞋你以前从来没有穿过,你觉得很陌生,有一点害怕?
小果:是的。我有一点害怕,我从来没有穿过这个鞋。
妈妈:你看,妈妈也穿这种鞋。这个鞋可以跑很快。接触新东西,我们会因为陌生而有点害怕,不过没关系,试试这好了,试一试你就不害怕了。
于是穿上新鞋撒欢去了。
认清孩子话中的紧张,焦虑,认同他的感受,可以帮助畅通的亲子沟通。
4.“我想要A”——“我想要B”
“我想要再拿一个桂圆种桂圆树”。小果喜欢吃桂圆,最近吃水果都把核留着,说要种树。
他把他的那份桂圆吃完了后,对妈妈说:妈妈,我还想要一颗桂圆种桂圆树。
妈妈:你是想要再吃一颗桂圆吧?
小果狡黠的笑:不是的,我想要种桂圆树。
妈妈:那我们再拿一颗桂圆,把肉给爸爸吃了,核给小果种桂圆树,好不好?
小果:妈妈,我想要吃一颗桂圆。
哈哈,妈妈太坏了,不要这么一针见血嘛。小朋友很敏感的知道哪些是被允许的,想方设法的为自己争取福利。这样的对话可以帮助小朋友真实的表达,不拐弯抹角,也增添一点亲子乐趣。
孩子生活中的话语很多,肯定不止以上几种,带着爱,带着对孩子的尊重与认同,你终将练成火眼金晴,读懂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