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金猛于虎,在农村尤盛。
01.
前几天,附近一位村子里的老人去世。
老人的几个儿女很有本事,葬礼举办的很风光,很排场,花费的金额不少,但是收下得金额也不少,据说有几十万多。
村子里面有个人参加了,因为跟老人的四个儿子关系都不错,于是给每人写了二百元的礼金,跟女婿也能认识了,又写了一百元。
一个普通老农民,一天就花费了九百元钱。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老家办丧事的时候流行开了收礼金,很多人都抱怨,参加个丧事比参加个喜事写的礼金都多。
因为都是十里八乡的人,有的人家四五个子女,都铺的礼单,不能给老大写不给老二写,所以耗费的礼金比较大。
而农村经常红白喜事,很多人只是人情往来就承受不起了。
02.
不只是红白喜事,村子里谁家有了孩子你得先去买东西探望,完了满月得写礼,过一岁生日得写礼,过三岁生日得写礼,过十二岁生日你还得写礼。
这还只是生了一个孩子,如果生了老二老三有的人家还会照样告诉你。
你不去,人家告诉你了,是不给人家面子。
于是否,都为了面子而掏空钱袋。
更有甚者,孩子升学举办个升学宴也告诉你,家里老人年年过寿也告诉你。
真不知道,他们是为了收到祝福还是为了收到礼金。
还有,谁家在农村修了新窑洞或者是在城里买了新楼房,也要通知亲朋好友,名曰“暖窑”。
完了,还都铺的礼单。
你不随礼吧,难堪,写吧,没完没了,今天东家结婚了,明天西家做满月了。真的是承受不起。
所以说,礼金猛于虎也。
03.
在我春节回家的时候。看到家里写了好几桩礼。
一个是外甥媳妇家奶奶死了给写了礼,一个是村里面有一家给孩子过三岁生日给写礼,一个是给另一个村里面的认识的人的亲属死了给写的礼。
而现在礼金最少都是一百大元,几十块钱已经拿不出手了。
父母告诉我,今年正月的礼还算比较少的了。
而就这样,包括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包括给结了婚的认亲钱,包括最近的几桩礼钱,都一千好几了。
也许一千多,对于挣钱的人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只靠种地来维持生活的老年人来,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在农历二月份的时候,村里面还有一桩喜事,男女方家都有往来,都得写礼。
经常听到父母说,现在这社会风气变得连个礼都写不起了,经常每个月有礼得应承。一年只是人情往来也得万儿八千,我一开始还不行,可是等他们把账一笔笔的给你列出来时你不得不相信。
04.
有结了婚的同学,结婚时通知你,生孩子做满月通知你,孩子过生日也年年通知你。
一次,跟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以后这些做满月的过生日的就不应承了。不是应承不起,是实在没必要,本来工作就忙的要命了,还要经常参加这些宴会,真的很厌恶。
而我到现在礼金也写出去好几万了,而很多人都是快结婚了或者是孩子过生日的时候联系你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两年,我加入的一个小学同学群,经常有人发“兹定于几月几日在某某饭店给爱子(女)举行12周岁生日,望大家周知参加”。瞧瞧,多么会省事,在外面的人还好,经常见面的人就不得不应承了。
很多人说,有的朋友,也就是用的着你的时候,要你掏钱的时候是朋友,这样的朋友不交往也罢。
话糙理不糙。
现在想想,有些应酬真的没必要参加,有些礼金也没必要写的那么多。
还是应该以提升自我为重心,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把自己折磨的心累。
05.
而对于农村的礼金应酬,有关部门真的应该从根本上管理一下了。
很多家庭贫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人情往来害的。
脱贫先脱志,我们不但要让老百姓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上脱贫。
移风易俗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了,可是很多口号还是停留在纸面上,而到了实际中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绝对不能忽视对破旧风俗的改造,不然只能是富了口袋,坏了风气。
脱贫攻坚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另外还要对那些“天价彩礼”、“薄养厚葬”、赌博等行为宣战,老百姓苦其久矣。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比物质贫穷更可怕的是精神世界的贫穷,是对穷规陋习的忍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需要付出的努力还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