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把我们的人生经验扩大了至少一倍,诗词亦如此。品读诗词的过程中与诗人产生共情,与诗句产生共鸣,感受他们所感受到的,感悟他们所感悟到的,借千百年前诗人这双慧眼让我们把这世界看得更通透,也更好的理解自己,回到内心深处。
最近在得到APP听完本书,做了点笔记+个人观点,和大家分享。
唐代文人的三种状态:做官、漫游、隐逸。
做官
最重要的进士考试考诗赋,所以作诗在唐朝空前繁荣。除考试,文人还需要高官权贵的引荐作为仕途铺路。如朱庆馀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做官就是从政,从政就有斗争,斗争就有被贬。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被贬让诗人有五味杂陈的体验,能更深切的感悟生命写出好诗。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漫游
古人漫游通常是赶考,落榜和被贬。其中杰出代表是李白,搁今天可说是重度驴友。诗人在漫游过程中写的诗就像今人写的微博。像今人每到一处就要拍照发朋友圈,古人每到一处就要题诗。如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之后李白来到黄鹤楼恨自己不能超越此作,便题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算是对崔颢点赞了。在我看来,漫游时文人才子一定要饱览江山,吸取山川灵秀之气,创作出动人作品。正如牡丹亭所云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而江山如没有才子吟咏,也会黯然失色。中国四大名楼如蓬莱阁——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黄鹤楼——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岳阳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滕王阁——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这些如无才子的佳作,怎会有今日影响力?这也是刘禹锡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题诗的墙壁和微博一样,是公共空间也有留言功能,元稹和柳宗元返回长安时就写下过,一来蓄发情感二来先到的给后来者提笔留言。
而之所以唐人能做到漫游是因为特殊的身份让文人乐于漫游,安全的世界让文人敢于漫游,富庶的社会让文人能够漫游。
隐逸
在我印象中最早的隐逸者当属老子,留下洋洋洒洒5000字的《道德经》便一骑绝尘。在唐代,隐逸是文人无法实现政治理想又保持精神独立的一种生活状态。之后便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王维更是有诗佛、山水画鼻祖之称。清新淡雅的字里行间透露出隐者的淡薄之心和对大自然的纯白描。能干事业的时候自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条件不允许时也能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做官是文人进取的动力,隐逸则给人精神的退路。
很多诗词已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说出来。当失意时想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失恋时想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当金榜题名时想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高考落榜不气馁时也会想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古人的诗词借今人之口说出,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有一颗穿越千年仍可共振的灵魂。一个人不可能经历所有,但一颗心却可以感悟所有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