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书法爱好者在学习规范草书时,大都绕不开对王羲之《十七帖》的临习。
《十七帖》是王羲之在晚年写给亲朋子弟的一些信札总汇刻帖,因全帖开头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它不仅是王羲之草书中的杰作,也是历代草书作品中的精品。
《十七帖》用笔有规有矩,极有法度,具有丰富的内在美。在用笔上大都藏头护尾,很少锋芒外露,线条朴实遒劲,特别是转折的地方,决不一笔带过,而是轻提重按,顿挫有致;在结体上,粗看上去似乎很平正稳健,但仔细一看,在斜与正、断与连、粗与细等方面都有着许多微妙的变化;在章法上,虽然字与字不相连接,可是收笔和起笔互相呼应,笔断意连,气势连贯。
全帖字体有大有少,但大小相差不远;笔画有粗有细,但粗细区别有限,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浑然天成,整体上很和谐。《十七帖》也代表着王羲之的草书艺术高度。
《十七帖》的艺术特色可归结为:点画厚重而不轻浮,结体稳健而有变化,章法生动而又自然,静穆而蕴含着情致,被人誉为“草书之龙”。
草书,原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中国的书法艺术渊源流长。书写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字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产生了约定俗成的具有法度的草书,那便是章草,之后进一步发展成今草。
提到草书,书法爱好者们脱口而出就是“颠张狂素”。没错,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极为痴迷书法艺术,尤其是对王羲之的书法钟爱有加。在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把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张怀二人之草书,可以说是站在了盛唐书法艺术的高台之上。张怀之书法被后人称谓狂草,亦称大草。
今天,对于不懂草书之人,看草书就像看外文符号,或曰天书。但是,草书虽狂,终有法度。后人临习书法,须是按照规矩去临习方可入门。不能胡乱编造一些偏旁符号,否则无法与别人交流。
为了抛砖引玉,我节选在下面这些符号便是草书约定俗成的法度,记住它们,认识草书并不难!要想写好草书,需要记住更多通用草书符号,特别是不相干的偏旁共用一个“符号”的情况一定要记住。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规范书写草书符号就不会被别人笑话自己的草书是潦草字,更有难听的被称作“鬼画符”。
学习草书需要篆、隶、楷、行草诸体融会贯通。如果学书法不按规矩来,随心所欲,随性而为,就是在野路子上一路狂奔,终究落得个江湖术士的名头。自古至今,但凡在书法上取得成就者,都是师出有名,有派有宗,博采众长,方能自成一体。
法古通今。临帖是学习书写规矩的前提,是向下扎根,是深入汲取古人精髓、不断修正和成长自己的过程。书贴的大量临习也是书法创作的前提。犹如学习写作先要广泛阅读,异曲同工。这是吸收、消化与输出的过程,这个打磨基本功的过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