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14~20180518
来源:园长社区微信群
整理:吕老师
主题: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
引入:
吕老师(红河学院):今天由我开始,抛砖引玉,发起第一问吧:想必大家对“游戏课程化”和“课程游戏化”这两个概念并不陌生,随着我国安吉游戏的火爆国内外,现在又把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游戏与课程关系问题)推到研究前沿。我想问问各位园长:您是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有自己的实践做法吗?请各位围绕游戏与课程关系主题畅所欲言哈。所有的发言,我到时候都会系统整理,然后再发回来群里供大家继续交流、学习、反思。我希望我们通过“每周一问”活动,通过参与,真正获得成长。[微笑][微笑][微笑]。
杨老师(个旧市精星幼儿园):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指出的“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深入关注与研究自主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提升教师的观察、解析、引导幼儿游戏的能力,让老师们一起走进安吉游戏,走进孩子的彩虹世界“自主游戏:真游戏、真冒险、真快乐、真幸福!”
吕老师(红河学院):杨老师说的是自主游戏,说得很好啊[微笑]。幼儿园教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游戏,尤其是自主游戏,更强调幼儿自主性和无目的的目的(自由)。您觉得游戏有可能和课程(有强目的性)有效结合吗?您是否接受“游戏课程化”这种说法,您怎么理解它?让游戏有目的化您是否同意[微笑]。
马老师(个旧拉菲尔幼儿园):最近组织我园的老师学习刘焱老师的一篇文章《怎样认识和处理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关系》其中一点我觉得对于理解课程和游戏很有帮助,就是课程的价值取向。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与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人们把童年生活仅仅看作是成人生活的准备,低阶段的教育是高阶段教育的准备,例如幼儿园课程为小学课程作准备,按照小学课程的需要去考虑和设计幼儿园课程,注重学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时,游戏必然受到忽视与轻视。当人们注重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主动性培养,注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以及童年生活本身的意义与幸福时,游戏就会受到重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与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之间的这种关系提示我们,明确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我们认识和处理幼儿园课程与游戏之间关系的前提。游戏和课程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游戏可以生成课程,课程也可以生成游戏。
吕进锋(红河学院):对。课程价值取向直接左右幼儿园如何对待游戏。就是幼儿园课程观或游戏观的问题。课程与游戏关系是幼儿园无法避免的问题。我个人反对幼儿园小学化教学,但是也不赞成幼儿园就是纯粹游戏之地。幼儿园所为教育场域,一定有教育目的的指引。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是底线和原则。但何为最基本?可衡量吗?最基本的活动和最主要的活动似乎还不是一回事。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应该是毫无疑问的。那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就直接关系课程问题了。
杨老师(个旧市精星幼儿园):游戏应该可以和课程有效结合,游戏课程化这种说法,我能接受。游戏课程化的走向和发展需要大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愉快]
吕进锋(红河学院):华东师大王振宇教授以安吉游戏为例,对探索了游戏课程化模式,很有启发性。这篇文章有点长。建议各位有时间耐着性子读一读[呲牙][呲牙][呲牙]。反正咱们这一周的主题就是游戏课程化和课程游戏化的问题。 以前我们提得很多的其实是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一样值得探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王振宇老师研究团队刚刚在成都搞了一个游戏课程化研讨,可惜我没有时间参加。到时候我看看能不能获得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_^
(分享:1.王振宇《论游戏课程化》。2.吕老师的安吉游戏背景下专业教师成长笔记。)
马老师(蒙自华星幼儿园):鸡蛋炒饭,里面有鸡蛋有饭有葱花有青菜有姜,我认为课程是个统称,而不是啥课程游戏化,游戏课程化,而是课程里面含多少游戏,准确的说是有多少孩子喜欢和适合孩子的游戏。而这些游戏需要的环境场地设备师职能不能满足。幼儿园一日流程应该就是课程!
吕老师(红河学院):马老师持的是大课程观。
马老师(蒙自华星幼儿园): 不敢,我倒是觉得简单理解要好些。
吕老师(红河学院):触及到课程的概念问题了。“课程”是什么?幼儿园所说的课程是什么?幼儿园的课程应从广义上理解,所以马老师认为游戏应包含于课程之中是很有道理的。“游戏课程化”的概念隐含着课程是课程,游戏是游戏的区分。还是回到原问题,幼儿园课程到底是什么?“游戏课程化”隐含着游戏目的化、教育化的意思,但关键还是在于寓教于乐、寓教于幼儿自主、寓教于游戏,实际上还是想把课程与游戏融合。想要消解课程与游戏的区分,合二为一是否可能?这应该就是安吉游戏可以触发我们思考的地方。
马老师(蒙自华星幼儿园):安吉游戏一样的是课程,安排孩子搭积木老师要看,思考,询问,总结从中引导了解幼儿,这只是一种方法。幼儿园不是学校,数字证明一切,现在中国的教育只有幼儿园才是全面发展全面引导,我认为方法很多,不是安吉就是最好,能给孩子健康快乐的活动就是好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因地制宜。目的是对的方法很多种。农村的孩子跑的比城里快,想啥办法让城里的孩子也能跑快,城里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认认知多(除了农村产的),想办法让农村孩子也认知多点。农村孩子放学到处跑,幼儿园就多给点别的,城里孩子放学看电视,幼儿园就多让他跑点,给城里人玩泥巴咋玩都开心,乡下的孩子雨天都在玩泥巴不稀奇。
简老师(官家山小星星幼儿园):马老师,我支持你的论点,因为我也这么觉得,但是在大环境下,有时候觉得挺矛盾的。
吕老师(红河学院):所以我说不要把安吉模式化和神化。
马老师(蒙自华星幼儿园):想问问各位园长,博士STEAM适合幼儿园吗?这个听说在上海一些知名幼儿园已经落地了,我个人感觉不适合幼儿园,所以提出大家聊聊。
吕老师(红河学院):stem对许多老师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下次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老师们可以先去了解一下。
马老师(蒙自华星幼儿园): 因地制宜,适合重要,关键落地。欢迎吕博士有时间来华星现场来指导。
吕老师(红河学院):谢谢马老师邀请,有机会一定来[握手][握手]Stem看起来很高大上,但从教育内容看,我们一直在做,只是顺应时代被强调突出出来。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要素被放大——这一点对农村幼儿园来说是一种,我们还没吃饱穿暖,人家已经起飞了的距离!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教育理念。这个问题还与“核心素养”教育有关。大家可以了解下,以后讨论。[憨笑]
简老师(官家山小星星幼儿园):同感。
吕老师(红河学院):幼儿园教育的一切问题,最后都落到课程问题。STEM也如此。我感觉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最悲催的是总是被牵着鼻子走,今天一个模式,明天一个理念。几乎忘记我们要干什么,可以干什么了。我们一直跟着跑,累得要死。突然人家玩腻了,一转身说,我们要回归自然,回归田野,回归森林,回归生活,让儿童玩中学——这不就是我们以前一直在干的事吗?[流汗]看看安吉,那就是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影子。突然我又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农村教育。所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千变万化,无非内容与形式。
简老师(官家山小星星幼儿园): [抱拳][抱拳][偷笑][偷笑]说出了我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强][强]我一直在想的问题就是农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这就是我一直的困惑。
吕老师(红河学院):简老师,请继续思考您的农村幼儿教育,这很有意义和价值。[微笑]
简老师(官家山小星星幼儿园):唉,总觉得跟不上时代,有些话在大环境下确实不敢说,这是我的心里话。如果有机会想跟老师交流交流,说说我们农村的真实现状,能让老师给我们从专业角度指导指导,能让我们走自己的路,适合的路,对孩子有帮助的路。
吕老师(红河学院):我们太需要真实的声音了!
马老师(蒙自华星幼儿园): 要了解多到一线,实验室的东西是在最好的环境出来的,之前我说过,因地制宜又能落地才是根本!
吕老师(红河学院):笔记分享。我的学习笔记最后这段话就是要提醒我们自己,保持清醒。千万不要学了一个东西,当作一种模式,回去就只会照做了!这样大错特错[偷笑][偷笑][偷笑]。
1.感谢安吉的分享,它带给我们幼儿教育的冲击力和启示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它引领了中国最新的幼教改革方向。
2.安吉做了什么不重要,我们怎么做更重要!
3.不要把安吉变成一种我们学习的模式,我们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模式,它不属于安吉,也不属于任何其他什么模式。
4.不管是什么模式,不要被它鲜亮美丽的外壳迷惑,应该看到教育才是它的本质,儿童才是它的核心,人的成长才是它的方向。
5.其实没有模式,儿童的快乐成长才是根本的模式。
6.读完了吗?忘掉安吉,回到儿童本身,发现和探索我们自己的"安吉"。
吕老师(红河学院):我们需要听到更多来自你们的声音,而不是上海北京的声音。因为红河学院在云南,在红河州,在蒙自。那些声音只是提醒我们人家走到哪了,但我们自己的路要自己埋头加紧走。
张老师(蒙自蒙贝尔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想让常规教育更多的贴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提升幼儿的接受力和教师的课程实践水平。而游戏课程化,是让原本低结构、无结构的活动能有一定的目标引领性,能更好的配合教师课程建设而进行,从方方面面中有目标性的培养。
园所从早间操融入了大量器械,以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互动的形式为主,将原本重复划一的操节动作添加了很多乐趣,孩子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成为了环节的主人,因为单从日常早操来说同样的操节应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导致幼儿参与性不强,规定的动作套路靠近了强身健体的目标却远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关注质量、关注个体、关注实践。
目前全国都在火热的学习安吉游戏,安吉其实是想把最简单的还原给孩子,用自然的场地、材料,放松的规则、目标,强调“让孩子真的参与游戏”、“让孩子参与的游戏都是真的”,整个基调就如巴学园一般轻松自在,教师需要多听、多看、少讲,但是我姑且认为这是与当地教育基础指标和全民素质有很大关系的,也许原本一堂集中活动所能在半小时内达到的教育效果,在安吉游戏中小朋友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感悟去体会,再加之教师素养差异,幼儿个体发展水平差异,所以获得经验的时间将会更被无限延长,而效果却无以估计。所以我觉得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要适可择取,我们的老师将数的分解这一原本很枯燥的内容,用抛色子、看电影、找座位、演剧场的形式极好的进行了表现,这一过程中我们还是采用了集中教育模式,但是在常规的集中教育中融合了大量的游戏化内容,让教学内容增添了趣味,而且不失目标的达成,所以我认为无论是课程游戏化,还是游戏课程化,这整个运用的过程中不能把它看做杠杆的两头,一定要分崩离析,要明白其相互之间存在着的必然联系——即更好的发展孩子、成就孩子。
多年来之所以对课程和游戏一直以来做大量研究,目的只为更好的将内容予以呈现让幼儿能更好的得以接受,所以,在日后的课程教学中贴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忘最近发展区理论,以有趣的方式组织活动,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得到参与,获得存在感,让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是活动的主人,潜移默化的获得经验和知识将是我们在日后园所教学计划和发展的方向。
吕老师(红河学院):张老师在其中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游戏课程化致力于有目的的教育教学和游戏融合,对教师素养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大大增加了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难度。游戏课程化打破了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时间和空间限制,游戏时间的延长,游戏空间的拓展,教育评价要怎么做?落到我们的幼儿园实践中,幼儿园的时空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里,开拓出无限的教育时空?这些问题也非常值得我们探讨。我觉得我们做幼教实践的,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