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心得体会非得写出来吗
大家天然地觉得用文字记录的感想才是心得体会。当大家这样想的时候,忽略了心得体会在脑子里酝酿的过程。
有许多想法,未必能在读完一本书后清晰地说出,也未必会幻变成一行行的文字。那些未说出的,未落脚在纸上的想法,就不是心得体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读过一本书,把自己的感想说给别人听。别人不同意你的观点,起了争论,由此对书里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体会。这种争论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算是心得体会吧。
看完一本书,读完一首诗,内心情感涌动,想写下来,却找不到适当的字词,想说给别人听,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这些内心的波澜就不是心得体会吗?
上大学时,读先秦文学,老师讲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时,一个个目瞪口呆,没想到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有这么深远的忧思。
看完一本书,看完就看完了,把书随手一丢,就去干别的事去了。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场景刺激了你的思想,想起了原先读的一本书,书里的内容和当下产生了联系。于是思绪汹涌,执笔于纸上,满纸烟霞;与别人述说,舌灿莲花。
所以呢,只要读书一定会有心得体会的。只是有的心得体会宣泄于当时,有的心得体会宣泄于将来。有的用文字构建起起恢宏的宫殿,有的用声音喊出内心的澎湃激情,有的用动作舞之蹈之。
02、写出来和说出来
如果调查学生对什么事最厌烦,读书后写心得体会,肯定会占居榜首。学生看书看得很欢乐,老师一布置写心得体会,一个个灰头土脑的,巴不得穿越回去,把刚看的那本书撕碎让它随风散去。
这样的场景往往会发生高年级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有了相当多的写作训练。然而让他们结合着一本书,说说自己的想法,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仍然是很困难的事情。
刚入学的小学生可不是这样。去食堂吃饭,走过一年级门前,看见墙跟下蹲坐着一排小朋友,叽叽喳喳地聊着,互相在别人的书上指指点点,说的很热闹。
一个教绘本的老师给我说,她一进班,学生就跳上桌子大声喊:“老师,我想死你了。”让他们讲某个绘本故事时,都争着抢着说。他们不顾忌说的是否正确,他们在乎的是要先说出来。
学生越大越懒得说,一方面是因为开始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老师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我以前在和学生讨论某本书的时候,我喜欢问学生为什么,讨论往往在这三个字之后卡壳。
如果不是思维敏捷的人,很少有人能接得住别人的连续追问。讨论一本书,不是审问犯人。师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平等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以质问的方式让学生解释刚说过的话。
为了避免讨论陷入僵局,老师可以用“说来听听……”代替“为什么”。前者不止是多了一份好奇,还有邀请、鼓励的意味。
03、说什么和怎么说
读完一本书,和别人说些什么内容呢?《说来听听:儿童、阅读、讨论》这本书提供了三条路径:分享热情、分享困惑、分享关联性。
分享热情。学生在分享的时候倾向于描述故事情节,并且谈论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部分。除了故事情节之外,学生还有可能就主角的性格、故事背景的设定等等表达自己的好恶。
分享困惑。一个文本有无数的陷阱,阅读同一个文本的人,可能会落入不同的陷阱,也有可能会落入同样的陷阱。当他们落入陷阱时,他们会向同伴喊出求救的信号。他们在讨论自己的遭遇时,会逐步建立对文本的认识。
分享关联性。这是解决困惑的过程。有经验的读者会不断地寻找和这个困惑相关联的事物,也许是自己的一段经历,也许是看过的一部电影,也许是互联网上的某个新闻,也许是以前阅读过的某个片断。
找到相关联的事物只是第一步,借助这些相关联的事物理解文本的意义和所指,才是更重要的。同时也要把握文本暗藏的叙述模式。在文本中找不到模式的时候,文本之外的模式也可以为我所用。
上面介绍了阅读分享(说什么)的三条路径。下面说说阅读分享(怎么说)的四种表达方法,这四种表达既是讨论的形式,同时也是思考的过程。
说给自己听。有时候人连自己怎么想的都不知道,为了了解自己,说出来是极好的途径。把想法说出来的动机不仅止于聆听自己的内在,同时还希望通过和听众的互动理清自己的意图。
说给别人听。听众将听到的东西内省消化,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反映给说话者,说话者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大家一起来发言。增加讨论者的数量,每个人各尽所能,互相合作,能比个人或两个人挖掘出更多的文本意义。讨论人员的增加,能对文本意义的挖掘提供保障。
聊出新想法。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深入参与共同讨论,体会文本丰富多元的样貌。在这个阶段,讨论成员为了呈现对文本新的诠释,会产生两个有益的结果:重读文本和重新塑造个人和群体的生活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