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穷尽一生都在寻找爱与幸福,却依然不断地受到亲近之人的无形伤害。那些脱口而出的“玩笑话”,那些无心的嘲讽眼神,那些自己也看不到的控制欲,像暗流在双方之间涌动,使两颗心渐行渐远。“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实际上,却在默默地用这句话控制对方,给对方的心上上枷锁。有时候,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满满的敌意。表面上是“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但是背后隐藏的是“只要我幸福,你变怎样我都无所谓”。但是,无论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只是常常会觉得无法和对方坦然相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总会觉得很沉重。有一位年过四十的母亲,小学六年间一直受到其他人的霸凌。那种霸凌很直接,比如去卫生间的时候,被人泼冷水;遭到全班同学的无视等等。
十六岁的时候,她曾离家出走。她的所有行为都十分单纯,容易理解。她一度学坏,所以常常被父母殴打,继而时常会离家出走。偷盗摩托车被警察抓住,父母也不去警察局接她,甚至还对警察说:“随她去吧。”她曾经跟着坏人出去打架反而被人打。于是,就渐渐觉得,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强才行,不然无法生存。确实,在肉体折磨方面,她可能是一个特例。但是,从心理层面考虑的话,像她一样被欺负的孩子还有很多,只不过欺负变换了一种形式,隐藏了起来。
被美德绑架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生出“我一定要变强”的想法,比如向往英雄主义、精英主义等。于是,就会导致职业倦怠、人生倦怠、过劳死、工作狂、权力上瘾等等。上面那位少女对力量和强大的渴望,和在知名企业就职的职业精英追求精英主义时的渴望如出一辙。追求精英主义的职业精英,也一直在追求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优秀。换句话说,总是离家出走的少女内心深处是理解自己的问题的。但是,一定要追求精英主义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离家少女曾故意跑到别的学校打架滋事,她的目的不过是要显示自己的强大,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因为曾被老师打到眼膜出血、小学的时候就曾考虑过自杀,她变得非常具有攻击性,走上了弯路,但是她的性格没有扭曲。她所承受的殴打、霸凌一直是“堂堂正正”的。但是,披着爱的外衣的情感暴力却是隐藏起来的。
长期接受情感暴力的人,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欺凌。实施情感暴力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正在施加暴力。但是,长期接受情感暴力的人会一直处于焦虑之中,没有办法保持良好的心态。束缚他人有几种形式,除了在身体、行动上束缚他人,还可以用美德、道德、理想去束缚他人,或者用不愉快的感情束缚他人。用不愉快的感情束缚他人,在心理疗法中被称作代用感情(racket feelings)。
像是操纵男人的女人的眼泪。如果总是用眼泪去操控男人,便被称为代用感情,而且这里还隐藏了想要改变对方的企图。她们用这种不愉快的感情让对方觉得愧疚。比如,表现出非常凄惨的样子,促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行动;用哭泣去争取对方的同情或注意。常常有些狡猾的女性会用这一招来制伏优秀的男性。两种情况下,人会夸大悲伤,一种是间接地表现敌意的时候,另一种是要从别人那里夺取什么的时候,其目的无外是博取同情和注意。
实施情感暴力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会直接在孩子面前表示失望或叹气。虽然什么也没做,但对孩子来说这是最可怕的威胁。“你这样子我真的非常失望”,用这样的话实施隐性威胁。会这样施加隐性威胁的人,其实是对自身没有什么自信的人。能够很直接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的人,不会沉浸在这种慢性的不愉快感中。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大多是心理上比较脆弱的人。但这种隐形的威胁更容易让人崩溃,会使受害者变成只会察言观色、畏首畏尾,对生活不抱希望的人。.一些有良好家庭教养的人,结婚后对妻子家暴,这种案件经常出现,让整个社会都很震惊。又或者是有一些职业精英突然就成了抑郁症患者,优秀的企业职员突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公众都不明所以,发出“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发生”的疑问。究其原因,这些人大多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家里的情感暴力。他们很多都在孩童时期受过欺负,没有构建出自己的心理界限。
肉体虐待的影响谁都能看到,但是情感暴力的影响却无法从表面看出。外表看起来非常优秀的家庭,内部发生情感暴力时,加害者本人往往不会注意到,受害者、旁人、社会也不会注意到。但是,像上述那样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明所以的事情却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深信自己在爱着孩子,但是,那却是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虐待狂会使用各种手段让他爱的人变成自己的奴隶。这源于伴侣的神经症构造。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受虐待的一方觉得两人的关系是有价值的。然后,虐待狂会开始孤立他的伴侣,一边声明他对伴侣的所有权,一边贬低伴侣的价值以施加压力,最后将他的伴侣逼入完全依赖他的状态。”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不会承认自己正在虐待孩子或者妻子、丈夫,也不会承认自己执着于支配自己的孩子或者妻子、丈夫。有些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和权力骚扰者、性骚扰者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抓住一个目标不放。这个世上没有比来自父母的伤害更可怕的伤害了。正常的恋人之间,如果是真心要分手,一般不会说:“只要你幸福,我都随你。”那么,什么样的人会说这种话?如果是父子或母子关系的话,一定是在心里觉得,不这么说的话,孩子就要离开自己了。因为有这种感觉,所以会说这样的话。如果真的要分开,一定是已经下定决心的,所以不会说这种话。一般在要分开的时候,不会没完没了地啰唆。说这种话的母亲的心理和爱以恩人自居的人的心理很像。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掌控欲和自我缺失”:两者都是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都拥有隐藏的“支配欲”;两者都是自我缺失的人,都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就算为人父母,仍然残留着孩提时代的强烈依赖心理。
“我怎样都可以呀。”会说这种话的人绝对是“我怎样都不行”。真的“怎样都可以”的人不会说“我怎样都可以”。一个人说“我怎样都可以”的时候,一定是不想放任对方的自由。“我怎样都可以”之下隐藏的信息是“按照我的期待去做”。说出的话虽然是非利己主义的,隐藏的信息却绝对是冷酷的利己主义。卡伦·霍妮评价神经症患者时说,虽然是冷酷的利己主义,却表现出强烈的非利己主义,正是如此。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非利己主义呢?那是因为害怕别人觉得自己是利己主义者。
“我随便啦,大家觉得呢?”这样说的人,这个时候绝对不是“随便”的。这样说的人,只是因为害怕别人认为他任性而已。相反,他心里想的大多是“大家的意见才无所谓呢”。作为父亲如果说:“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样的父亲一般是胆小又软弱的人。他只是想用这样的语言把小时候的屈辱体验消除罢了。父亲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作为儿子如果说“那我决定不学习了”。胆小又软弱的父亲一定会陷入恐慌。陷入恐慌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句话是一句负气的话。“向死而生”的倾向是指热爱死亡的倾向。弗洛姆认为,热爱死亡的人都是渴望力量的人。情感暴力的加害者都有这种倾向。
从外表上看,令人羡慕的母亲和有“向死而生”情结的母亲做的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家庭的氛围”不一样。让孩子变得奇怪的正是“家庭的氛围”。
“进入有名的单位,当官发财。”说这种话的母亲常常会说,我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才这样说的。但是,这其实大多是从母亲的“向死而生”的倾向出发的话,其本人却以为自己是为孩子将来考虑的优秀母亲。热衷于让孩子上各种私塾的母亲,常常有这种倾向。她们对时代已经渐渐显现的非学历社会的倾向置之不理,只关注“未来的险恶”。母亲总是说“必须拿100分!必须拿100分!”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压迫。“这样的成绩现在也许还可以,但是将来怎么办呢?”说这种话的母亲,并没有真的在考虑孩子的未来。“就这样你能考上什么大学呢?去不了好的大学,以后就业会很困难的。社会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这样是没办法在社会上立足的。”总是这样激烈地威胁孩子的母亲,大多有“向死而生”的倾向。孩子说想要成为芭蕾舞演员。有些母亲却说:“不行,你还是好好读书吧。”或者说:“你当体操选手比较合适。”自私地设定孩子的未来。明明是为了安抚自己的自卑感而说的话,却深信是为了孩子好。“诶?奖金怎么这么少?这怎么办?马上孩子上学要花钱呢。孩子受不到好的教育,我可不负责。”有的妻子会这样威胁自己的丈夫。还会加上一句“我是在为咱家的未来担心”。并且,不认为自己是出于“向死而生”的倾向所说的话。“你喝这么多啤酒,不会感到担心吗?邻居可是花钱给孩子重新装修了房间呢……喝啤酒也没有关系,但是不考虑以后的事的话……”有的妻子一边这样威胁丈夫,一边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妻子。也有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愤怒的父亲,会强调:“我是为了这个家,思虑太多,才会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