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说:“怎么又到周末了,我一点不喜欢过周末,平时上班还不觉得,一到周末我和老公就经常干仗。”
夫妻这种关系很奇妙,好的时候比谁都好,两个人好得就像一个人,坏的时候看他面目可憎,想把他掐死。
为什么我们争吵时都在喊?
大声说出我的观点,是为了向对方强调我才是对的,对方也认为自己是对的。不恰当的语言成为双方情绪的导火索,只能采取声音提高八度,说出比对方更难听的语言。
大喊大叫的原因是觉得自己不在对方心里,结果导致两颗心背离,越来越远。
很多年前的一档《第七日》节目主持人元元,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大喊大叫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吗?
大喊大叫过后除了嗓子疼,身体也会随着生气发生一系列反应:心脏血流增加一倍,肝脏比平时大一圈,免疫系统也跟着生气辞职不干了,罢工6小时。
你看,大喊大叫不解决任何问题,真正能让人心服口服的还是好好说话。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一种说法,我们要减少“不负责任的静态语言”。
想想我们平时说话中,是否经常使用这样的句式:“你总是”“你从来”“你每次都是”“你永远都学不会”“你看人家老公”。
你用这种句式开头,难免会爆发出一场唇枪舌战的战争。
“你看人家老公好,你去找他”、“我在你眼里这么不堪,索性我就这样了,咋地吧!”
这就是一棍子把人打死,换来更激烈的争吵,或者几天谁也不搭理谁的冷战。
冬天的天气已经足够冷,难道你想让两颗相爱的心也降入冰点。
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这个可以有!那就是,把我们习惯表达自己的想法,切换成描述对方的行为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
唠叨为什么招人烦,因为唠叨大多是在说自己的想法,随时随地冒出一个想法,就说一句话,这一句句说个不停的想法里,大多都是指责和抱怨。
而用事实说出自己的内在感受,获得的效果就不同了。
爱人做事情让你难受伤心失望,你感觉受到冷落,渴望得到更多关注。用想法表达出来:“我觉得你不爱我了”,用感受表达出来:“你这样做让我感到很伤心和难过。”
比如,面对一个回家就玩手机的老公,妻子说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话。
生活中比较普遍的沟通方式:
“你天天回来就知道玩手机玩手机,家务活也不干,手机咋这么吸引你,到底手机重要还是我重要,你是不是跟小蜜聊天呢?”
书中倡导的沟通方式:
“我发现这段时间你下班回家就看手机,你不陪孩子玩,孩子很孤单,我也很苦恼,连续看几个小时,对你的视力也不好。”
哪种方法更好些呢?无疑是后者。
本书中作者强调,用这种沟通方式有一个前提,丈夫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给我的理解就是这种沟通方法,只适用于丈夫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说的顺毛驴。
如果他正相反,是一个吃硬不吃软,好好讲理讲不通蹬鼻子上脸,必须通过妻子大吼一声,才能震慑住他骂醒他,只能另当别论。
软硬不吃的人找不着对付他的规律,每种方法都有可能管用,也有可能都是对牛弹琴,至于是否管用全看他当时心情,比较棘手。
没有一种方法能放之四海皆有效,一种沟通方法只对应一群人。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跟对方诉说自己伤心难过的感受,有些低三下四,我可低不下这个头。
我看过很多期《谁在说》节目,遇到不可调和矛盾的家庭,女主人公大多是高傲地昂着头,梗着脖子牛轰轰的样子。
这个样子换来什么结果呢?是老公冷若冰霜丝毫不可通融的脸。
我不说我的感受,说了也不能引起他的重视,多丢人。这样做,只能在两颗心之间筑起一道高墙,让彼此的内心世界密不透风。
成熟的稻穗才会弯腰
培养客观表达对方的行为,准确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增加同频共振。
我们并不是能开口说话,不带脏字说话就是会沟通。沟通是学问,也是艺术。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常说写文重视质量,说话又何尝不是呢?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让我们学着好好说话,让你爱的人在寒冬听了,如沐春风。
无戒极限挑战训练营写作训练
日更第五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