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写作水平不咋的,却还要天天改别人的稿件。
我会开始练习写作,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跟我的工作相关。一年多前我开始负责单位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的其中一个职责就是要修改各部门的稿件,然后再给领导审核后上传。
在这之前我其实并没有写很多宣传稿,工作内容以公文写作为主,接手宣传工作后基本上每天都要修改一篇新闻宣传稿。
最开始拿到各部门提交上来的宣传稿时,是头疼的。由于基层部门对上层很多情况并不太了解,基层通迅员以完成宣传考核任务为出发点,并且知道我这边会修改,常常是自己不读不修改,写完就交,写出来的稿件质量很低。往往交到我这里的稿件,语句不通顺、立意不清、关键信息弄错,各种问题让我改起稿件非常棘手。由于别人的文章框架已经摆在那里,修改的大方向受限,经常会比自己写起来还累。
曾经一段时间,我对修改稿件都有心理阴影了,一收到发来的稿件,心里都会烦燥一下下。后来我想,既然是工作职责,那我能不能换个角度,不把它当成一件头疼的事情,当成是修练,从修改他人文章上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前我拿到宣传稿,打开word文档,一读到哪里不对,就会动手修改。这里用词不准确,那里描述有误,后续一个个问题点的出现,会让自己越改越心烦。由于没有提前做心理预设,对文章修改的信心会直线下降。
后来我换了一个方式,不会像之前那样,拿着一篇从没读过的初稿上手就开始改。在收到初稿后,不管文章中的问题,先通读一遍。一遍读下来,这篇文章修改幅度有多大基本上心里就有个谱了。确定了文章的主题,把该删的内容删掉,留下可以的内容再加工,对需要重新改写的再来改写。
经过一年多的修改宣传稿,对修改稿件也有了一点心得,可以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上:
1.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文章写完后,最好是能大声朗读一遍。看看逻辑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从大处着手,再往细致了改。
首先,我会先看文章的叙事结构。对于文章而言,结构是最基础的支撑体,也是文章最关键的骨骼。结构暗含在文字的浮华之下,却又统御着文章走向。特别是一篇新闻或者是命题写作,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基本上不能成为一篇文章。
再修改叙事节奏。哪个部分多,哪个部分少。对于素材的组织排列是否得当。主要是长句短句的节奏把控,每段的第一句是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遍细读,这一步就是精细打磨,也就是文章的修辞。遣词用句要精准,不需要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去堆砌,特别是新闻,结构流畅,逻辑清晰,语句干练,足矣。
2.贯穿始终的读者思维。
我收到的宣传稿件中,发现许多同事写稿都喜欢犯一个毛病,就是过度渲染。过度的渲染会让读者觉得浮夸,但是过于冷漠,也会让读者失去读下去兴趣。所以,写文一定要避免两个误区,一个是自嗨,写得过于自我陶醉,另一个误区就是过于冷漠,一定要让你的情绪保持在一个稳定线上。
没有读者思维,写作时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写,很大的原因是动笔之前没想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而是信马由疆,到最后读者根本不知道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其他写作,都要带有读者思维,想像读者想在你这篇文章里读到什么,期望能获得什么?你能带给读者一个怎样的阅读感受?
除非你是写私密日记,读者只有自己,只要是公开的文章,最好还是多站在读者的角度想一想。
以上两点,总结起来不难,但同时也是自己在写作上还需要提高的地方。
对于写作,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让文字的意境,能达到镜头的画面感,不光让人身临其境,不仅错落有致,还铿锵有力。
因为文本是非常个性化的,每个人的写作几乎都有每个人的写作痕迹和风格,当这个痕迹固化之后,就会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甚至形成自己文章的人格。落到文字上,就是你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