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只要一有空我都喜欢去隔壁老奶奶家玩,老奶奶总是一个人坐在老房子前的那棵老树下乘凉,树下从早到晚都放着一把长椅可躺可坐的那种,我们那时候在农村都叫椅床,然后就是一个水瓶和一把扇子,准备这三样东西就是她一天的开始,有时候身体状态好的时候也会做一些零活,比如织网,因为我们那里靠近海边,所以织渔网基本是所有农村妇女、小孩都会干的活,也算是农村里最轻松的活了,至少他是干净的不用卷起裤腿在田里日晒雨淋在海上风吹日晒的。
那时候老奶奶70多岁,背部已经弯曲需要拐杖才能走路了,头发花白,最可爱的是她只有4颗牙齿,每次我都好奇她是不是和小孩一样吃东西很慢。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已经各自成家,还听说她其实不止这两个小孩,只是在她年轻的时候家里太穷,小孩生病没钱医治最后夭折了,这对老奶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吧,导致我从不敢在她面前提起这件事,尽管我很好奇很想知道。
儿子成家后就住在她旁边的新房子,我总是叫她搬过去和儿子住一起,这房子年久失修太不安全了,再加上碰到雷雨天气还会漏水。她总说这房子是她结婚时盖的房子,住了大半辈子有感情了也习惯了,不想去打扰儿子的生活,漏水的地方刚好就在她的床头边,总是放着一个桶在那里盛水,每次听到雨水滴到铁桶里的滴答声,她都觉得特别美好,她说能听到声音觉得自己还活着,特别感恩。可我总是能想象到一个孤独的老人在雷雨交加的夜晚睡在一个漏水的房间里这是何等的害怕呢?
中国人不都说养儿防老吗?其实无论儿子多大在母亲的眼里都永远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总觉得当她老了没给孩子添麻烦就是最好的“照顾”了。
也许老奶奶一个人住时间长了很想有人和她说话,只要不下雨她就早早地准备她的工具在门口等,看有没有人经过就喊人帮她把椅床搬出来,或者有时候晚上她就不把椅床收回家里,直接让它在老树下过夜,实在没碰到人帮忙她就一个人把椅床拖着出来,由于她家就在路边每天经过她家门口去田里干活的人都非常多,虽然年龄比较大,但老奶奶说话还是中气十足,总是大老远就能听到她跟别人打招呼的声音:“又去干活啦!”,她总是非常热情,嘴上总是笑眯眯的非常乐观!
也许正因为她的热情和乐观,村里面的人有空的时候总是喜欢去她那里乘凉聊天,干活回来经过的时候有蔬菜什么的总是会分给她一点,小孩更喜欢去她那里玩,因为这颗老树是一颗龙眼树,虽然年纪有点大但是每年的夏天还是非常争气地长出一些龙眼,小孩就会过来摘,然后老奶奶还会变魔术一样拿出一些小零食分给他们。
其实这些零食都是老奶奶平时托村里面去赶集的人顺便帮她买的,小孩有吃的就万事听话了,会帮她去她儿子家抬水织渔网,由于她的房子太老那个时候也没条件装自来水,所以生活用水都需要去她儿子家抬,小孩力气都非常小都是拿几个小桶一点点地抬回来帮她灌满那个不大的水缸。此时买奶奶总是笑呵呵地说:“真是好孩子”,那些小孩听了之后都非常开心。
老奶奶年纪大了视力不太好,有时候看到我们在那里乘凉就会从口袋里慢慢地拿出一个用黑色的包得严严实实的塑料袋让我们打开帮她数钱。其实里面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钱,最大的一张就是20块钱,然后就是5块、一块、一毛,她说这是她的全部财产了,去哪里都会带到身上,女儿基本就是两三个星期过来看她一次,老奶奶也只会很简单的算术,所以每次来都是给她几张20块钱,即使有外人过来村里卖鱼也不会担心被骗,有人来村里卖冰棍的时候老奶奶又会给那些常来玩的孩子买冰棍,然后有人来收废品的时候那些小孩子又非常开心地帮她把家里收集的瓶瓶罐罐拿出来卖掉。其实那些零零散散的钱数来数去基本都不会超过两百块,但是老奶奶把它当做宝贝一样珍藏生怕一不小心就弄丢了。
如今我也忘记有多少年没再去看那棵老树了,甚至连见老奶奶最后一面是什么时候都忘记了,毕竟从来没想过那是最后一面,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慢慢地长大,再后来到外面读书就更少回去了,偶尔听到老妈说她下雨天在家门口摔了一跤就此卧病在床,没多久就去世了。知道这个消息后不知道为什么很不愿意相信,总是感觉她依然坐在椅床上笑着跟人打招呼“又干活去啦”,那棵老树下依然回荡这无穷的欢声笑语......
记得今年暑假再次回到老家的时候,我还特意偷偷地跑去看那老房子,老房、老树还在,只是没有了椅子、扇子、水瓶和老人,感觉那是被遗忘的地方已经长满荒草,一片安静。
后来我常常想在几十年后我会不会也这样:每天拿着一把扇子、一个水瓶和一把椅子坐在门口透出爽朗的声音:嘿!又干活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