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钱钟书而关注杨绛,两年前机缘巧合,读了《百岁感言》,从此喜欢上了杨绛的作品,开始了读杨绛文集之路。其中缘由,我自己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初读时,也觉得杨绛的文字虽然清淡高远,但整体风格趋于平淡,很需要耐心、耐性,并不是篇篇都引人入胜的。但钱钟书却对夫人的文章极力推崇,据说在当时的文人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作“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而钱钟书却经常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在看完杨绛写的《围城》序言《记钱钟书与<围城>》时,钱钟书提笔写下了一段话作为“附识”,最后一句话便是夸赞序言写得“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这样的竭尽维护也许一部分出于伉俪情深,但必定更有发自内心的认可。因为本身的喜爱,也因为钱钟书的推崇,我更耐着性子细读,随着时间的增长,越读就越有滋味,越读就越喜欢。
杨绛的文字节制、内敛、简洁、干净,清隽自然,很像丰子恺的小画,简单质朴却耐人寻味。除去译作,她在作品上也算不上高产。小说和戏剧都不长,最早的一篇小说写于求学清华期间,据说深得朱自清先生的赞许。而后随钱钟书求学英国,回国后创作话剧,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个时候的钱钟书还没有写作《围城》,人们称呼他时,多只称作“杨绛的先生”。颇受欢迎的《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都写作于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在这两部喜剧中,她都将美满的结局给了真诚善良的人。在抗战的艰苦时期,她并不认为写作喜剧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是用喜剧里的笑声以示在漫漫长夜的黑暗里始终没有丧失信心。在我看来,她的早期剧作,乃至她所有的作品,都有和这句论述一样的基调,不为曲折和苦难过分哀伤,即便当前悲苦,却总能从点滴中看到希望;虽然“世间好物不牢固,彩云易散琉璃脆”,但只要经历过、珍惜过幸福,就没有白活。
文集中收录的作品多数集中在解放后,其中更多的又集中在1980年代之后,那个时候的杨绛已经年逾古稀,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经历过岁月洗礼,明白好与不好都会过去,往昔的一切都在眼里变得温润了。在她的散文中,她也更愿意回忆那些让人温暖的人和事。《干校六记》中,除了“记别”有些哀伤,“记劳”、“记闲”、“记情”、“记幸”、“记妄”,无不如清风拂面,在下放劳动,一家三口分离且不知何时团圆的日子,杨绛记录着身边人对他和钱钟书的照顾,记录着对他们夫妇亲近的小狗小趋,记录着不时借送信之便来和她见面的钱钟书,只有欣慰没有萎靡。对于自己和钱钟书被批斗的黑暗的“丙午丁未”年,她则将其形容为是“乌云的金边”,因为见识到并非人人都会落井下石,而那些倾轧他人的人或者被另外的人倾轧,或者活在内心的愧疚中,因此明白原来世间那些凶悍狰狞的人和事不过是“披着狼皮的羊”。被剔成“阴阳头”以后,她自己动手做一顶假发;即便被分去扫厕所,她也要把厕所扫得一尘不染,将洗脸池擦得洁白光亮。在白天被各种事情占去精力的时间里,她坚持晚上翻译巨著《唐吉·诃德》,翻译稿被没收以后,她想方设法保护着自己的“骑士”。被迫戴帽子游街的时候,她改编了桑丘·潘沙的话给自己鼓气:“即便我出丑游街,我也是一个有体面的人。”
令人心折的《我们仨》,虽然开篇是古驿道上的失散,让人觉得无数次“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但她转念告诉我们,“尽管如此,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初读《我们仨》时,我并不明白古驿道上相聚相失的笔墨究竟用意何在,甚至根本读不进去。但自己真正为人母后再读,我想我终于读懂了她的用意。杨绛先从我们仨最悲苦的离别写起,却转而告诉读者“我们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古驿道上的失散被“我们仨”幸福的回忆接住,让人觉得不那么悲苦。她把一家三口的诀别写成了凄美的梦境,在梦里爱女圆圆告诉她:“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痛彻人心的诀别成了“回家”,这既是父母对女儿的祝福,也是对死亡乐观平和的解读吧。
在以建国后知识分子改造为主题的小说《洗澡》中,她塑造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女孩姚宓,她年轻、美丽、聪慧,有自己的追求,看透世事却坚守内心,看似柔弱却从不妥协,如一朵静莲独自开放,诠释了一位女性最优雅的姿态。
曾经有朋友建议过我,年轻时不要过多去读杨绛,因为那种淡泊的气质也许会影响得你不愿去拼搏和争取。读过几遍文集我渐渐明白,她的无为与不争是因为内心的坚定。正如为了翻译,47岁时零基础自学西班牙语,每天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间断,终于翻译出巨著《唐吉·诃德》,她只是清楚该怎样做自己,用自己的坚韧把这样的设想实现了。也因为如此,杨绛对很多事情自有自己豁然开朗的解读,比如通俗意义上的出人头地,她告诉我们,西方有哲人把社会称作“蛇阱”,但成功不只有一种解读,“蛇阱”之上,天空还有飞鸟;“蛇阱”之旁,池沼里还有游鱼。自有人避开“蛇阱”而藏身或“陆沉”,所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杨绛通晓多门外语,又曾在欧洲求学,通读中西各类书籍,但语言中浸润的还是深厚的古文功底。资中筠为再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撰文中也提到过,这一版的教科书是很多她所喜爱前辈的儿时教材,教科书影响了他们的写作风格,杨绛便是其中之一。
杨绛作品读得多了,又喜欢把她与张爱玲做比较,冷峻的张爱玲看透人生,看透人性,却只是看透而已。而杨绛却用温润的眼睛注释着这一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告诉你尽管“彩云易散”,但乌云又何尝能长久地占据天空。你也要为了那些美好,尽量按照自己的本心好好活。人们都想寻求桃花源,杨绛在作品里,让我们看到了她智慧、宽厚、乐观、平和的内心世界,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