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有一个习惯,当我在电脑或者手机上遇到一些令人眼前一亮或是值得后续思考的文字段落或案例的时候,我总习惯于把它复制保存下来,作为以后写作的思想来源或者素材。
这些素材我会用简短的词语作为标题的关键词,方便日后想起了能够迅速的检索出。
最近,我想写一篇关于“学习”的文章,于是在我的印象笔记中搜索“学习”这个关键词,在检索出来的众多的文字中跳出来一段话,我觉得颇有意思,想在这里与诸位一同分享,也是作为今天这篇文章的重要引子,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家媒体采访著名创业者李想(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时,李想当时说的一句话:
“学习能力超强,然后和小强一样,总是死不了,怎么都能坚持到赢,这两点就够了。”
这句话非常简单,但是在我看来,却是形象得足以让人拍案叫绝。
说到“小强”,不禁容易让人想起周星驰演绎的一个角色,不是“唐伯虎”,而是“食神”史提芬·周。
电影《食神》中有一个情节是这样的,史提芬·周到中国大陆寻找传说中的中国厨艺学院,寻找多时没有找到,却不料遭人暗杀,幸运的是,他大难不死,流落到嵩山少林寺中。后来的情节大家也知道,在少林寺十八铜人的围攻下,他发挥着“小强”般永远打不死的精神,进入少林寺的厨房。在厨房里,他又凭借着自己超强的学习能力,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学习厨艺,最终成为了一名厨艺的顶尖高手。
无论是超强的学习能力,还是打不死的“小强精神”,缺少了任何一样都不能成就明日的“食神”。
“小强精神”很容易理解,反正就是怎么打都不死就是了,我在这里不做细讲,讲多了反而变成真正的“心灵鸡汤”了,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下“超强的学习能力”这个话题。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到了要把注意力放在与自身“成长”有关的事情上,那什么是与“成长”有关的事情呢?
在我看来,这些有助于“成长”的事情绝大部分不会如享受美食、看剧、逛街、唱K那般给予你暂时的满足感,甚至很多时候这些事情是位于你的“不适区”内,但长远来看它们将会给你带来持续的好处。其实这些事情与我之前在《人生的复利效应(六):时间到底能不能管理呢》这篇文章里列举过的时间矩阵,“重要且不紧急”的象限内事情的本质是相同的。
其中“学习”就是一件与“成长”紧密关联的事情了。
其实啊,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学习这个过程分成了“快速入门”和“持续精进”两个阶段,而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在遇到很多与我们本职相关的其他知识领域时,我们需要的只是“快速入门”而已,对这个领域的知识能做到一个快速的了解,而不是如同真正在这个领域内深耕数十载的专家学者那般。
比如笔者是从事税务行业的,税务这门学科往往与各行各业都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特别是对房地产行业,我们需要的是快速了解房地产行业的筹资到销售的整个流程环节,不必非常地深究在特定的某一个细节里。
如何能够快速入门呢,顺带在这里推荐一本书,名为《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在书中作者看来,快速学习是用来“学会”而不是“学精”,很多技能的学习只需要20小时就能搞定,他把这个快速学习的过程分成四步:
分解步骤----把技能做最大程度的细分,分成若干小步骤。
充分学习----对每个小步骤进行充分练习,以便进行灵活的练习。
克服困难----克服在练习中出现的生理、心理、情绪上的障碍。
集中练习----至少要20小时集中学习的小步骤。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关于这个“20小时”,润米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刘润也对“20小时”这个时间段做过更详细的划分,这里也一并分享一下。
花5个小时,用来大量的泛读在这个领域里好的书籍,并对书中概念、模型、公式以及核心观点进行标注,泛读的时候可以略过书中的一些案例、对话等。
花3个小时,将上面的概念、模型、知识点进行修正和关联,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系统模型。
花2个小时,对于模型内不懂地方,求教于业内的专家。
花10个小时,理解复述,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回到最初的泛读书籍中或者通过专家、互联网各种方式寻找答案。
如此通过上面的20小时,就能快速地学习一门完全陌生的知识。当然,这里再次强调一下,这个“学习”是指“学会”而已,真正想精进成一个高手没有“死磕”一段很长的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关于学习的“持续精进”,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为大家再次讲述。
这里总结一下,在这篇文章里,我讲到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所谓的“小强精神”,还分享了关于如何快速地进入一个知识领域的方法。这篇文章还推荐一本书,名为《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