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公子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五月的广州已经进入了酷暑模式,一个人待在家里,享受着空调带来清凉的同时,也逐渐地把目光地移向窗外,远处的车辆和行人不断地来回奔波,在36度的高温下为了生活实属不易。
你愿意顶着酷暑在外面来回奔波吗?每天汗流浃背,身体都黏糊糊的,时间长了还会晒得黝黑。工作有时候还卖力不讨好,经常看老板面色,动不动就被扣工资,生活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而自己为了谋生也不得不卑躬屈膝,忍气吞声。
我想,如果能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里,不用上班的同时每个月的收入依然能满足家人每个月的开销,还不用每日奔波劳累,更不用看人脸色做事的工作生活是多么美好多好,这估计就是人们所理解的财富自由吧,我也非常渴望过上这种生活,但前提是有足够的能力。
操作系统
想获得财富自由的能力,你首先得升级一下你的“操作系统”,即大脑。
这就如同我们手上的手机一样,不同品牌的手机操作系统不同,性能也不一样,这导致使用过程的体验也各有差异。
而机性能的好坏,首先得益于手机系统的差别。操作系统越好,手机性就能越好,用得越顺畅,处理事务或者娱乐等各方面也能享受很好的体验。
每当有国产手机和苹果手机陆续上市时,总会有人在选择上纠结不已,这时肯定会有人走出来说:买苹果吧,虽然贵一点,但是我用了几年都不卡,你买部国产手机,用不了多久就会卡到你怀疑人生,何必浪费这些钱呢?
是的,人人都在追求手机上的顺畅体验,但是怎么不能想想手机毕竟是身外物,再顺畅也很快会被淘汰。而自己身上的“操作系统”是能让自己与别人拉开差距、不断成长的核心利器,是保证自己一生“顺畅”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是用久后才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的差距。
人的“操作系统”由以下几点构成:
01概念与关联
在脑子里对事物有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对已知的概念有个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02价值观与方法论
有了清晰透彻的理解,才能形成价值观,分清孰优孰劣。并在此基础上用正确的方法论去指导实验与践行
03实验与践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做了才知道是否正确。
就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就构建了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
手机系统需要不断地升级,大脑也不例外
“元认知”能力,就是保证系统不断升级的能力。只有获得这种能力,你的“操作系统”才不会过时以至于被淘汰。
每日三省吾身,知道你自己“并不知道”,而不是不懂装懂;发现你过去、现在错误的思想,并加以修正,这些就是“元认知”能力强的表现。
手机寿命与人相比本身就短,再好的手机操作系统也只能伴随着手机的消亡而消亡,而我们身上的“操作系统”可是能伴随我们一生的,在拥有它的基础上还能不断地对它升级改造,人与人的巨大差别就出现了。
而使人与人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力量,就是“复利”。
“复利”的威力
“复利”的威力到底如何?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来告诉你时间加复利所带来的威力:
有个古代皇帝爱上一项称为“围棋”的游戏,决定嘉奖此项游戏的发明者。他把发明者召入宫并且宣布要满足发明者的一个愿望。发明者说:“我的愿望是你赏我一粒米。只要在棋盘上的第一格放上一粒米,在第二格上放上二粒米,在第三格上加倍至4粒,依次类推,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双倍,直到放满整个棋盘为止。这就是我的愿望。”皇帝很高兴地答应了。
当第一排的8个格放满时,1,2,4,8,16,32,64,128粒米,放到第二排中间时,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
于是皇帝找来了几位伟大的数学家,他们打着算盘,在石板上匆匆计算。几番周折后,得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一粒米在64格的棋盘上每个格倍增,最后是1800亿万粒米,总数是相当于全世界的米粒总数的十倍。
我们平常人是体会不到“复利”的威力的,除非你是亿万富翁或者是去借高利贷,前者让你每年多“生”出几百上千万的利息,后者让你身陷负债的“无底洞”。既然“复利”有如此大的威力,我们如何能够让我们的人生也加入到“复利”的对伍当中呢?
有过投资经验的我,明白长期投资一只股票指数如果长达十几二十年,这获得的利润并不是每年投资额乘以年数这么简单就能预测的到的,那将是无法估计的财富。
但是要获得人生“复利”这一笔财富,前提是你得行动(投资),做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学习投资理财),然后持之以恒(每月定投),并有耐心地度过漫长而枯燥的成长期(投资前期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亏损),只要你的技能足够强大(投资基数大),那么“复利”的作用就会让你“猝不及防”。
若是你的人生开启了“复利”模式,那你的人生轨迹就如同股票指数一样,上升空间永无止尽,到了这个时候,你的人生就不设限了,别人对你的嫉妒,最后只能转化为羡慕了。
获得“复利”的效果,首先你得越过“成本线”,即你前期的不断积累,用哲学话语说就是:量变促成质变。
这个过程缓慢而枯燥,成功人士之所以那么少,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大多数人没有的耐心。
有耐心的人更能看到希望
社会发展之迅速,人心也会由此变得枯燥起来,急于求成是人的本性,游戏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套住”多数人的心就是这个道理,它能及时地满足玩家的欲望。游戏的成功并不能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做得如此优秀,现实中的成功,需要更多的是“耐心”。
有一天,我猛然发现,似乎自己所学习的新知识,基本上都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的,真觉得白活了好多年。
我试过练字,加入几百号人的微信练字群,坚持练字不到两个星期,就放弃退群了。
我试过学英语,背单词、学语法课,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两页100不到的单词还没背下来;报的语法课,一年后才拿出来学习。
在我看来,若能坚持学习下去,我的进步肯定会突飞猛进。后来我才知道,要坚持下去才能获得的东西,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自己“骨子里”就反感或者对这件事不感兴趣,毕竟不是自己最想要的。
用“耐心”替代“坚持”的说法,似乎比较准确。
一个人有耐心地做一件事,肯定是看到了希望才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然而“希望”又是什么呢?
希望,就是能让你的明天因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如何通过“希望”来提高自己的“耐心”呢?
答案是:给你要学习的知识给予更多的意义。
认真地想一想,你学习某个知识的意义有哪些?
01掌握了这个知识对你的人生是否有什么改变?
02掌握了这个知识能否实现你的梦想?
03掌握了这个知识是否能赚更多的钱?
04掌握了这个知识是否能帮助更多的人?
生活需要有仪式感,学习更需要有“使命感”。为了希望而去奋斗,就是我们的使命感。
希望很美好,也很“脆弱”,它是我们亟需要保护的最为脆弱的东西。希望是“烛光”,稍有些风吹草动,就会“熄灭”。烛光熄灭了,就会陷入黑暗、寂静、迷茫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你能找到正确的出路吗?
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儿,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只要希望在,路就自然会为你铺开。
何为正确的事儿
掌握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需要用来解决问题和谋生的技能,就是正确的事儿,也就是我们的“刚需”。
英语是刚需吗?
是的!
工作上,掌握英语的人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优势和出路,工资待遇也会更高。
学习上,英语作为义务教育体制的必考科目,学好英语,能打败一大部分人,也为出国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上,你不必为出国旅游而感到困惑,掌握英语的沟通能力,你也能独自闯荡世界了。
英语如此重要,但为啥还是这么多人学不好呢?中国教育出现的最大失败实例,就是学英语。
人们都说“一万小时定律”,经过一万小时的学习锻炼后就能成为某个领域非常厉害的人。可是我们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一共学了多少年英语?14年!共花了多少小时?十二万六千!结果呢?英语水平可能还不如外国三年级的小学生。
学了那么多年英语的我们竟然不如一位小学生,这是个非常郁闷的事实,但是为何会出现如此悬殊的差距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外国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刚需”!
在中国,你能找到哪个地方只能说英语的?并没有!
如果是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跑到外国去谋生,不用过多久,他的英语肯定比国内很多人要好,如果他不会说英语,那还怎么谋生呢?就学英语而言,如果你没有找到学英语的动力,也说不出要学英语的原因,那么最后的结果只有一种:放弃!
大家想想看,自己英语成绩不好,是不是这个原因?刚需,是保证持续学习一项技术知识的基础和源头。如今的知识付费发展迅速,职场技能方面的学习培训课程琳琅满目,瞄准的就是消费者的职场“刚需”。
然而问题又来了,很多人按照自己的“刚需”买了课程,可为什么又学不好了呢?你能确定购买课程的他们,能保证听完?听完能保证实践?他们之所以学不好,就是因为没有耐心。
成长路上,没有人是能够一帆风顺的。因遇到小小挫折而放弃,又或许是学习效果不明显而放弃的,大有人在。急于求成是这个时代普通人的通病,凡事都追求快、狠、准,想以这种状态来收获成长的人,无疑不是奔着失败去的。
三十而立,到达这个年龄的人或许会回顾往年自己都干了些什么,获得了哪些成就。然而,一般的人都会不满足现在的自己,不满足现在的状态。而如今的现状,就是由过去积累而成的,哀叹现状的人,是否能够反省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自己呢?
“刚需”催促我们去选择,“耐心”确保我们学习的效果。若你想满足未来的“现状”,现在起就是你该奋斗的时候了!
吃亏是福
要奋斗,就不能怕吃亏。无论在学校,还是出来工作,总有一个现象让我琢磨不透:既然知道“吃亏是福”这个道理,为啥还会有这么多人害怕吃亏?
有人说,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干多干少和其他人拿的工资待遇也差不了多少,为啥还要让自己这么卖力地干活啊,说不定吃力还不讨好呢。
有人说,尽管许多事情要学要做,但做得多学得多,花一样的时间能做比别人更多的事情,就意味着比别人进步越多、成长越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人的未来我们都可以准确性地预测到,后者比前者的前途更好,晋升机率更大!
李笑来老师说过,人有三种“商业模式”:
01一份时间只出售一次,比如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的上班族。
02一份时间能被出售很多次,比如作家写成的书籍,可以不断地被出售而获利。
03购买别人的时间为自己服务,比如老板雇员做生意。
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我们都是“第一种”人,每天花8个小时,只干8个小时的活,剩余时间就随便打发掉,然后第二天继续和昨天一样。在他们眼里,老板给我多少钱,我就做多少工作,金钱的价值大于时间的价值。
对于第二种一份时间出售多次的“商业模式”,对我们常人来说难度更大,毕竟这得有真材实料的能力才行。
第三种商业模式,购买别人的时间为自己办事,这种模式要么属于创业者,要么就是 投资人。
综上所述,最贴近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就是第一种模式。
如何优化它呢?
为自己打工,做自己的“老板”!
工作时,不要经常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财富:成长!
与别人相比,花一样的时间,多吃点“亏”,会让你除了拿和别人相同的工资外,还能获得金钱买不到的经验和成长。这相当于一份时间出售了两次,这份“收入”比别人多了一倍,一点都不亏!
做老板的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做生意亏钱,你作为自己的“老板”,你能忍心在工作这份“生意”里只收获到一份利益吗?我相信没有人会这么做!
最后,让我们认知并不断升华自己的“操作系统”,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刚需保证自己学习的成效,让希望不再渺茫;建立自己“商业模式”,让人生的“复利”曲线带你走向不设限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