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层次:
【定义】决策的前提是知识和信息丰富,正所谓知己知彼,决策前必须获得对自己、对对象的了解,才能支持决策的做出。
1、自我认知:
我要如何更了解自己,才能让结果变好?
虽然是第一次做这个工作,但我相信自己能很好的完成。
我有较好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总结提炼能力。
主任虽然远在国外,但我相信他会认真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不足是没有全面了解过部门内容的工作,要仅靠去年的总结报告进行判断和推导出工作重点和亮点。
对象认知:
【定义】我面对的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怎么样能够依据对象的特点来让结果变好?
对象:2017年总结报告和2018年工作打算
特点:需要自下而上的提供数据和文字素材,需要自上而下的根据工作重点提炼亮点内容。
亮点最重要。要即是工作重点,成果又比较突出,通过文字描述成为亮点。
【话术】
• 你需要了解的对象是什么?请澄清它是什么以及谈论的边界?
是报告,是为了全国工作会议提供素材。
• 这个对象的心理表征是什么?你可以去哪里找高手获得相关表征?
有重点,有亮点,数据无需特别准确,也就是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在数据统计上。可以通过学习国家的重点工作,和去年的总结报告,以及十九大工作报告中的内容,进行编纂。
• 对象有没有必然的发展规律、阶段,以便我们找到它的特点?
第一部分,部门内部的工作职责是基本不变的,第二部分,重点工作选取参照去年总结以及今年的工作实际,第三部分,工作亮点,学习总局的工作重点和国家十九大工作报告内容。
• 对对象进行处理时,有什么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特点就是和上层设计保持一致,并具体落实。
二、决策层次:
【定义】有了充分的信息并不代表一定能够做出有效的决策,必须还要有决策原则、决策流程进行支撑,才能更好地决策。
决策:
我的决策是否符合决策原则、决策流程,是否进行推演,思路是否高级……?
决策也是有流程和方法的,总的来说可以用问题解决方法论的套路去嵌套:
【话术】
• 先判断自己要决策的是什么;
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容,组织全部门同事,提供素材,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解,完成质量较高的报告。
• 分析各种决策选择的原因和可能性;
似乎没有列举各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只列举了1种。
反思:在决策选择上,我一般没有过多思考过多种可能性。也没有形成其他应急预案,不利于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 提前推演,通过各种方式(合并、删减、综合)形成解决方案;
无
• 如果有多种解决方案,要进行评估和完美选项输出;
无
• 设定目标、提供资源支撑、防范风险;
目标:3天,完成高质量报告
资源:各科提供数据和材料,主任帮助审阅,总局重点工作报告,十九大工作报告
防范风险;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似乎不太会思考。
• 执行和过程中的持续调整(这就涉及到元认知了)。
有调整,见日志。
三、元认知层次:
【定义】决策做出后,还要将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实现,必须依靠元认知的力量,通过自我觉察、对话、监督的方式,达到计划、监控、调节的目标,以帮助成果的取得。
元认知:
我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遇到问题要如何处理……
【话术】
自我觉察、自我对话、自我监督的子能力。
这部分之前没有思考过,以后加进来,进行自我的觉察、对话和监督。本次任务似乎没有产生太大难度,但是对我意义很重大,是让领导认可我的写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一次展示。
• 自我觉察,能够让自己找出触发器和自然响应的关系,并且调整第一反应;
• 自我对话,能够让自己找出影响决策的理性和感性冲突,甚至可以要求不同立场的感性和理性进行对话,解决冲突;
自我监督,是观察自己的思想、行为,提前分析可能对决策结果产生哪些影响,以提前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