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点难过,是从给朋友发完信息的下一秒钟开始的。跟好友很久没有联系,发过去的语音信息又是无聊到我自己都不知道想表达什么,问的问题简直好笑,我竟不知好友的妈妈是否还在老家——这样的了解程度,我们还是好朋友么?
工作之后,我们这一群人越来越少联系,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圈子,有着自己的努力方向,有着自己的忙碌无暇。刚开始还能一年聚一次,后来就三两个偶尔聊聊。
而我,更是如此,我本不是一个容易吐露心声的人,对她们的很多情况,我也都是后知后觉,知道之后又不知如何是好。曾经下定决心要让自己变得优秀,变得强大,才能让我的朋友们依靠。而过了大学四年,我依然找不到方向,闷着头地努力工作了四年,到现在也还是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只能勉强以阿Q的精神,强撑着让自己从头开始。如此,我不能跟上她们的步伐了。
这种渐行渐远的感觉,不是你喜欢的一首歌我不喜欢,不是你想看的一部电影我不想看,更不是你热衷的兴趣爱好我轻视鄙夷,而是能力的差距——是你走得快了,而我走得太慢;是你爬上了山顶,而我还在山底徘徊。我们不得不承认,好的关系是因为双方存在互相欣赏的点,而能力的势均力敌是关键。
我们依然还是会抽点时间,尽量在年底或年初聚一聚,坐在一起聊聊近况,聊聊我们的感情生活,满足一下八卦的欲望,在一笑而过中,让困难和忧虑变得云淡风轻。而聊的更多的是别人的生活,满足的是更宽泛的八卦欲望,却满足不了那份期待——而这期待是什么,我却无法明具。
渐行渐远出自欧阳修的《花木兰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由此可见,渐行渐远用来形容友情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然而,我们的友情还在,我们还是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们还是用最初的方式温柔以待,我们还是会互相关心和信任,我们还是那样刚刚好,不多也不少。我们的友情会历久弥香,等到我们老了,也还是16岁。
而我对16岁,高一,也是颇感遥远的,仅存的那些回忆那些人都是模糊的。也许,是我自己选择了忘记,选择了逃避,选择了离开她们的关心和问询,选择了像一只鸵鸟一样欺骗自己。从关闭心门的那一刻起,我已经落后千里万里,再开口已不知如何亲近。太敏感,以至于不知如何与自己相处,更不知与自己在乎的人相处,愈发敏感,如此进入了死循环。大大咧咧的外表犹如努力表演争取被认可的秃鹤,极致紧绷的神经又如他独自在码头石阶上的号啕大哭。
如此看来,渐行渐远的不是友情,而是我和我自己。还剩下2年,我就可以对十年前的自己说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