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一次提到这个话题,是发现一个人每天就这么多时间和注意力,如果想要学习的太多,可是又兼顾不了,会有很多的焦虑,怎么办呢?不着急是安慰自己,但是有方法可循,就是记录时间,也有人用大白话概括,就是对自己狠。其实仔细想,如果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一点就算是多自己狠的话,真的不叫狠,那是真爱自己。
昨天的文章,《爱,原来就是一场自我教育》,真正的爱就是成长,爱对方,是让对方能真正成长,去遇到更好的自己;真爱自己也一样,,也是要求自己成长。
而昨天没有说到的是,成长,心智的成熟,是反人性的。有一种消极的力量,就是熵的力量。也是在《少有人走的路》里面提到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宇宙会完全分解,其高度降低至最低点,成为没有任何形状和结构,不再发生分化的死寂状态,这种没有组织,不再发生分化的状态,我们称为“熵”。能量自然从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进入熵的状态,称为熵的力量。进化过程就是与熵的力量彼此抵触。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就是不断努力,要同熵的力量对抗。
(二)
接下我们还会提到懒惰,懒惰也是我们内心熵的力量。
而心智的成熟,我们所说的成长,就需要不断的与这些力量对抗。那么这里和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有什么关系呢?
最终是成长了还是屈服于懒惰了,不同的结果其实是有原因的。如果没有想到这里来,怎么看都觉得柳比歇夫太变态了,把时间记录的那么精准,不但记录每一天的时间都用去哪里了,还写总结,还做计划。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读过几遍《奇特的一生》,做时间纪录是因为受胡钦元同学的影响,觉得他都这样厉害了,还这样认真到让人汗颜的做时间纪录,图什么呢?我就没有脑子的也跟着记录起来,我发现的第一个好处是,我每天还是要做那么多事情,但是我用来读书的时间,就是多了起来。后来买了这本书读,只是知道了要坚持记录下去,后来在读,才发现,记录是最浅显的一部,而定期的反思,总结,才是最积累能量的一步。
记录:是觉察。也是对自己启动自知自觉的过程。
总结,反思: 是在反复的对自己自知自觉,是缓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整,会慢慢体验到对自己的掌控,清楚我们在说什么,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自我驾驭的力量在积累。
再回头读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不就是元认知能力在增强。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也知道了成长的好,也知道真正爱自己就是让自己成长。可是怎么做到,起先的方法,就是通过时间记录。先记录时间,知道该怎么一步步的来完成自己的一个个目标,才是保证目标完成。
所以,同样是在学习,在有人看起来就是对自己狠,而在有人看来,这是在真正的爱自己。
(三)
我自己现在还是会每天都记录自己的时间,看哪里的时间浪费了,哪些时间效率太低了,这都让我时刻觉察到自己,当然也会有意识的放松自己。最有用的是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比如一周总结的时候,没有完成的就是在那里,你哪些地方偷懒了,还是很客观的观察的到。
有这样的感触还是因为,会发现很多人好像不相信自己和成长有关系。为什么不相信呢,只要生命不息,就应该折腾不止。有时候看自己朗读英语走了很远的路,虽然也还是没有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不抵触去阅读原版书了,最大的收获是,我对自己学会,把英语变成自己的技能有信心了。
而如果一开始我没有去记录我的时间,我可能更多的是想去实践这些学习,但是苦于被生活中的事情所埋没,而抽不出时间来。所以,回头想,理想很多,比如学会英语对自己来说很重要,但是也要开始于脚下。也不是一开始就能体验到记录时间的好处,而是在记录中慢慢知道了自己一天可以完成的练习的量在渐渐增加。
甚至包括这样的写作,如果没有一开始决定和自己的懒惰,内心熵的力量对抗,就不会有每天必须写下1500字。虽然做到每天写下1500字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要相信积累的力量,一天1500字,30天就是4万5千字,偶尔有写不出什么的时候,也要逼自己写下去,但是,30天之后,再回来看,和现在的感受由绝对是不相同的。现在不能理解积累,是自己的过往从来没有体验过积累达到之后的感受。每当这个时候,要让自己跳出来。
这些,都是在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