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篇《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https://zhuanlan.zhihu.com/p/330740205的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丁小平先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些学术贡献,尤其是第二部分提到关于精神痛苦的问题,引发了自己对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一个重新的思考。以前听过一个关于牙疼的故事,有三个孩子从出生就开始牙疼,第一个孩子牙疼治好了,他觉得牙不疼时候的感觉真好,但是时间一长,对好的感觉也没有了,感受不到了,第二个孩子始终牙疼,可是从来没有人跟他讲过什么是牙疼,对这个没有什么概念和认识,第三个孩子,有人给他讲了什么是牙疼,而且跟他说牙不疼的感觉真好,但是没有医生可以治。自己感觉身边很多的人是处于第二种状态,并不知道什么是牙疼,也不知道这样有什么不好,甚至觉得这样的生活过的还可以,还挺幸福的,但是这种还可以的状态真的是一种平平淡淡就是真的那种幸福吗,是不是可以持久呢?
在后工业时代,整个社会对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远远高于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物质生活不是让人们疲于奔命的东西了。资本主义在前两个阶段,通过占领现实已有的市场和未来的市场,来牟取自身各方面的利益,但是一旦占领完这两种市场之后呢?资本家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注定了自身贪婪不可遏止,势必会开发出更大的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丁小平先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制造非本真需求的市场阶段,关注人的精神领域方面。非本真需求,简单来说,是自己的幸福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因为媒体无孔不入的、大量的宣传,使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被动地就去选择了消费相应的商品,类似喝盐水止渴。通过大量的概念、标准等植入我们的脑海,结合咱们的实际生活来说,重点体现在其中的几个方面:
首先,集中体现在房子的需求上。大量的二三线城市的人,在老家有一套房,但是在县城或者市里会继续买一套房,真的是因为不够住吗?媒体宣传的是什么呢?电视广告上出现一幅幅温暖、祥和的家庭氛围,儿女双全、父母享受天伦自乐等这些画面,是与大房子的获得是划等号的。我们对房子的本真需求是什么呢?是因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但是现在是在哪儿买房子、买多大房子成为了我们首先评判的标准。年轻人每天睁开眼想的就是要还贷款、出去想放松放松和妻子约约会时,盘算的也是如何节省花销来还贷款……这样每天背负着醒时的压力、睡前的焦虑和晚上的噩梦,是我们觉得舒心的生活吗?其次,是体现在情感精神领域。人的情感需求是人一种本能的需求,但是在后工业时代,金钱侵入人们的情感领域,人的本身需求得不到满足,丁小平先生深刻地指出,在这种时代,人们被精神痛苦折磨的苦不堪言,甚至患精神疾患、癌症乃至自杀的现象比比皆是。亲情里面,孩子干家务、父母带孩子,都是以小时为单位支付相应的费用;恋情里面,先明码标价自己的学历、工资等情况来衡量自己应该选择一个什么价位的伴侣等现象,情感给人带来的舒缓、精神支柱逐渐被金钱所掌控,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控制参量。
当资本主义社会越往后发展,这种受精神折磨的状态会越加深重,这种牙疼不自知的状态还体现在教育、科研、人际关系等方面,只要私有制没有根除,整体社会的运行体制就不会得到根本的调整。随着低龄痛苦化、各方面痛苦的加深,向往更好的社会制度将成为每个人的最终需求,被压制的灵魂将会逐渐被唤醒,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的需求会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