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亲情什么时候变成了“等价”交换。
小区一位阿姨,年近六十,每天要照顾八岁的孙女和两岁的孙子。她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
周一到周五,每天接送孙女上学,监督写作业,其余时间不是在管二宝,就是做饭洗衣。周六送孙女上特长班。周日孩子不上学,得带她出门散散心,还得不定期参加学校活动。
我妈一朋友,一儿一女。前几年老伴身体好的时候,不是给儿子带孙子就是给女儿带孙女,每次回家就呆十几天。老伴一个人在家,偌大的房子,一点人气都没有。直到后来老伴心脏出现问题,做了搭桥手术,她才踏踏实实待在家里照顾丈夫。
老家有个奶奶,每次儿子工作忙了,就打电话,妈,君君想你了。老人满心欢喜去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兢兢业业地照顾孙子,还得忍受儿子儿媳的百般挑剔。
有一次,老人身体抗不住,就准备收拾东西回家。结果被儿子指责不体谅人,说到气处,竟然对她说“不给我带孩子,以后别指望我给你养老。”
有个阿姨,俩儿子,大儿媳生了二胎,小儿媳孩子一岁多,她周内在大儿子家里照顾宝宝,周末回小儿子家照顾孙子。
坚持了几个月,结果过劳进了医院。住了几天后就出院被儿子接回去继续带孙子了。儿子虽然心疼病榻上的母亲,但是更在乎自己的孩子。
带孙子本来是一件挺高兴的事,哪个老人不喜欢子含饴弄孙。但是当带孙子成为一种要求和负担时,亲情也开始成了变相的道德绑架。
我家附近有所小学,每天放学的时候,清一色望过去都是老人。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接送孙子,做做饭。有的甘心乐意,有的就没有表面上看上去一派祥和了。
有人想趁着晚年时光,拿着养老金做点自己喜欢很久却一直没机会做的事情,学点乐器,锻炼身体,和老友一起旅旅游,结果孩子一结婚,有了孙子,完了,所有计划都得泡汤。
别人父母都给带孩子,你们为什么不行?
你去看看,哪个爷爷奶奶不带孙子。
我们工作那么忙,你们怎么就不能体谅我们。
你们都老了,还玩什么,怎么不替我想想。
当然了,这还算比较“温和”的指责,更过分的对着自己的亲爹亲妈说:
不帮忙带孙子,以后别指望我给你们养老。
不带孙子会被指责,带孙子又会被嫌弃。
孩子生病了,怪爷爷奶奶。
孩子学习差,怪爷爷奶奶。
孩子长胖了,怪爷爷奶奶。
孩子瘦了,还是怪爷爷奶奶。
我们的孩子吃定了父母,一面接受他们的帮助一面又百般挑剔。
其实,你不过就是仗着他们太爱你。
他们大可以不干了然后回家,但是他们太爱你,哪怕被伤得体无完肤也忍着心酸帮你带孩子。
他们抱着最大的耐心源源不断地付出也只是希望你过得好而已。你却用一句不带孙子就不给养老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亲情难道是可以等价交换的吗?如果可以,你一辈子都还不起。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是有多少人生了儿,还要靠父母养。
中国的老人,一代人承担着三代人的责任,这种重量,足以加速一个人身体和心理的快速衰老。
认识的一个姑娘,嫁给了美国人,婆婆几乎没有帮她带过女儿,有时候突然有急事要出门,就打电话提前告诉婆婆一声才把女儿送过去,忙完后立马去接,从来没有耽搁过。
知名影帝刘烨在一次采访中讲述妻子生产的经历,他的妻子是法国人,生产的时候在法国,当时因为不懂法语,刘烨没法坐车,一个人在法国街头狂奔回家拿东西,等妻子生产后,老丈人和丈母娘才到了医院。他说,当时感觉救星来了,结果岳父岳母看了宝宝就走了。他说当时就懵了,一个人照顾两个人,在医院里差点忙晕。但是后来每次想起那个时候都觉得特别感动。
我们可以说中国人重视亲情,恬不知耻的把自己的责任嫁接到父母身上,但这种行为毫无敬意。
爱,是在付出中一点一点积累的,我们的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急着让他们过上标配的生活,却在年老体衰的时候成了他们口里的负担,我们的亲情充满了太多的理所当然,少了诸多敬意。
是的,他们是你的父母,他们是你孩子的爷爷奶奶,但他们也是自己啊。
他们已经付完了全部的责任,养大了你。
至于你的孩子,你自己去养。
亲情里,最令悲哀的关系是:需要你时,你是父母,不需要你时,你是累赘。
有多少人,一面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父母的付出,一面又极力想摆脱他们。
在奇葩说一期关于养老的话题讨论时,马薇薇说,现实是,大多数人都无法给自己父母一个圆满的老年生活。和父母一起生活会产生很多矛盾和纠结,送父母进养老院,以后又会后悔。
父母和子女就是一场越走越远的修行,但是他们的人生不应该只有你和你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啊,我永远忘不了老爸谈起自己参加运动比赛时眼里的光彩和老妈谈起学琴时的快乐。
他们的人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在历经千辛万苦将你养大成人之后,终于有时间可以做想做的事。难道我们还忍心剥夺他们最后的自由吗?
有人说,给父母物质的享受,老了送他们住最好的养老院就是孝顺。我不觉得。
真正的孝顺是应该是尊重的。
或和孩子住在一起,或和几个老友去养老院,或帮忙照顾孙子,或追求未完成的梦想。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尊重支持他们的选择,就像他们从前支持我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