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冬日格外潮湿寒冷,唯有火锅作伴方可解冻。
对于一个装满吃货的公司来说,吃火锅那可是件要上议程的大事,我们早早起来选取食材然后回来进行一系列的清理工作,放好火锅料,等水煮沸,接下来的时间大家的表情如出一辙,几乎都是不停咽口水死死盯着快开了的锅,目不转睛,明显是一群穷凶极恶的饿狼,当然也包括我。
水开始沸腾了,香气扑鼻,大家顷刻间争先恐后的往里面倒肉,涮了没几秒就塞进嘴里,看着都烫,可我也是这么做的,一轮一轮又一轮,吃得不亦乐乎。
等菜之际,我余光瞟了瞟,发现坐在身边的H君好像出世般寂静,不科学啊,这货也是公司里面的一大吃货啊。
“今天不在状态啊,骚年。”我拍了拍他的胳膊,看着默默吃菜的他。
“什么不在状态?”他一脸疑惑,带点委屈的样子。
“吃火锅啊,看我们多么生猛,你看起来就像焉了一样,没什么战斗力啊。”
“你才被阉了,我这是在控制节奏。”他得意的看着我,接着又把眼神从我的碗里面挪到了他的碗里面,嘲讽地说着,“你看看,你们现在个个人都在等着菜熟,吃个火锅还一卡一卡的,这是多么不爽的基于吃货的用户体验啊,你们太快了,扫荡光了也没什么存货,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感到腹胀,而我的话,慢慢来慢慢吃,不烫嘴不伤胃,还有囤货,根本不用担心菜不熟要等它们熟了才能吃到。”
“这......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啊。”我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这货吃火锅都吃出优越感了啊。
“火锅可是我得最爱啊,记得是小学二年级开始吃火锅的,锅龄都有个15年左右了,锅友满天下,哈哈。”说完又夹起了碗里面的一块肉在我面前显摆然后一口吃下,看着我干瞪眼。
“哈哈,H君同志,看来你吃火锅都吃出方法论了啊。”
“那是,吃火锅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节奏了,太快容易碗中无囤货以致出现坐等下一轮的干着急现象,而且很快腹胀,高潮太短,很快缴械投降失去战斗力。”他放下碗筷继续说道,“太慢的话则甚至捞不到什么好货,更别说能有什么好的存货了,这就是典型的手慢无。”
“有意思有意思,看来你这套基于节奏的火锅哲学都可以出书了啊!”我一边打趣一边表示佩服。
“必须的,我已经想好了,出书赚了钱之后用来吃遍全世界各地的火锅,哈哈哈。”
他说完之后目光就转移到了火锅里面,积极投入到下一轮战斗当中,这职业素养没得说。
随后我便在一旁看着这货如何实践自己的火锅哲学,好家伙,真是说到做到,节奏保持的非常好,不快不慢恰到好处,看似矫情实则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啊,在下也是输了。
吃完火锅,回头一想,其实这个节奏不仅仅适用于火锅这件事情上面,生活其他方面何尝不是?
真正厉害的人并不是所谓什么唯快不破的人,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的节奏大师,他们了解自己的同时又能审时度势,所以知道每个阶段应该用什么节奏。
篮球赛也是个典型例子,只会打快攻的球队和只会打阵地战的球队的夺冠概率都是微乎其微的,能快能慢掌控节奏的才最具冠军相。
关键是具体怎么分析呢?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又该慢下来呢?
我想主要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内在的话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告诉自己“是自己的迟早都是自己的”,保持不急不躁的状态。
外在的话要学会观察周围的大形势,我觉得大可抓住两点:“大家快的时候慢,大家慢的时候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都是从众的,大家都快速前进的时候多半是欲望驱使蒙蔽双眼,此时的决策大多不对,反观大家慢的时候多是懈怠惰性使然,趁这个好机会加快节奏的话必有势如破竹的效果。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想必大家都上过学,学校里面有种既可爱又可恨的物种叫做学霸,说他可爱那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时候总是需要他们助攻,说他可恨那是因为你总觉得他们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对你造成智商压制,而对于节奏,他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家在离考试很远的日子里面优哉游哉,而他们却在蓄力,每天都在快节奏的预习复习为考试做好准备,而当我们在临时抱佛脚天天通宵达旦急得火烧眉毛的时候他却淡定的早已进入梦乡,这个阶段他们只要慢节奏的复习之前早已消化的知识点即可,当然这里的快节奏和慢节奏都是相对而言的。
还有个节奏为王的明显例子,就是现在的创业大潮里面的生力军们,大多都是互联网快速迭代思维的坚定拥护者们,但很多时候是一根筋的去求快,为快而快,以为快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其实凡事一体两面,快节奏本身没有问题,对创业初期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快能解决抢占市场份额的问题,但是不同阶段都是一味快的话则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内部管理等问题,到后期分分钟致命,一路快步走到黑,节奏始终快得飞起。
从不停下来思考下自己现在走的路的正确与否,顺理成章就走入了一个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的怪圈。
最后也就完美印证了那句著名的大实话:走太快容易扯到蛋。
总而言之,凡事讲究节奏,做到知行合一,知道什么时候该快速执行什么时候该放缓节奏,毕竟这江湖本来就是节奏大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