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无非是为了看清自己,找找人生坐标;追根寻源,无非是为了建立文化系统,实现身份认同。
然而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下的文物也不说话。它们集体保持着沉默,共同看守着亘古的秘密,于是我们寻找的目光就只能投向神话和传说,那些看起来荒诞不经的只言片语,不一定就不靠谱。
恰恰相反,所有民族的神话和传说,都是历史上突出片段的纪录,也无不隐含着某种文化的秘密和梦想。在我们古代的叙事里,神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神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我们民族的神,一般都是有人的原型),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心灵史。只不过,云遮雾障,真伪难辨,语焉不详。
试看《山海经》,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记述了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还以流水账的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司马迁说: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王国维说:其文不雅驯,其中人物,世亦以子虚乌有视之。但西汉刘向父子(成书编著者)却说: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美国学者墨兹更是利用现代手段还原和考究了书上所记述的地理,竟与现代惊人的吻合。(参见《淡淡的墨痕》)所以,它究竟是一本正经,还是胡说八道,已无从考证,由此平添了几分神秘。
我选取《山海经》作为中华远古传说的代表,但它绝不只是传说那样浅薄,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体系”,虽然有的人会说它有些荒诞,然而这只是想象力飞跃的表象,其内核更是一种绵延至今的人文精神。
《山海经》是我们上古时期祖先流传下来的“笔记”,记录了我们的先祖如何用神话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尤其对死亡的描述非常之多,但是死亡并不是结束,在《山海经》的世界里,可以通过复活、化生等方式化解“死亡”,比如“精卫填海”、“帝女化瑶草”,更有“刑天舞戚”等。
这样的思维开端,让我们这个民族更加注重精神和品格的延续,生死从我们的先祖那里开始就不是一件必须高于一切的事情,发展到后来才会出现“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样的价值观,而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得以在这样一个和欧洲面积相近的大地上一直繁衍生存的前提,这也是《山海经》留给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最大的财富。
先祖仿佛在用文字和图片背后的东西告诉我们:孩子,你们的世界也许残酷,但远不如我们那时癫狂,死亡虽然痛苦,但并不可怕,我们的鲜血可以流淌,但血脉绝不会被斩断,因为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和基因。
对生死的概念阐述和对生命独特的理解,直接奠定了生命精神在后世成为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内核的基础,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魂”。
且看后来华夏民族对生死精神的生动诠释:华夏文明到了宋朝,在她最辉煌的时候,遭遇了史上最残暴最野蛮的侵略,蒙古人用他们几乎全部力量,打击重文轻武的南宋。
蒙古人可以几个月内,就踏平花剌子模,铲平俄罗斯,夷灭东欧列国,但是在江南的华夏文明面前,他停顿了几乎50年。元军攻打襄阳,打了五年,方才攻下;元军攻打四川,川民直到被杀光才放弃抵抗;扬州李庭之军队抗元,直到扬州人皆死方才屈服;
即使宋皇帝投降,抗元大军依然抵抗,因为根据宋制,投降诏书必须丞相大臣连署之后才能有效,丞相不署名,只代表皇帝投降,但是国家没有投降。至崖山海战后,30万宋军将士只有2万人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军民,都自杀殉国。听闻宋灭后,浙江十万、福建四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