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为甲方的需求变更抓耳挠腮?是不是被需求的优化无从下手?是不是新增需求预算不足感到头秃?究竟对于项目交付过程中遇到了项目需求问题应当如何应对,怎样能快速做好需求交付,且满足项目相关方的利益。
一、需求收集
需求即业务痛点,针对目前的所处的阶段,业务所需要提升的功能模块,亦或者是业务所需要新增加的业务场景等。
1、业务提出痛点,战略执行业务不满足,需要增加的点;2、目前业务流程执行需要更改的点;3、目前业务操作中客户体验优化的点;4、业务竞标之后需要增删改的点;5、系统性能需求等。尽可能穷尽所有涉及的需求。
二、需求优先级
当收到很多业务需求之后,如何明确应该将开发资源优先分配到哪一个板块,如何进行迭代计划,所以需要进行优先级排序,从业务的角度出发,进行roi计算(ROI(投资回报率)=[(收入-成本)/投入]*100%),或者业务紧急程度进行分析,或者从技术层面为业务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介绍一种需求优先级的工具:KANO模型法:是以业务根据不同类型的需求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将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五类:兴奋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基本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反向型需求。
兴奋型:用户意想不到不到的需求,有了此类需求,用户的满意度会大大的提升,没有此类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
期望型:有此类需求用户的满意度会提升,如果没有此类需求用户的满意度会下降
基本型:有此类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如果没有此类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度下降
无差异型:无论提供或者不提供此类需求,用户的满意度不会有差异
反向型:有此类需求用户的满意度反而会大大下降
可根据需求类型进行分类,找到优先级: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无差异型>反向型
三、需求分析
收集到很多条需求之后怎么样进行分析找到最有价值的需求,且能为客户提供更完备的产品,需要从产研角度出发,按照优先级进行分析讨论。1、项目需求提出需求的技术可行性分析;2、需求技术实施方案分析确认;3、需求评审是否合理
四、需求排期
根据业务需求及技术可行性分析进行排序,促使业务参与敏捷活动,方便运用看板进行迭代,为后期版本规划做好铺垫。
排期的基础:1、发布日历;2、需求优先级;3、需求工作量评估。明确此三项,可建立项目需求池,每次迭代完成之后开需求排期会确认下一迭代需要开发的需求,确认好之后可转化为用户故事,进行管理,推进。
五、需求开发
根据需求评审会确认的迭代任务,转换成用户故事:用户故事应该遵循INVEST原则:Idependent(独立的);Negotiable(可协商的);Valuable(有价值的);Estimatable(可评估);Small(小的);Testable(可测试的)。确认之后放置看板进行管理,进度包括:待开发,开发中,待测试,完成。在需求开发中根据梳理好需求需要实现的关键点,及后台接口数据逻辑,开发过程中做好自测。
六、需求变更
开发过程中难免遇到业务需要变更需求,在敏捷项目中是拥抱变化的,故欢迎业务进行变更以便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变更不是一味的只求边,这样开发根本无法执行开发任务,需进行评审走流程。
1、要建立需求变更的流程及审批:确认变更什么、变更影响、是否接受变更;2、开发过程中如要新增其他需求,需适当移走本次迭代的其他非紧急需求;3、变更之后的需求拉入本次迭代管理;4、如果增加需求没有在项目基线中,可协商进行二期开发,更好的控制预算;5、属于优化变更的需求也可以惊醒需求分析排期下一迭代。
七、需求验证
开发完成之后的需求经过测试验证,给出测试报告之后方可预上线,预上线中业务可以进行UAT验证,是否验收通过,验证通过即可上生产验证。
综上:业务需求提出到最后上线是一个生命周期,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平衡各方资源,及时沟通,集业务、开发、测试共同努力达成共识输出满意度较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