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一篇《被阶级分层的90后,未来何去何从》,被朋友圈好几位同龄人转发。也因为这篇文章,让好几位同龄人找我聊到他们的烦恼。有人聊到因为城市房价太高,没有父母帮衬买房,而不敢结婚;有人聊到想要去创业,但想到大学欠下的那些助学贷款,不敢放弃自己安稳工作;也有女孩聊到自己就是现实主义,就想在城市里,找个有房有车有存款的人结婚,认为爱情是狗屁,房车钱才是现实……
在跟他们聊天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他们的焦虑,感受到了他们不甘于平凡的心,但也看到他们身上缺乏的踏实劲以及敢于打破安稳的勇气劲。互联网快速发展,让我们每天开始充斥于各类信息当中,过大放大了自身欲望,而忽视了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逐渐失去了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判断能力。我承认现在大多数90后能在城市买房买车,都是依靠家里帮衬着;也承认因为阶级被固化,而导致一些不公的现象存在。但是,那些现象存在又能如何?外在的社会,凭借一己之力,是难以去改变,唯一能够改变就是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行为。自己身边就不乏很多90后,依靠自身能力,在城市里买了房买了车。在这里,又不得不讲自己身边那位正能量满满的学妹Q。
学妹Q,出身于一般的农村家庭,我们是相识于大学的学生会组织。起初,我们虽然加了扣扣,留了彼此的联系方式,但一直疏于联络。直到大三有次,我逃课旅行回来的路途上,她发了一句“学姐,我们可以聊聊么”,我才算正式开始认识她,然后与她熟络起来。那次逃课旅行回校的路途上,学妹讲述她没钱过生活的烦恼,讲述了不想在学校上那些枯燥课程的烦恼……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安慰学妹的,只是默默鼓励学妹竟然无心从事学术,那就在完成学业基础上,大胆走出校园,去体验下社会,去找一些能够赚钱的机会。也不知是自己安慰有效,还是学妹本身就是自我意识能力很强的人,在她后来的大学生涯当中,在完成学业基础上,她利用各种兼职机会,在毕业前,就存下了将近八万存款。因为大学那些兼职体验,打开了她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自我能力的提升。所以毕业后,会计出身的学妹,并没有选择考公务员回老家,而是选择一个人在北京漂泊着,从事于证券金融方面工作。从月薪4K到月薪13K,学妹只用了两年时间,并且她还在天津市区买了套小公寓用来出租。当听到学妹买房消息时,我当时就表示不可思议,我不可思议于她一个在北京漂泊的人,竟然会选择在天津买房。但学妹跟我分析“金钱贬值论”以及各城市房价未来升值空间时,我才意识到这位学妹已不是当年哭哭滴滴抱怨各种不公的人,却而代之的是怎么将自己有限能力发挥到最大的人。我庆幸于她的变化,也沉思于自己的不足。
互联网时代,吹捧了余佳文、马佳佳、温成辉等等一批90后,也让越来越多同龄人变得愈发浮躁,在这里,我也必须承认自己在初入职场时,也是各种浮躁。但过去三年的工作,磨掉了自己不少浮躁,也让对自身的定位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要放弃心中小梦想。我会如《平凡的世界》那书中所说那样“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来对待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