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死亡后的每一天,我开始坦荡荡地去生活。
猫猫说;“当08年的那场地震降死亡,曾经濒临的死亡,大概是更珍贵的礼物。”她是何其地幸运,那一年她高三,亲历08年的地震,必须面对这个大部分人都唯恐谈之的话题。08年的地震让她知道了他的生命未真正地开始。那一刻之后,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没什么可以思想的,没有什么可以期望和祈求的,生活精简,思维清减,可以达到一种失无可失的状态。
第一次跟我谈死亡的是外婆,简单粗暴用言行告诉我,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次面临死亡的话题,是在今年的1月。看着一个活生生的人,被病痛折磨着,慢慢地与我们隔着一个世界。就那样,在一片哭声中离我们而去。在某一个瞬间,好似空气是窒息的。明明知道死亡本来就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话题,但还是接受不了人受了一辈子的罪,就这么不值钱死了。瘦小的身体躺在大厅,已经不像活着时候的模样。就这么不值钱地死了,变成了一罐白粉。那一刻,对于我来说,或者好像没有什么欲望,只是想好好地或着而已。
当知道死亡是必然会来的,那么就放下了对欲望的争执,更多地活在一种,我在做我喜欢做的事,不感觉到辛苦,反而很愿意投入,自然地专注自然地快乐起来了。我面对的就是真实的自己。不需要向别人去证明什么。
第二个跟我死亡的人是奶奶,她用坦诚的言语表达她对死亡的看法。
谈起死亡的话题,是在今年的七月份。当你跟她分享一些好玩有趣的故事时,她会很坦诚很淡定地告诉你:“我不知道自己明天还在不在,死亡的日子离我已经不远了”当然我也会半开玩笑地跟她说:“还会,每一天不都挺好的嘛!”其实我心里也很明白,她说的多半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看过这么多年轻于自己的小伙伴都已经离开了她。
他的回答,这话在别人看来也包括以前的我,多少都有点悲观主义,可是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赞同这句话的人,我想也不只是一个80岁的小朋友吧。尤其是经历大灾大难的朋友们,应该有更深的体会。但是当我们看清了生活的面具时,也许你我能活地更加坦荡荡。
就像我的奶奶一样,为了活着,365天风雨无阻每天都去广场坐按摩椅子,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更好。这样一件事情,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搞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喜欢去那里。因为为了坐按摩椅,她就必须每天三四点就起来,然后开始做早饭,草草地吃一点早饭。回来累的吃完几口饭,又开始躺在床上睡觉。但是在现在看来,她只不过在接受了死亡是一件必然的事后,她开始把每一天都过成是生命中最后一天,真真切切地踏实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去做一点想做的事。
也许我们20多岁的新司机,不太了解一个80岁的小朋友,想吧每一天都过好,也希望我的每一个明天我都还在是一种怎样坚定的心情。也许是鸭梨山大,透不过气来,也许放不下心中的成见,不敢面对这个必然的事实,也许.......。毕竟,想想死亡的代价比起现在的病痛亦或是各种欲望或磨难代价都太大。
这几日她突然不去了,我也觉得好奇,可能没有小伙伴一起吧。这几天她都有去打点滴,可能脖子和腰都让她太痛苦,可她还是很坚强地活着。今晚她告诉我,她今天早上五点左右在院子里走了十几圈,他说是医生建议的。这个行动力简直是杠杠滴。也许这大概就是活着的一种意识,行动背后强大的支持者。
也许这就是一种坦荡荡的生活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