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Coprinellus micaceus (Bulliard) Vilgalys, Hopple & Jacq. Johnson。
子实体形态:子实体小型,单生或丛生,不自溶。
菌盖直径2~4cm或稍大,初期卵圆形,钟形,半球形,斗笠形,污黄色至黄褐色,表面有白色颗粒状晶体,中部红褐色,边缘有显著的条纹或棱纹,后期可平展而反卷,有时瓣裂。
菌肉白色,膜质,薄。
菌褶初期黄白色,后变黑色,不自溶为墨汁状,离生、密、窄,不等长。
菌柄白色,据丝光,较韧,中空,圆柱形,长2~11cm,粗3~5mm。
褶侧或褶缘囊体无色,透明,短圆柱形,有时呈卵圆形,61~180×40~60μm。
孢子印黑色。孢子黑褐色,卵圆形至椭圆形,光滑,一段平截,一段尖,大小7~7.5×5~5.5μm。
菌落形态:菌丝体黄白色,不形成菌丝束,气生菌丝较旺盛。
菌丝形态:无色,有锁状联合。
生长环境:春夏秋三季于阔叶树根部地上、树干的朽烂部位,丛生。
可否食用:可食用。
食用价值:初期幼嫩时可食。因子实体小型菌肉很少,一般没有人采集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