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舅舅家客厅里放着外公的遗像,前面还放着新鲜的苹果,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外公以前的样子,总觉得走进厨房,外公还会出现。总觉得他离开了一会儿还会再回来。总觉得每次我们走,他还会留我们吃晚饭。现在我还是改不了口,每次别人问去哪里,我都会说,去外公家,说出口才意识到外公已经不在了。
第一次对死亡有认识,是大概幼儿园的时候,二爷爷去世,走到路上的某个拐角,我问爸爸,什么是死亡,爸爸说,就是你永远也见不到那个人了。记得那个时候的我尚有些困惑,觉得很不真实。看到外公的遗像,大概就是那种感受。
外婆去世的早,妈妈五岁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有人给外公介绍对象,他拒绝了,因为害怕继母对孩子不好,便一人抚养三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工作的同时又照顾阿姨,舅舅和妈妈。阿姨比较年长,帮着外公照顾弟弟妹妹。
外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面朝黄土地朝天,勤勤恳恳一辈子,很擅长种各种农作物。妈妈说,外公种的每一样菜长得都很好,唯有玉米是例外,结的果总是不够饱满,有一段时间,每年都种,但就是长不好。
外公是个老党员,在村子里口碑很好,很有威望,他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也总是替别人想着。村子里的红白丧事,别人都想让他掌勺,因为外公性格耿直,别人都很信任他,也喜欢吃他做的菜。
外公沉默寡言,大部分的情况下他都沉默着听别人说话,有时候边听还边点着一根烟。和爷爷的侃侃而谈形成了鲜明对比。外公有什么问题,经常一个人发愁,不愿意多说。直到咳嗽有血,他才告诉阿姨让阿姨带他去检查,检查时已经是晚期。治疗阶段,妈妈在照顾外公,有时候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说,外公在病房里也不怎么说话,就像没有这个人一样。而爷爷则是到哪都能谈上几句,虽然也是癌症,但是心情好,胃口好,经过治疗,几乎已经痊愈。可能积累在心中的消极情绪确实有很大的危害力。
虽然外公也很和善,但因为他的沉默让我对他产生了畏惧感,因此我从来没有给他打过电话。其实分析起来,我一直都不明白。虽然小时候我是个很怕大人的孩子,但是慢慢长大了,这种情况就消失了,唯独对外公的敬畏一直保留着。
爸爸也去医院照顾了外公几天,外公没有胃口,不想吃食堂的菜,爸爸就到饭店里给他炒一两个菜,出乎意料,外公很喜欢吃,胃口也比较好。过了几天,外公示意爸爸在挂着的衣服口袋里拿个东西,爸爸掏出了一百块钱,外公让爸爸拿着,爸爸拒绝了好多次,他才罢休。初中老师说,中国人的爱是垂直向下的,总是宠着孩子,孙子,却很少有人宠着父母和祖父母。因此我们常常对把父母和祖父母的爱视为理所应当,但是一旦父母和祖父母收到我们的礼物,他们则是欣喜若狂。外公对我们这些孙辈的疼爱不在言语上,表现在行动上。我们放假前,他总是会给我们留喜欢的蔬菜,鱼,龙虾,螃蟹。等着我们回来吃。
见外公的最后一面是在国庆之后,国庆回南京参加考核,顺便回家看望外公。如果我知道那是最后一面,我一定会早点出发,晚点回来。那一天下着很大的雨,我们去舅舅家的蟹塘里,但是找不到路,兜兜转转直到中午才到。外公已经等了很久了,一见到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担心死你们了”。那个时候他胃口就已经不太好。但是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会那么快地离开我们。
快要考试前,妈妈和我说,外公快不行了。我当时真的很想买张票回家,送外公最后一程。但是我的考试再也不能忘后延期了,我只能留在学校,经常给爸妈打电话问问情况。最后一段时间,阿姨舅舅妈妈三个人都几乎寸步不离外公,晚上也会轮流醒着,以便外公有什么需要随时能得到满足。很庆幸,外公走的很安详,没有很痛苦,就像开始了一段常常的睡眠。但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一直是遗憾,老人辛苦一辈子,最后一程自己都没有陪着他。
每年初二,我们就会聚在外公家,每次我都在想,等哥哥姐姐还有我结婚了,带着各自的伴侣,还有孩子去看外公,那样一定很热闹,外公也肯定会很开心。然而这样的场景虽然会有,但是外公却永远缺席了。有时候还会想象,当我工作了,拿着自己赚的钱给外公买礼物,他会是什么反应。我快工作了,外公却离开,我再也没有机会给他买礼物了,也永远不知道他会有怎样的表情。
后悔,没有多打个电话给外公;后悔,没有多和外公聊聊天;后悔,没有从他口中听到他自己的故事。这种后悔已经无法挽回,我能做的就是珍惜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陪陪他们,听他们说说以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