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线索
讲《论语》是希望能够让我们的文化的根来滋养我们生活的枝叶。这个世界可能会变得混乱,人心会更加迷茫,我们时常会觉得困惑。想要在这个空空落落的世界里找到一点儿小小的踏实感,或许只能尽可能地去靠近自己的文化的根。这是滔滔洪流中让我们求救的一根柱子。林中有两条路,你是否会选择人迹更少的那一条?你知道,这条路走起来会更艰难,更孤独,但你也知道,这条路会让你更加心安。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非求其心安而已。心安,是我们能够追求到的最高境界。
知识内容1.什么叫学习?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同的孔子。《孟子》中的孔子总是肃穆庄严,《荀子》中的孔子更加出世激进。在《论语》这本书中,孔子时而谦恭,时而狂放,也会骂人,偶尔撒谎。他是不甘寂寞、奔走江湖、到处碰壁的“丧家犬”,最后,孔子喟然长叹:不如回乡教书去,教“吾党之小子”,这才有了和弟子们的精彩对话,以及记录这些对话的课堂笔记,也就是《论语》这本书。
孔子是非常爱学习的,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可是孔子说的学习不是去读个博士,拿个学位,他对学习文化不太在意。他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实在没事干了,再去学那些文化的东西。
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他怎么种庄稼?孔子说:那我不如老农,你去问老农吧。还有学生说:人家说你名气大,但啥本事都没有啊。孔子说:是吗?我什么本事也没有吗?那我还是学一门本事吧,我学给人家当司机呢,还是学射箭呢?我还是当司机去开网约车吧。(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孔子真的啥都不会吗?不是的,他只是懒得教学生这些实用的东西。孔子说:“君子不器。”但他其实是文武双全的。雷海宗先生在《中国的兵》里写到,春秋时期贵族子弟都是要当兵的,很可能孔子对驾车、射箭都很精通。那为什么孔子不教学生这些实用的技能,而是反复讲“君子不器”呢?他的意思是说,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受专业束缚的匠人,而应追求把自己变成一个君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孔子所说的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学不仅仅是读书,还要自省,这就是他的一个模范学生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不仅要反省,还要身体力行。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学习,是每天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严格的道德拷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希望从中得到直觉的顿悟。这种学习,其实就是提高自己的修养,每天磨炼自己的意志。
我们再来看儒家的修身和西方文明的修身有什么不一样。儒家不会让你去当一个殉道者,也不主张一个人离群索居地修炼。儒家是在日常生活中修炼的。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必须参与到众多的生命之流中,才能充实自我。一个人要学习礼仪,通过礼仪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化,变成社会参与者。要有道德的楷模,通过模仿自己的榜样,不断修炼自己的德行。柴米油盐都是学习,良好的家庭生活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能够做到家庭和睦,才能理解国家治理。
儒家还告诉我们,学习做人是一种终身学习,要不停地进行自我教育,要学会自我超越,这是一种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想要做一个君子,想要做一个完人,一定会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艰难,但也只有经历了这些痛苦和艰难,才能最终实现内心的平静。你要每天反省自己的生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天长日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最后慢慢变得温润如玉。
2.什么叫教学相长?
孔子晚年,过得比较落寞,但心情也更舒坦。落寞是因为才华不受赏识,舒坦是因为有不少学生追随他。孔子做的最开心的事情可能就是教学生。
孔子强调教学相长。韩愈讲过,师父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什么孔子那么想要去教学生,我的揣测是,不是因为他好为人师,而是想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一个共同体。如果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混乱,你无法改变大的社会潮流,那你可以试一下,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小环境,在这个小的社群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所以,教学相长是为了更好地砥砺自己的性情。修身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孔子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你不管在什么艰难的情况下,一定要信守这些准则。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必须得有人跟你一起努力,这就跟大家用悦跑圈跑马拉松一样,有一群朋友监督,再苦再难的事情也不怕。关键是要找到这些好朋友。
这是一个有着共同志向的小圈子,而且是一群精英的小圈子。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孔子其实不太信任广大人民群众。这不是说人民群众心智简单,易于受到驱使,而是说,知识精英必须保住自己的节操,然后才能用自己的道德信仰去影响民众。这是一种责任心,而这种责任心是需要一种共同的参与感的。在这个教学相长的小圈子里,你才能成为道德共同体的一部分,你通过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砥砺修行,在冥冥之中也就和过去的悠长传统联系在一起。你需要找到一种庄严的人生态度,以及那种亲身体验、融入其中的氛围。
在《论语》里,孔子的学生跟孔子是比较平等的,孔子很少摆架子,学生也时不时挑战一下老师的权威。有个小插曲是“子见南子”。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名声不好,孔子见了南子,子路就很不高兴。孔子要反复跟学生辩解:我真的只是见了她一面而已,真的没干坏事。
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杰出的有七十二人,可是没有一个成就超过他,这是他老人家教育的失败。这很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太讲礼教,学生放不开手脚。 “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当学生的就是要有这样的气势。老子是很牛掰的,如来走过的路我都不走,我要创出一条新路来。现在国学又开始流行,据说有的国学老师收学生要让人家给他磕头,我想这个就算了吧。磕完了头,学生还敢挑战老师?儒家讲当仁不让,如果是老师说错了,就要马上批评他。老师不是权威,不是神人,只是一个召集人,大家追求一个共同的道。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