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学校安排了几场讲座,名为“提优课”,每个学科都有,主要面向A班。
化学“提优课”之前,我就告诉孩子们要认真去听,提醒他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时候到了。在通知孩子们做好准备的时候,我们遇到一点问题。
刘老师说,她那里有几个B班的孩子,嚷着要去听提优课。我一听,这是好事儿啊,说明他们要求上进,不得鼓励吗?她无奈地摇头。
在“提优课”进行时,观察个中孩子的表现,我大概明白了刘老师的烦忧。这些孩子多是“不甘于”被分在B班,因此有一种“不屑为伍”,靠向A班的心理。然而,在听课中他们却是“眼高手低”,有些连老师叮嘱的听课工具书都不带,仅是在与旁边的其他孩子谈笑。
事后进一步了解,这些孩子还曾因为分AB班引起一场闹剧,孩子哭诉,家乡声诉,不愿意被分到B班。
我在任教班级里,也有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极度敏感与所谓的自尊心,在这里显露无余。可是,他们的自尊是否能这样“安放”呢?
我还遇到一个孩子,他选择另一种方式去保全自己的尊严。这个孩子在我所教的A班,但是成绩靠后。有一次“提优课”,大家下楼去听课了。唯独他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做题。
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上“提优课”?他的回答是,在前面几次这样的课里,他感觉并不能从中有所收获,他认为以他的成绩,节省下这些时间,去查缺补漏,更加有成效。
这个孩子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踏实的,谦逊的,虽然并没有做到非常出色,却时时能够“守住”,稳中求进。他的自尊在A班的群体里“安放”。
写到这里,想起鲁迅的一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用在此处,略显沉重。但,我想,也许,“敢于直面”才是进步的开始。
敢于直面,定位清晰,才能够扬长避短。也许,这样才不会让“漂泊”的自尊,无处安放。
(一明一暗,萤火之光。我是蓝澜Queen余芳芳,为人师,也为己师。无论在何处,去何方,为何事,我在,笔在。原创日记第17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