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读完整本书,作者带我纵观了亚历山大·洪堡的一生,仿佛是在读一部探险小说,难以自抑阅读过程中的激动心情。不得不说,译者边和老师,也为这本书增添了光彩,译文富有文采且十分流畅。
在读此书前,我从没听说过洪堡的名字,然而洪堡却是一位影响了现代科学界的最伟大的人物。洪堡提出了气候带、温度带等理论,影响了众多科学家、文学家、诗人,如果没有洪堡,达尔文就不会登上“小猎犬号”,撰写出《物种起源》,西蒙·玻利瓦尔年轻时与洪堡的结识是使他从一名纨绔的公子哥走上解放南美洲之路的重要诱因。1819年5月底,玻璃瓦尔开始了一场横跨大陆的远征,从安格斯图拉出发,解放新格拉纳达。他的麾下是一群背景多样的士兵,甚还有妇女和儿童,但这支奇特的混合军队却在几个星期内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饥寒交迫,赤脚走路,翻越13000英尺的高峰,在博亚卡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2月底,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出任总统。在洪堡的影响下,玻利瓦尔解放了南美,正是受到洪堡一切物种皆平等,各种族亦是的理论影响,玻利瓦尔开始了解放斗争。自然能够赋予人类力量,玻利瓦尔认为自然是“人类绝对可靠的老师”,他称洪堡为“新世界的发现者”。
洪堡的一生有太多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我折服于洪堡对自然界强大的好奇心和坚强的意志力。洪堡的一生一直对于探索自然抱有极大的热情,只有在野外探索才能解放他的灵魂,他有着极强的记忆力,当他在观察到某种自然现象或是物种时总能联系到曾经在遥远的另一处见到的相似的景象。在野外探索时所遇到的各种严酷的考验都无法停止他的脚步,他在攀爬钦博拉索山时”寒风冻僵手脚、融雪浸透单薄的鞋子,尖利的岩石穿透了鞋底,他们走着走着,血便开始从脚底渗出来。”一个能够在某一领域做出一番事业的人必然是对感兴趣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当人心如一片死水,对所有事情都麻木不仁的时候,很难想象他还能有创造力,做出有价值的工作。意志力仿佛也是现代人们最缺乏的精神品质,各种书籍教我们如何提高意志力、如何专注地工作,而洪堡除去必要的休息,一天中几乎利用所有的时间来整理书稿、写作。
洪堡总是不惧于提出和权威观点相左的观点。那时的主流观点是林木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林木应该用于国家发展,森林是恐怖的,洪堡已经发现,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当时更多人将自然视为平稳运转的机器,是一座平衡稳定的伊甸园,但洪堡认为自然是“一张充满了残酷斗争的生命之网”。而敢于驳斥权威,正是推动近现代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陈旧的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太久,想要破除它们充满了困难,但科学家们为了真理从未停止献身。我们常常对权威观点产生敬畏,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然而我们缺乏的正是这种自信心,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我们就应该坚持自我。
洪堡的研究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他通过仔细观察获得精确的数据,并将各种事物作为整体来考虑。不同于当时科学家们力求对动植物进行严谨的分类,洪堡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在后世学科分类日益明确,壁垒日渐森严的时代,洪堡这套“整体式的治学观——将艺术、历史、诗歌和政治与事实数据融入一体的科学方法——也便慢慢不受重视。”正如我们感叹再无如达芬奇一般一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洪堡的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自然看作一种全球力量的观念也慢慢被人淡忘。
洪堡的写作语言十分流畅优美,运用多种比喻,即使是普通的民众也能看懂。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分开文科和理科,传统的观念是“成绩不好才去学文科”。而洪堡不仅十分重视仔细观察和严格测量,也重视个人的感知与主观。洪堡没有将自然视作一套机械系统,而是将精确的科学数据与对眼前景象的情感反应结合起来。艺术与科学从来就不是割裂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阅读这本书,重新关注洪堡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其理论,其中对自然环境的关照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深刻的意义。“人类的能力似乎是无限的。贪婪也是。”为了发展牺牲了自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一定会影响人类,牵一发而动全身。洪堡看到并理解自然面临的威胁,马什(《人与自然》的作者)将自己掌握的证据构建成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而约翰·缪尔则将对环境的忧思播种到更广泛的政治视野中,将其提升为公众心目中的重要议题。
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国饱受环境污染带来的灾难,人类仍然在为了个人享受消耗着自然。太多人在生活中意识不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刷牙时不管水龙头、浪费纸张、滥伐树木……马什早在19世纪就警告道,伴随着财富与消费而来的是毁灭,地球不是供人类不断消损的存在。
贯穿《创造自然》这本书的整体思想都体现了洪堡的“一切都是一个整体”的理论,一个科学家、一位伟人的成就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洪堡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囊括了当时的政治、战争形势,让我们对洪堡的各种选择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正如作者安德烈娅·武尔夫所说,“也许我们已经回到了起点。于我们和环保运动而言,现在正是重新发现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最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