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 loud a solitude
大约两三个月前,我萌生了一个用文字来记录伦敦地铁上形形色色上班族的奇怪想法。后来发现这没有半点可操作性。也难怪,被莫名其妙地塞到一个充满陌生人的狭小空间实在是太让人烦恼了,对于这种无法避免的烦恼,大多数人选择将地下短暂的十几分钟孤独地度过。
可要是地下孤独的十几分钟蔓延到地上,扩张到几小时,几天,几周,几年又要怎么办?
捷克小说家赫拉巴尔的代表作之一,翻译过来的中文题目叫<过于喧嚣的孤独>,英文念起来比较美: Too loud a solitude。赫拉巴尔是个法学博士,学识渊博,博古通今。可是生不逢时,赶上了捷克和欧洲最动荡的年代。千万人因为国破家亡而惶恐不安的时候,他选择了将自己抽出动荡的世界,做一个静静的旁观者。如<我曾侍候英国国王>里面那个不顾旁人的唾沫娶了德国女军官的捷克小服务生一样,若赫拉巴尔是个普通人,那么这种带着无奈地自私无疑会被理解为一种懦弱,可赫拉巴尔带着他最纯粹,不受纷扰的寂寞,写出了一代捷克人对于这个无情的世界最宁静的控诉。
战争年代的人比我们更懂什么叫及时行乐。在赫拉巴尔的眼里,似乎所有关乎生活的细节都是有趣的,他能把底层人民身上的市侩写成一种应对动荡的智慧,在那个沙文主义泛滥的年代里显得如此的单纯可爱。
孤独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不受外界干扰,平静单纯地过自己的生活。赫拉巴尔便这样度过了一生。他一直过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同时有着学者的智慧和劳动人民的淳朴。他没有儿女,妻子去世后便陷入了彻底的孤独。这种孤独给了他旁观者的眼睛,以及不受纷扰的初心,于是他写出了<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忠于自我的单纯,<我曾侍奉英国国王>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没心没肺,以及<小城故事>里他心系一生的,美丽的故乡。
生活在伦敦的日子越久就对赫拉巴尔的智慧越加佩服,大概是因为这个城市有着太多比喧嚣更孤独的人。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太难让人保留初心,社交网络和通讯工具更是让生活最隐秘的那一片地方都充满了喧嚣。这种喧嚣混淆了视听,让人以为自己能片刻地脱离孤独,让人害怕安静地房间,空旷地街道,空无一人的餐厅,于是他打开电视,打开电脑,登陆社交网络,电视里放着晚间新闻,他开心的和隔着几百公里的人谈论政治,文化,艺术,历史,社会。他聊得如此忘情,以至于入睡的那一刻都在想着明天的话题。
这就叫做比喧嚣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