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游说之风盛行中国,游说之士纵横天下,各种游说理论应运而生。鬼谷子作为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在诸子百家思想十分活跃的背景下,他的理论侧重于权谋、策略、游说、权衡,可谓独树一帜。鬼谷子,战国时代人,姓王名栩,自号鬼谷。据史书记载,他是苏秦、张仪的老师,另传说他还是孙膑、庞涓的老师。中国哲学是以注重辩证思维为主导的哲学,而鬼谷子将思辨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在《鬼谷子》(现存15篇)中,强调了阴阳、静动、开合等对立矛盾之间的协调关系,堪称一部讲述权谋较量的旷世奇书。
在第一篇《捭阖》中,提出了以捭阖、阴阳为主旨的处世思想。捭(bai)阖(he)即开合的意思,“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见变化之联焉,而守司其门户。”仔细观察世间万物都是以“阴”“阳”二气的开阖方式自生自灭的,预见事物演变的征兆,这是把握各种事物吉凶存亡的关键,以求因势利导。阴阳的概念,原指作为宇宙间无处不在、相反相成的二气,后引入哲学范畴,指在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即两种相互对立和作用的势力或性质,以阴阳的交错变化来说明它们的产生、发展及其毁灭。文中体现了“物生有两”的辩证法和《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观,强调“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文中进一步阐述了捭阖理论的“变化无穷,各有所归”的种种表现,“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但要把握住各种事件的关键,明晰其中的来龙去脉和先后次序,“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鬼谷子善于将抽象的理论演化为具有实践性的通俗实用范例,他将人大致分为“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等不同品性的人,用人者对不同的人应当因才而用,对贤者“可捭”即可以“开启”的方式加以提拔,不肖者“可阖”即可以“闭藏”的方式加以辞退。智者进用,愚者辞退,并让不同的人分别感到高贵和卑贱,使他们各得其所。
以上是通过对不同人品性的初步认知和了解,是为进一步深化对各类人的志向和意念的掌握和利用,为纵横游说作好充分准备。接下来通过观察和引诱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心理分析,揣摩出他人的真正意图和志向,实际上就是与人交往时实施的权谋狡诈之术。“微排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的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大意是在与他人交谈过程中,有时我们可以略微贬抑一下对方所说的话,从而诱使他反驳自己的言论,以便考察他的实情,明瞭他的真正意图。有时,我们可以敞开思想与对方畅所欲言,让对方产生信任而言无不尽。有时,隐瞒真心而专听对方侃侃而谈,进而冷静观察和考察对方的诚意。
在与他人交往中把握住“捭阖”之术,以争取他人的合作。反驳他人的论点,则贵在论证确凿、周全,“即欲捭之贵周”;隐藏自己的观点,则贵在藏而不露,“即欲阖之贵密”。利用上述的步骤反复权衡,以摸清对方的实情,“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开启(捭),“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结果不同,即或废退,或接纳。同理,同样是闭藏(阖),“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结果也不同,即或争取,或辞退。捭阖之术是根据阴阳对立变化的原理,“捭”属阳气,就是开启、言谈,而“阖”属阴气,就是闭藏、缄默。在纷繁多变的事物中利用“开启”与“闭藏”的手段,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为我所用,辩证地掌握用人之道。要灵活运用好阴阳对立之捭阖之道,还要善于观察对方的面部及言谈变化,由此推断出对方内心的真实意念。“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鬼谷子将人的各种表现区分为阳气、阴气,即“始”和“终”:“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始和终的意思是,凡是那些以“阳”道进行游说的谋士,以谈论“善”作为游说的开始,而那些以“阴”道进行游说的谋士,以谈论“恶”来作为谋略的结束。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就是“开启”与“闭藏”的道理,必须配合“阴”“阳”二气来试行。因此在与阳气十足和阴气充塞的人谈话时要区别对待,对待前者就要用崇高的事例打动他,而对后者就要用卑小的事例来说服他。“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即可以达到随心所欲,天下大事都不在话下,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文章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归纳,“为小无内,为大无外”,此概念与惠施(战国中期的名辩)的“历物十事”命题中的第一个结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观点相通。此命题包含着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概念,大一即无限大,由无数的有限事物(多)所构成;小一虽然无限小,依然是没有界限,无限可分,同样也是一和多的统一体。即无限由有限构成,而有限又包含着无限。鬼谷子认为我们无论在做小事或大事虽然具体事物有差别,但从无限和有限关系上看是大同小异的。最后提出运动与静止相互转化的关系问题,“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的观点,意思是:阳的特点为运动、开启;阴的特点为静止、闭塞。阳气活动而显出,阴气随即而潜入。阳到了极点,反过来用阴;阴到了极点,反过来用阳。
纵观鬼谷子的论述,与《周易》乾坤、阴阳的对立统一观学说一脉相承,有阳无阴不行,有阴无阳也不行,事物无不具有对立面的两重性。同时对立双方相互排斥、吸引、转化,形成为永无休止的矛盾运动。“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事物正是在变化发展中走向通达,故与“一阖以辟谓之变”相适应。在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中,也可以看到鬼谷子理论与之相通之处,如老子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肯定了事物矛盾对立面的相互依赖。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
《捭阖》是整部《鬼谷子》书的开篇之作,在后续篇章中多层次、多角度详尽地阐述游说人士所具备的言谈技巧,打动人心,说服对方,以期实现说服者的政治目的。时至今日,我们透过书中的技巧、手段、诡诈之辞,依然可以感受到蕴含其间的游说奥秘,对人际交往、外交、公关、商贸会谈仍具有应用价值,成为今人的处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