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是什么?怎样“整合”?什么是项目化学习?怎样组织项目化学习?我的课堂为什么低效?学生为什么在我的课堂喜欢请假、睡觉?为什么我“包保”的学生偏偏问题最多?为什么学生不听我的……
由于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等,我们的教育固然充满了问题。怎么解答?怎么做一名得心应手的教师?怎么让教育事业成为自己的幸福?
面对众多的教育问题,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在教育行业里,我是不是Out了?是不是成为了学生成长的“天花板”?
我们很多的教师理所当然地埋怨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没有赋予好的榜样,却忘了在学校我们也应义不容辞做好学生的榜样。可是,事实是正如钱理群、朱永新、俞敏洪、李镇西等教育专家所言:教育最可怕的是“教书人不读书”。
因为不读书,不成长,所以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成长的“天花板”。别不敢承认,我们许多教师的一层不变“高度”已经限制了学生发展的长度、广度和高度。我们应该做合格的学生发展的引路人,不管这条路再长远。
举个简单的现象,我们许多老师都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组织教学,而没有学习、没有学习后的对教学内容包括学生的深入研究。我们的教学纵使鼓励教师有自我教学风格,但是这个风格必须建立在众多的学习和研究中。否则,我们就会以自己不足的经验或者照搬他人套路而误人子弟。
教育是复杂且慢的艺术,教育是艰难且多变的事业,长则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我们以何引导孩子们自我发展之路?
教育给我们教师留下的是不断的挑战,我们又以何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说,我们太容易被我们“能教”的假象所迷惑了!我们真的能教吗?我们敢说自己能教吗?
对话中,承认自己不上进、不革新理念,甚至于承认躺平的已经不少。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告诉我们——精益求精很稀缺。于是,“二八定律”的“八”成为了众多人的终身目标。
乡村从教24年,很多时候我都会想:乡村教育之落后,难道不也就是我们乡村教师之落后的结果?
当然,这个落后我承认是因为更多的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既然无法改变,我们还要把责任全推诿于客观吗?既然无法改变,我们就不更需要改变自己吗?
我们疑惑环境之不足,不错;我们疑惑家教的缺失,也不错!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曾经的教育之路,环境更不足,家教更缺失,到底有没有现在的教育“乱像”?
我觉得更理想的是——倘若我们的教师都把“二八定律”的“二”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又将会是怎么的一番美好教育景象呢?
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不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天花板”。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擎和最美引路人。
比如我们面对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时候,我们最好的办法是思考他为什么厌教,只要我们解决了学生厌教这个问题,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教的人、教的内容、教的……他为什么要辍学呢?
然而,做一个学生不厌教的老师,不做学生的“天花板”,不做“二八定律”的“八”,我们唯一的路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学习成长中,我最信奉的是朱永新教授的“三专模式”和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和“不停地读、不停地写、不停地反思和不停地实践”。
当然,践行中,我也折服于李镇西老师的“五个一”。
或许,我们会想:这是伟大的教育大家的思想和举措,我们无法可比!因为忙,因为累……
别想了,“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让我们铭记: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只要每天努力一点点,只要每天“成长”一点点,也不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天花板”。